一种多通道测报集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9632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通道测报集虫装置,属于户外灭虫技术领域。一种多通道测报集虫装置,包括:诱虫灯和壳体,壳体内设有:接虫斗、导向筒、微量集虫通道、批量集虫通道、排污通道、支撑识别组件和收集排出组件;导向筒内连接有转盘,转盘内设有导向通路,导向筒外侧设有驱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通过设置诱虫灯用于吸引昆虫靠近,接虫斗收集昆虫进入导向筒中,驱动件带动转盘转动,当导向通路与批量集虫通道或者微量集虫通道连通时,使昆虫进入该通道中进行后续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对昆虫的测报、批量杀灭以及识别功能,解决现有技术中杀虫装置功能性单一的问题。一的问题。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通道测报集虫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户外灭虫
,具体涉及一种多通道测报集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杀虫装置是根据昆虫具有趋光性、聚集线等特点,诱集昆虫并能有效杀灭昆虫,降低病虫指数,防治虫害和虫媒病害的专用装置。主要用于害虫的杀灭,从而减少杀虫剂的使用,起到杀灭害虫的同时能避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现有技术中的杀虫装置存在功能性单一,并且不同地区不同环境条件下相同杀虫装置所起到的效果难以保证,以及容易造成杂质堵塞,昆虫尸体堆积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通道测报集虫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杀虫装置功能性单一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多通道测报集虫装置,包括:诱虫灯以及设置在诱虫灯下方的壳体,壳体内设有:连接在诱虫灯底部的接虫斗,与接虫斗底部连通的导向筒,分别与导向筒连通的微量集虫通道、批量集虫通道以及排污通道,设置在微量集虫通道和批量集虫通道下方的支撑识别组件,以及位于支撑识别组件下方的收集排出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通道测报集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诱虫灯(90)以及设置在所述诱虫灯(90)下方的壳体(80),所述壳体(80)内设有:连接在所述诱虫灯(90)底部的接虫斗(10)、与所述接虫斗(10)底部连通的导向筒(21),分别与所述导向筒(21)连通的微量集虫通道(30)、批量集虫通道(40)以及排污通道(50),设置在所述微量集虫通道(30)和所述批量集虫通道(40)下方的支撑识别组件(60)以及位于所述支撑识别组件(60)下方的收集排出组件(70);所述导向筒(21)的内腔转动连接有转盘(22),所述转盘(22)内开设有导向通路(23),所述导向通路(23)分别与所述微量集虫通道(30)、所述批量集虫通道(40)以及所述排污通道(50)配合,所述导向筒(21)的外侧设有与所述转盘(22)连接的驱动件(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测报集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通路(23)包括:分别与所述微量集虫通道(30)和所述批量集虫通道(30)连通的导虫通路(25)以及与所述排污通道(50)连通的导污通路(25),所述导虫通路(25)和所述导污通路(26)之间设置有隔挡板(27),所述隔挡板(2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向筒(21)的内壁接触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通道测报集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量集虫通道(30)的顶部设有第一红外线发射器(31),所述第一红外线发射器(31)在所述微量集虫通道(30)的顶部形成有红外线测报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通道测报集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红外线发射器(31)的下方间隔设有两个蝶阀(32),两个所述蝶阀(32)上方分别形成有变温腔(33),所述变温腔(33)侧壁连接有第二红外线发射器(34),所述蝶阀(32)的底面连接有压力传感器(35)。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通道测报集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批量集虫通道(40)的底部设有滑动挡板(41),所述滑动挡板(41)的上方形成有批量杀虫腔(42),所述批量杀虫腔(42)的侧壁连接有螺旋变温管(43),所述批量杀虫腔(42)的外侧滑动设置有保护罩(44)。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通道测报集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通道(50)设置在所述微量集虫通道(30)和所述批量集虫通道(40)之间,并且所述排污通道(50)底端连通有排污管(51)。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多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丝娅陈芋杭李智浩杨向东阳辉王锐吴虓沂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上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