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文倩专利>正文

一种城市公交专用道规划布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49070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城市公交专用道规划布网方法,包括根据卫星地图对住宅进行划分,并按照公共建筑的类别对公共建筑进行划分,汇总各住宅区到公共建筑区的路径,确定车道数量与公交车的型号后,将各住宅区到达其适配的公共建筑区的路径进行规划布网。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公交专用道规划不合理,导致公交车道发生堵塞,浪费公共交通资源的问题。提升了公共交通资源的利用率,节约了公共交通资源,优化了城市公交专用道的布置,使得公交专用道和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关联性更高,更加合理。更加合理。更加合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公交专用道规划布网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具体涉及一种城市公交专用道规划布网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公交专用车道,科学名称是公共汽车专用车道,是指专门为公交车设置的独立路权车道,属于城市交通网络建设配套基础设施。公交车专用道的主要功能是方便公交网络应对各种高峰时段和突发状况带来的道路拥堵问题。
[0003]由于城市发展迅速,随着节能减排的深入实施,公共交通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出行选择,但是现有的公共交通还是存在较多不合理的地方,以城市公交专用道规划布网为例,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区的人口年龄分布和建筑群的关系已经愈专利技术显,年龄较长的人口,大多居住在老城区,而青年大多居住在新城区,现有的公交线路大多是直接贯穿老城区和新城区,未做详细的分类,且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公交线路应根据不同住宅区的人口年龄占比进行优化,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口的生活需求和日常活动路线是不同的,不应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城市公交专用道布网,现有的布网方式,浪费了较多的公共交通资源,且由于不合理的规划,导致公交车道也难免发生堵塞,使得公交的乘坐体验较差,甚至非常拥挤,公交专用道的规划不合理,是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公交专用道规划布网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公交专用道规划不合理,导致公交车道发生堵塞,浪费公共交通资源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城市公交专用道规划布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利用北斗卫星或GPS导出待规划公交专用道的城市地图;
[0008]S2:在地图上了解各住宅的分布情况,对住宅进行汇总;
[0009]S3:在社区导出各住宅常住人口的各年龄段人数,根据各年龄段人数划分住宅区;
[0010]S4:在地图上了解各公共建筑的分布情况,对公共建筑进行汇总;
[0011]S5:根据公共建筑的类别划分公共建筑区;
[0012]S6:根据地图,汇总各住宅区到达就近公共建筑区的路径;
[0013]S7:确定各路径的车道数量,并做好记录;
[0014]S8:根据所述S3中的年龄段对所述S5中的公共建筑区进行优先级排序;
[0015]S9:向待规划公交专用道的城市中的公交运营机构获取其运营公交车的型号,并根据公交车的载客量对公交车的型号进行划分;
[0016]S10:根据所述S7中的车道数,确定使用所述S9中公交车的型号,再按照所述S8中的优先级确定住宅区到公共建筑区的路径,完成布网。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8]在所述S2中,汇总住宅的方法为:
[0019]S21:以设有至少3条同向车道的公路为基础,以圆圈的形式圈定住宅,处于同一个圈内的住宅为一个总集;
[0020]S22:所述S21中,圆圈的直径大于等于300m,小于等于400m;
[0021]S23:处于同街道上的圆圈彼此相切设置。
[00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3]所述S3中根据各年龄段人数划分住宅区的方法为:
[0024]S31:在同一个住宅总集内,分别汇总本住宅总集内老年人、青年人和学龄儿童的数量占本住宅总集内总人数的百分比;
[0025]S32:根据S31中的老年人、青年人和学龄儿童所占比例进行排序,占比最大的为本区域类别,其分别为老龄区、青年区和学生区。
[002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7]在S32中,当老年人、青年人和学龄儿童两两之间的比例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5%时划分为综合住宅区。
[002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9]在S4中汇总公共建筑分布情况的方法为:
[0030]S41:以设有至少3条同向车道的公路为基础,以圆圈的形式圈定公共建筑,处于同一个圈内的公共建筑为一个总集;
[0031]S42:所述S41中,圆圈的直径大于等于1km,小于等于2km;
[0032]S43:处于同街道上的圆圈彼此相切设置。
[003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34]所述S5中,划分公共建筑区的方法为:
[0035]S51:在同一个公共建筑总集内,分别汇总医院、商场、政务办公室、写字楼和学校的数量占本公共建筑总集内其总数的百分比;
[0036]S52:根据S51中的医院、商场、政务办公室、写字楼和学校所占比例进行排序,占比最大的为本区域类别;
[0037]S53:医院、商场、政务办公室、写字楼和学校所对应的公共建筑区分别为医疗区、商场区、政务区、办公区和教育区;
[0038]S54:在S52中,当医院、商场、政务办公室、写字楼和学校两两之间的比例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5%时划分为综合公共建筑区。
[003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40]所述S7中,所确定的车道数至少为单向3车道或双向6车道。
[004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42]当所述车道大于等于3条,小于6条时,匹配社区巴士,当所述车道大于等于6条,小于8条时,匹配常规公交车,当所述车道大于等于8条时,匹配加长型公交车。
[004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44]S10中具体的布网方法为:
[0045]S101:将老龄区与医疗区、商场区和教育区进行优先匹配,将青年区和商场区、政务区和办公区进行优先匹配,将学生区和教育区进行优先匹配,并设置公交专用车道;
[0046]S102:当S101中的匹配路线重合时,缩短公交车的发车间隙;
[0047]S103:综合公共建筑区优先和综合住宅区匹配,当周边的线路较为拥挤时,将周边的住宅区分流至综合公共建筑区。
[0048]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49]将住宅根据常住人口的比例划分住宅区,并将住宅附近的公共建筑按类别划分为公共建筑区,再将住宅区和公共建筑区进行适配,根据车道数量和公交车的型号进行匹配,使得道路的拥挤度得到缓解,提升了公共交通资源的利用率,节约了公共交通资源,优化了城市公交专用道的布置,使得公交专用道和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关联性更高,更加合理。
附图说明
[0050]图1是一种城市公交专用道规划布网方法的布网流程示意图。
[0051]图2是一种城市公交专用道规划布网方法的公共建筑划分流程示意图。
[0052]图3是一种城市公交专用道规划布网方法的住宅划分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3]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54]一种城市公交专用道规划布网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0055]S1:利用北斗卫星或GPS导出待规划公交专用道的城市地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公交专用道规划布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利用北斗卫星或GPS导出待规划公交专用道的城市地图;S2:在地图上了解各住宅的分布情况,对住宅进行汇总;S3:在社区导出各住宅常住人口的各年龄段人数,根据各年龄段人数划分住宅区;S4:在地图上了解各公共建筑的分布情况,对公共建筑进行汇总;S5:根据公共建筑的类别划分公共建筑区;S6:根据地图,汇总各住宅区到达就近公共建筑区的路径;S7:确定各路径的车道数量,并做好记录;S8:根据所述S3中的年龄段对所述S5中的公共建筑区进行优先级排序;S9:向待规划公交专用道的城市中的公交运营机构获取其运营公交车的型号,并根据公交车的载客量对公交车的型号进行划分;S10:根据所述S7中的车道数,确定使用所述S9中公交车的型号,再按照所述S8中的优先级确定住宅区到公共建筑区的路径,完成布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公交专用道规划布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中,汇总住宅的方法为:S21:以设有至少3条同向车道的公路为基础,以圆圈的形式圈定住宅,处于同一个圈内的住宅为一个总集;S22:所述S21中,圆圈的直径大于等于300m,小于等于400m;S23:处于同街道上的圆圈彼此相切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城市公交专用道规划布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根据各年龄段人数划分住宅区的方法为:S31:在同一个住宅总集内,分别汇总本住宅总集内老年人、青年人和学龄儿童的数量占本住宅总集内总人数的百分比;S32:根据S31中的老年人、青年人和学龄儿童所占比例进行排序,占比最大的为本区域类别,其分别为老龄区、青年区和学生区。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城市公交专用道规划布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2中,当老年人、青年人和学龄儿童两两之间的比例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5%时划分为综合住宅区。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城市公交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文倩利敏怡林锋涛廖文康符方极
申请(专利权)人:郭文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