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投加伊可泰植物碳源的A/A/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47983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投加伊可泰植物碳源的A/A/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系统,包括投加单元和A/A/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单元,所述投加单元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伊可泰植物碳源原液贮存罐、调配罐和成品液贮存及投加罐;所述A/A/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单元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所述投加单元通过管道与缺氧池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伊可泰植物碳源原液贮存罐、调配罐和成品液贮存及投加罐对A/A/O工艺脱氮除磷系统投加可控浓度、流速和总量的优质碳源,提高A/A/O工艺的脱氮除磷效果。提高A/A/O工艺的脱氮除磷效果。提高A/A/O工艺的脱氮除磷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投加伊可泰植物碳源的A/A/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投加伊可泰植物碳源的A/A/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必须对污水进行脱氮除磷后才能排入水体。污水脱氮除磷的工艺技术很多,国内80%以上污水的脱氮除磷是通过A/A/O工艺完成的。即便是SBR和氧化沟或其他工艺中的脱氮除磷,也是基于A/A/O的基本原理。在A/A/O工艺处理城镇生活污水系统中,碳、氮、磷最佳配比为100:5:1,微生物才能正常发挥各自的功能,但由于各种原因,污水中的营养成分很难达到这一黄金比例。
[0003]目前,国内很多污水处理厂特别是城镇生活污水普遍存在碳源不足的问题,碳源不足的情况在很多中西部地区污水处理厂尤为普遍。碳源是微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如果微生物营养不良会给整个工艺带来影响,会使处理效率降低,甚至很难达到出水排放标准,尤其是出水TN(总氮)更难达到排放标准。
[0004]公开号CN209957598U,公开日2020年01月17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增强型高效脱氮除磷污水处理系统,其包括如下单元:1)生化处理单元;2)膜处理单元:生化处理单元的出水端连接膜处理单元;3)回流单元:膜处理单元的回流污泥连接至生化处理单元的好氧池进水端,回流比为300%

400%;好氧池出水端通过回流管道及回流设备回流至缺氧池进水端,与厌氧池出水端共同连接至缺氧池,回流比为100%

200%;缺氧池出水端通过回流管道及回流设备回流至厌氧池进水端,与预处理出水端共同连接至厌氧池,回流比为100%

200%;4)填料单元:在缺氧池和好氧池中布置有填料单元;5)控制单元。本技术在传统A/A/O工艺反应器中增加填料,并调整回流位置和回流比,碳源高效利用,增强了脱氮除磷效果,有效提高了反应速率,保证出水指标。
[0005]但由于进水是持续的不稳定,如城镇生活污水的排放有高峰期和低峰期,这就很难使污水中能够维持稳定的营养元素比例,再加上其它因素影响,如工业废水的渗入、雨水天气等原因增加了不稳定的环境因素。碳氮比较低,不能满足反硝化时微生物所需碳源,在处理过程中就要投放外加碳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投加伊可泰植物碳源的A/A/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系统,且投放过程中可以控制碳源的浓度、流速和总量,以解决在反硝化过程中碳源不足的问题。
[0007]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投加伊可泰植物碳源的A/A/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系统,包括投加单元和A/A/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单元,所述投加单元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伊可泰植物碳源原液贮存罐、调配罐和成品液贮存及投加罐;所述A/A/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单元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所述投加单元通过管
道与缺氧池连接。
[0008]伊可泰植物碳源原液依次通过伊可泰植物碳源原液贮存罐、调配罐和成品液贮存及投加罐后成为调配成品液,调配成品液由成品液贮存及投加罐出液管、成品液投加计量泵出液管和与之连接的成品液进液管进入缺氧池,作为营养源对微生物生长代谢提供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利于缺氧池中反硝化反应的进行。
[0009]作为优选,所述伊可泰植物碳源原液贮存罐、调配罐和成品液贮存及投加罐的罐体材料均为PE或UPVC。
[0010]作为优选,所述伊可泰植物碳源原液贮存罐罐体前端罐壁上部设有原液进液管,用以获取原液槽罐运输车送来的原液,起到贮存、调节、周转原液的作用。罐体另一侧罐壁下部设有原液出液管,并和设置在罐旁的原液提升泵连接,原液提升泵出口设有原液提升泵出液管。
[0011]作为优选,所述调配罐罐体前端罐壁下部设有调配罐原液进液管,并和所述原液提升泵出液管连接,罐体另一侧罐壁下部设有调配后成品液出液管,罐体底部设有调配罐排空管,罐内直段底部设有环形供水分配管,环形供水分配管沿圆周切线分布4个喷嘴,并和设置在罐体另一侧上部的供水进水管连接。
[0012]作为优选,所述调配罐为水力搅拌调配罐,所述喷嘴直径为5

10mm,当水压为0.2MPa时,喷口流速为8

10m/s,形成水力搅拌。
[0013]作为优选,所述成品液贮存及投加罐罐体前端罐壁上部设有成品液贮存及投加罐进液管,罐体另一侧下部罐壁设有成品液贮存及投加罐出液管,并和设置在罐旁的成品液投加计量泵连接,成品液投加计量泵出口设有成品液投加计量泵出液管,罐底设有成品液贮存及投加罐排空管。
[0014]作为优选,所述厌氧池前端池壁设计水位以下150

200mm处分别设有厌氧池进水管和回流污泥进泥管,后端池壁设计水位以下350

400mm处设有厌氧池出水管。
[0015]作为优选,所述缺氧池内设有缺氧池内慢速搅拌器,前端池壁设计水位以下400

450mm处分别设有缺氧池进水管、内回流进液管、成品液进液管,所述缺氧池进水管和所述厌氧池出水管连接,所述成品液进液管和所述成品液投加计量泵出液管连接,后端池壁设计水位以下450

500mm处设有缺氧池出水管。
[0016]作为优选,所述好氧池前端池壁设计水位以下500

550mm处设有好氧池进水管,底部均布曝气组件,池尾端设有好氧池内回流出液管,所述内回流出液管和设置在池旁的内回流泵连接,内回流泵出口设置的内回流泵出液管和内回流管及所述内回流进液管连接,后端池壁水位以下550

650mm处设有好氧池出水管。
[0017]作为优选,所述二沉池前端池壁设有二沉池进水管,所述二沉池进水管和所述好氧池出水管连接,池底部设有二沉池出泥管及剩余污泥排放管,所述二沉池出泥管和回流污泥管及设置在池旁的回流污泥泵连接,回流污泥泵出口设置的回流污泥泵出泥管与回流污泥输送管及所述回流污泥进泥管连接,二沉池出口设有二沉池出水管。
[0018]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伊可泰植物碳源原液贮存罐、调配罐和成品液贮存及投加罐对A/A/O工艺脱氮除磷系统投加可控浓度、流速和总量的优质碳源,提高A/A/O工艺的脱氮除磷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工艺流程图。
[0021]附图标记为:伊可泰植物碳源原液贮存罐1、原液进液管1

1、原液出液管1

2、原液提升泵1

3、原液提升泵出液管1

4、调配罐2、调配罐原液进液管2

1、调配后成品液出液管2

2、调配罐排空管2

3、环形供水分配管2

4、喷嘴2

5、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投加伊可泰植物碳源的A/A/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投加单元和A/A/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单元,所述投加单元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伊可泰植物碳源原液贮存罐(1)、调配罐(2)和成品液贮存及投加罐(3);所述A/A/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单元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厌氧池(4)、缺氧池(5)、好氧池(6)和二沉池(7),所述投加单元通过管道与缺氧池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投加伊可泰植物碳源的A/A/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伊可泰植物碳源原液贮存罐、调配罐和成品液贮存及投加罐的罐体材料均为PE或UPVC。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投加伊可泰植物碳源的A/A/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伊可泰植物碳源原液贮存罐罐体前端罐壁上部设有原液进液管(1

1),罐体另一侧罐壁下部设有原液出液管(1

2),并和设置在罐旁的原液提升泵(1

3)连接,原液提升泵出口设有原液提升泵出液管(1

4)。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投加伊可泰植物碳源的A/A/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配罐罐体前端罐壁下部设有调配罐原液进液管(2

1),并和所述原液提升泵出液管连接,罐体另一侧罐壁下部设有调配后成品液出液管(2

2),罐体底部设有调配罐排空管(2

3),罐内直段底部设有环形供水分配管(2

4),环形供水分配管沿圆周切线分布4个喷嘴(2

5),并和设置在罐体另一侧上部的供水进水管(2

6)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投加伊可泰植物碳源的A/A/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配罐为水力搅拌调配罐,所述喷嘴直径为5

10m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投加伊可泰植物碳源的A/A/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液贮存及投加罐罐体前端罐壁上部设有成品液贮存及投加罐进液管(3

1),罐体另一侧下部罐壁设有成品液贮存及投加罐出液管(3

2),并和设置在罐旁的成品液投加计量泵(3

4)连接,成品液投加计量泵出口设有成品液投加计量泵出液管(3

5),罐底设有成品液贮存及投加罐排空管(3

3)。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投加伊可泰植物碳源的A/A/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淳耀魏志文肖楠陈明智彭泽鹏陈星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正泰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