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锈蚀线束结构及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线束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防锈蚀线束结构及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数码设备、电气设备的日益增多,其均是通过线束本体来实现连接,其中机器人设备更为需要多种线束本体配合连接,如USB线束本体,接机插口线束本体等,由此爆发了社会对相关线束本体的巨大需求量。
[0003]目前,一种防锈蚀线束结构在于接线端子进行固定连接后在通过热缩管进行套接密封,但长期使用后热缩管与线束本体之间松动产生空隙,易导致线路锈蚀,减损线束本体使用寿命,同时传统采用大量工人进行线束本体的装配,效率低且良品率差,实用性较差。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防锈蚀线束结构及加工工艺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锈蚀线束结构及加工工艺,以解决技术中的一种防锈蚀线束结构在与接线端子进行固定连接后在通过热缩管进行套接密封,但长期使用后热缩管与线束本体之间松动产生空隙,易导致线路锈蚀,减损线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锈蚀线束结构,包括线束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铜线(22),所述铜线(22)的一端放置有连线端子(3),所述连线端子(3)一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塑料套(5),所述塑料套(5)的外壁设与凹槽(6),所述塑料套(5)的外壁放置有热缩管(7),所述线束本体(1)的外壁放置有的第一密封环(8),所述第一密封环(8)的一侧铰接有第二密封环(9),所述第一密封环(8)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条(10),所述第二密封环(9)内壁的一侧设有第一密封槽(11),所述第一密封槽(11)的内部与第一密封条(10)的外壁相匹配,所述第一密封环(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12),所述第一密封环(8)的一侧设有连接槽(15),所述第一密封环(8)的一侧设有安装槽(17),所述安装槽(17)的内壁铰接有卡块(18),所述第二密封环(9)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6),所述连接块(16)的外壁与连接槽(15)的内壁相匹配,所述安装槽(1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片(19),第一密封环(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锈蚀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环(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刺(13),所述第一密封环(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凸刺(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锈蚀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线端子(3)的一端设有卡槽(4),所述卡槽(4)的内壁与铜线(22)的外壁相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1
‑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防锈蚀线束结构的加工工艺,包括机体(2),所述机体(2)外侧设有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3),所述转动杆(23)的外壁与线束本体(1)缠绕连接,所述机壳的一侧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35),所述第二电机(35)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二电机(3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轴(36),所述主轴(36)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7),所述固定板(3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标号套箱(28),所述固定板(3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线端子箱(30),所述固定板(3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热缩管箱(38),所述连线端子箱(3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32),所述电动推杆(3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挡板(31),所述连线端子箱(30)内壁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晓伟,秦伟,罗琴,代俊华,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新波特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