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境风洞及其融冰雪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实验风洞
,具体涉及一种环境风洞及其融冰雪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风洞即风洞实验室,是以人工的方式产生并且控制气流,用来模拟飞行器或实体周围气体的流动情况,并可量度气流对实体的作用效果以及观察物理现象的一种管道状实验设备,它是进行空气动力实验最常用、最有效的工具之一。
[0003]在进行环境风洞降雪实验后,实验段底部会积聚较多的降雪,现有技术下一般采用自然融化的方式或二次加热的方式进行融雪,采用自然融化的方式时,融雪时间较长,会影响下一步的实验安排;采用二次加热的方式时,不仅需要额外增加加热设备,也进一步消耗能源,造成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专利技术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
[0005]环境风洞降雪试验后,实验段底部会积聚较多的降雪,目前一般采用自然融化的方式或二次加热的方式进行融雪,前者速率较慢,后者消耗大量能源。
[0006]现有技术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为模拟实现接近于真实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境风洞,其特征在于,包括实验段,所述实验段内设置有照明组件和能量回收系统,所述能量回收系统包括能量收集组件和储能组件,所述能量收集组件用于收集所述照明组件的辐照热量,所述能量存储组件与所述能量收集组件相连以存储所述能量收集组件收集的辐照热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风洞,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回收系统还包括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与所述储能组件相连,用于散发所述储能组件存储的辐照热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境风洞,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收集组件包括太阳能平板集热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境风洞,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组件包括蓄热容器和蓄热介质,所述能量回收系统还包括换热管道,所述换热管道包括吸热管道和散热管道,所述吸热管道包括第一吸热段和第一散热段,所述第一吸热段设置于所述太阳能平板集热器内,所述第一散热段设置于所述蓄热容器内;所述散热管道包括第二吸热段和第二散热段,所述第二吸热段设置于所述蓄热容器内,所述第二散热段设置于所述散热组件内;所述第一散热段和所述第二吸热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帆,武金模,林虹霞,付明,刘小勇,陆彭飞,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