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水污染物迁移模型及风险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49530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水污染物迁移模型及风险评价方法,涉及环境评估技术领域;为了解决风险评价方法的评价方法不够透明直观,风险评价标准较为模糊的问题;该模型包括包括一维模型以及二维模型,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地下水位埋深的范围;确定地下水所处环境的地质土层;根据污染源周围环境对污染因子进行识别;基于地下水的总体流向、地下水位状态以及污染物迁移的特点建立地下水污染物迁移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地下水动力学模式中预测各污染物在含水层中的扩散作以下假定:污染物进入地下水中对渗流场没有明显的影响;预测区内的地下水是稳定流,这些作用常常会使污染浓度衰减,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评价方法透明直观,评价标准清晰。晰。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水污染物迁移模型及风险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评估
,尤其涉及一种地下水污染物迁移模型及风险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地下水产生污染的途径主要是渗透污染,主要渗透污染源可能来自于四个方面,一是项目产生的污水排入周边水体中进而渗入补给地下水含水层中;二是固体废物的渗滤液或雨水产生的淋滤液渗入地下水含水层中;三是由于废水收集及输送埋地管道发生破损进而渗透污染地下水;四是由于废水收集池池体及防渗层出现破损发生泄漏进而污染地下水,所以为了考虑污染物泄露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需要对地下水污染物迁移进行模拟预测,目前,现有技术中,地下水污染物迁移影响因素众多,且经过计算过的污染物浓度不能直观的评价污染物对环境的风险评价,因此,亟需一种地下水污染物迁移模型及风险评价方法。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511009206.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风险评价方法,能够从时间和空间上对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的污染风险进行评价。方法包括:获取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所在区域地下水固有脆弱性评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水污染物迁移的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地下水位埋深的范围;S2:确定地下水所处环境的地质土层;S3:根据污染源周围环境对污染因子进行识别;S4:基于地下水的总体流向、地下水位状态以及污染物迁移的特点建立地下水污染物迁移模型;S5:实地考察地下水环境选取地下水污染物迁移模型中的参数;S6:确立预测时间段并计算污染物浓度;S7:通过计算结果制作污染物泄露后地下水中污染因子影响范围表以及绘制污染羽迁徙图;S8:依据污染物泄露后地下水中污染因子影响范围表以及污染羽迁徙图评价风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污染物迁移的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选取地下水污染物迁移模型中的参数分别为泄露污染物的质量以及水文地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污染物迁移的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的预测时间段分别为100天、1000天、7300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污染物迁移的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的污染物泄露后地下水中污染因子影响范围表包括最远超标距离以及中心位置的最大浓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下水污染物迁移的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8的评价风险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81:依据污染物泄露后地下水中污染因子影响范围表中的污染因子的三个时间段中心浓度与标准浓度作比对,若污染因子三个时间段的中心浓度均低于标准浓度,则风险评价为无风险,若至少有一个时间段高于标准浓度,则转入S82;S82:将污染物泄露后地下水中污染因子影响范围表中的最远超标距离和污水处理距离做比较,若三个最远超标距离均小于污水处理距离,则风险评价为无风险;若只有一个最远超标距离大于污水处理距离,则风险评价为低风险;若仅有两个最远超标距离大于污水处理距离,则风险评价为中风险;若三个最远超标距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斌彤雷学勤王仪春徐之俊姚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九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