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救援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9081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救援产品技术,公开了水面救援机器人,U型水面救援机器人主体(1)上设有电源单元(11)、主控制单元(12)、监控单元(13)和显示单元(14);电源单元(11)提供电源至水面救援机器人主体(1);主控制单元(12)接收监控单元(13)的监控信号,并发送信号至显示单元(14);推进器(2)包括驱动电机(23)和电子调节器(21);电子调节器(21)调节驱动电机(23)的转速,驱动电机(23)至少为4个;驱动电机(23)接收主控制单元(12)的控制信号。通过设置多个驱动电机实现推进器加快速救援返程,争取最佳的抢救时间。操作灵活,双面航行,且适合在狭窄复杂水域使用。水域使用。水域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面救援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救援产品技术,尤其涉及了水面救援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救生圈是常用的水上救生设备之一,通常由泡沫塑料或其他比重较小的轻型材料制成。目前的救生圈尚存在以下问题:在救援过程中,救生圈需要人工抛洒,如果现场环境复杂不利于救援,则极为影响救援工作,甚至无法顺利实施救援。另一方面,现有救生圈一般都较为厚重,而重量较轻的又容易受风力或空气阻力影响,导致救生圈抛洒的准确性极难控制。
[0003]现有的救生圈缺乏必要的照明设备,若救援现场处于夜晚或光线不足的环境时,会延误救援人员发现落水者的时间,从而失去最佳救援时机。现有的救生圈没有通信系统,落水人员落水后,精神会紧张,即使看到救生圈,也不会正确使用,从而影响救援效率。
[0004]例如专利名称为:一种自带动力系统的可遥控救生圈;专利申请号为:CN201811352364.0,申请日为:2018

11

14,包括U型救生圈主机体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U型救生圈主机体两端端头部位的推进器;在所述救生圈主机体内部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水面救援机器人,包括U型水面救援机器人主体(1)以及分别设置于U型水面救援机器人主体(1)两端端头部位的推进器(2);U型水面救援机器人主体(1)上设有电源单元(11)、主控制单元(12)、监控单元(13)和显示单元(14);电源单元(11)提供电源至水面救援机器人主体(1);主控制单元(12)接收监控单元(13)的监控信号,并发送信号至显示单元(14);推进器(2)包括驱动电机(23)和电子调节器(21);电子调节器(21)调节驱动电机(23)的转速,其特征在于,驱动电机(23)至少为4个;驱动电机(23)接收主控制单元(12)的控制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救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驱动电机(23)包括电机导流罩(231)、电机定子(232)和电机转子(233);电机定子(232)与电机转子(233)连接,位于电机导流罩(231)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救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群亮冯省鉴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霆舟无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