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标识解析技术的装备供应链协同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49581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标识解析技术的装备供应链协同管理系统,包括终端访问模块、应用服务模块、标识解析模块、工业互联网模块、边缘模块、标准规范模块、安全保障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在于依托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推进以用户为中心的供应链协同管理模式,实施“按需求拉动组织生产”,提高交付精度、缩短交货周期、降低供应链库存,实现低库存成本、低资金占用、高效率响应、稳定可靠的供货保障协同解决方案,使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和合作伙伴能共享客户、设计、生产经营信息,最大限度地缩短生产周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高了设计、生产的柔性,提高客户满意度。提高客户满意度。提高客户满意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标识解析技术的装备供应链协同管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技术推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标识解析技术的装备供应链协同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装备制造业的供应链管理一直存在着信息不透明、协同性差、流程不统一、成本控制及供应链风控难度大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的制约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造成装备制造业采购、物流周期长、仓储资金压力大、产品不可追溯等问题。传统的装备制造业供应链管理方式给装备制造业带来了大量的管理负担、不利于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竞争力,已无法适应当前物联网的智能化要求和人们对装备制造的期待。
[0003]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打造全新的装备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系统,重塑装备制造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实现供应链各方协作,推进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全方位融合,使装备制造业的供应链运营成本显著降低,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成为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标识解析技术的装备供应链协同管理系统。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基于标识解析技术的装备供应链协同管理系统,包括终端访问模块、应用服务模块、标识解析模块、工业互联网模块、边缘模块、标准规范模块、安全保障模块;所述终端访问模块,为整机制造商、零部件制造商、经销服务商、物流配送服务商、设备应用企业和维修服务商提供用户访问入口;所述应用服务模块,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微服务框架进行构建,面向终端访问模块提供系统核心服务,同时支持跨平台、跨地域的互联互通和各类终端访问设备;所述标识解析模块,基于标识解析技术提供标准的标识注册、分配、解析、关联、身份认证服务,对装备供应链中的设备进行唯一标识管理;所述工业互联网模块,基于微服务的开发运行环境与大数据存储管理服务,为所述装备供应链协同管理系统提供 IT资源;所述边缘模块,包含各类信息系统和物理设备;所述信息系统通过所述物理设备接口获取信息采集终端采集的各类工业协议数据,将各类所述工业协议数据转换后,提取出装备信息,并通过工业互联网模块传输至装备供应链协同管理系统;所述标准规范模块,用于制定面向行业的相关技术标准,保证行业企业在接入装备供应链协同管理系统过程中具备统一的编码规范、接口规范、接入要求、数据规范,快速形成行业共识,为装备供应链协同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奠定标准基础;所述安全保障模块,用于保障装备供应链协同管理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建立涵盖网络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控制安全、设备安全的整套安全体系,确保系统自
身的防护能力;同时结合标识解析模块,制定装备供应链协同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管理机制和运营制度,打造完善的管理体系。
[0006]进一步地,所述用户访问入口包括传统PC端、智能手机端、专用查询工具、微信二维码。
[0007]进一步地,所述服务包括用户权限、采购库存、产品信息溯源、质量反馈、企业信息管理。
[0008]进一步地,所述信息系统包括DCS、SCADA、MES、ERP;所述物理设备包括PLC、HMI、网关、设备、传感器;所述物理设备接口包括RS232、485、以太网、CAN 总线;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标识解析技术的装备供应链协同管理系统的应用步骤如下:步骤一,收集装备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涉及的生产资源信息,并采用二维码、电子标签对所述生产资源信息进行打码标识;所述上下游企业包含零部件供应商、设备制造商、仓储物流服务商、设备经销商、设备应用企业;生产资源信息包括整个装备供应链中涉及到的设备信息、订单信息、原材料信息、产品信息;步骤二,根据所述标识解析模块的标识编码规则完成装备制造供应链中生产资源信息的标识编码,并在标识解析模块中进行注册,确保所述标识编码的唯一性,做到一物一码;步骤三,将标识编码后的生产资源信息在装备制造供应链协同管理系统中完成解析、配置,使上下游企业在同一平台完成供应链协同作业,实现采购计划下达、产品信息溯源、质量反馈管理、可视化仓库管理目标,全面提升制造设备行业的供应链协同管理能力。
[0009]本专利技术优点在于依托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推进以用户为中心的供应链协同管理模式,实施“按需求拉动组织生产”,提高交付精度、缩短交货周期、降低供应链库存,实现低库存成本、低资金占用、高效率响应、稳定可靠的供货保障协同解决方案,使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和合作伙伴能共享客户、设计、生产经营信息,最大限度地缩短生产周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高了设计、生产的柔性,提高客户满意度。同时,引领传统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指导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从设备制造商向设备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转变。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装备供应链协同管理系统框架图。
[0011]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装备供应链协同管理应用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3]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基于标识解析技术的装备供应链协同管理系统,包括终端访问模块、应用服务模块、标识解析模块、工业互联网模块、边缘模块、标准规范模块、安全保障模块;所述终端访问模块,为整机制造商、零部件制造商、经销服务商、物流配送服务商、
设备应用企业和维修服务商提供用户访问入口;用户可以通过传统PC端、智能手机端、专用查询工具或微信二维码等方式访问并获取装备供应链协同管理系统的服务;所述应用服务模块,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微服务框架进行构建,面向终端访问模块提供系统核心服务,包括用户权限管理、采购库存、产品信息溯源、质量反馈、企业信息管理等,各类微服务能够实现跨平台、跨地域的互联互通,支持各类终端访问设备;所述标识解析模块,为装备供应链协同管理系统的核心,基于标识解析技术,提供标准的标识注册、分配、解析、关联、身份认证等服务,对设备进行唯一标识管理;所述工业互联网模块,为装备供应链协同管理系统提供 IT (互联网技术的英文缩写)基础设施资源,基于微服务的开发运行环境与大数据存储管理服务,能够对接信息系统与物理设备,进行数据采集与处理;所述边缘模块,包含各类信息系统和物理设备。信息系统包括DCS(分散控制系统的英文缩写)、SCADA(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MES(MES为一套面向制造企业车间执行层的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的统称)等,物理设备包括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英文缩写)、HMI(人机接口的英文缩写)、网关、设备、传感器等;信息系统通过物理设备接口获取信息采集终端采集的数据,将各类工业协议转换后,提取出装备信息,并通过工业互联网模块传输至装备供应链协同管理系统。物理设备接口包括RS232/485/以太网/CAN 总线等;所述标准规范模块,结合装备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实际需求,制定面向行业的相关技术标准,保证行业企业在接入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标识解析技术的装备供应链协同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访问模块、应用服务模块、标识解析模块、工业互联网模块、边缘模块、标准规范模块、安全保障模块;所述终端访问模块,为整机制造商、零部件制造商、经销服务商、物流配送服务商、设备应用企业和维修服务商提供用户访问入口;所述应用服务模块,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微服务框架进行构建,面向终端访问模块提供系统核心服务,同时支持跨平台、跨地域的互联互通和各类终端访问设备;所述标识解析模块,基于标识解析技术提供标准的标识注册、分配、解析、关联、身份认证服务,对装备供应链中的设备进行唯一标识管理;所述工业互联网模块,基于微服务的开发运行环境与大数据存储管理服务,为所述装备供应链协同管理系统提供 IT资源;所述边缘模块,包含各类信息系统和物理设备;所述信息系统通过所述物理设备接口获取信息采集终端采集的各类工业协议数据,将各类所述工业协议数据转换后,提取出装备信息,并通过工业互联网模块传输至装备供应链协同管理系统;所述标准规范模块,用于制定面向行业的相关技术标准,保证行业企业在接入装备供应链协同管理系统过程中具备统一的编码规范、接口规范、接入要求、数据规范,快速形成行业共识,为装备供应链协同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奠定标准基础;所述安全保障模块,用于保障装备供应链协同管理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建立涵盖网络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控制安全、设备安全的整套安全体系,确保系统自身的防护能力;同时结合标识解析模块,制定装备供应链协同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管理机制和运营制度,打造完善的管理体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发祥酒小涛杨建光郭永进关俊涛
申请(专利权)人:国机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河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