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潜流防冻生态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7975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潜流防冻生态沟,包括生态沟和主水道,所述的生态沟通过取水道与主水道连通,所述的取水道与主水道的连通点为水源点,水源点的下游在取水道设置有用于阻隔水流的可控挡闸,还包括,引水预埋管,引水预埋管为多个并列的预埋在取水道下方,引水预埋管的进水端延伸至水源点处,引水预埋管的出水端延伸至生态沟的进水口或者引水预埋管的出水端延伸至可控挡闸下游的取水道处;所述的生态沟的出水口处直立设置有用于截留水流的末端挡墙,末端挡墙的下部与生态沟下部重合区域处穿设有用于供水流流出的流出口。可以对湿地提供有效保温、适于在冬季气候寒冷、冰冻期较长的北方地区使用的且净化效果良好的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方法。净化污水的方法。净化污水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潜流防冻生态沟


[0001]本技术属于环保生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带有一种潜流防冻生态沟。

技术介绍

[0002]潜流人工湿地是目前行业中新型发展的一种环保型污水处理基础,对于废水的处理效果优于高、是利用植物吸收Cu、Cr、Mn和COD,有较高的去除率,可以深度处理电镀废水尾水,此类技术在南方可以得到很好应用,在广东、广西、福建有较好应用,但是对于北方气候而言,由于北方冬天较为寒冷,在冬季湿地水面结冰,整体流动性停滞,过滤性降低,因此针对冬季冬季气候时期如何防冻、防裂、防溢、防渗,保持填料温度和流动性,保证湿地的有效使用,就成为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冬季如何保证湿地的有效运转,提供了一种潜流防冻生态沟,采用的多种保温技术措施,冬季可保持填料床内被处理的废水温度在15~20℃,解决了人工湿地在北方不能过冬使用或冬季治理效果差的问题。
[0004]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潜流防冻生态沟,包括生态沟和主水道,所述的生态沟通过取水道与主水道连通,所述的取水道与主水道的连通点为水源点,水源点的下游在取水道设置有用于阻隔水流的可控挡闸,还包括,
[0006]引水预埋管,引水预埋管为多个并列的预埋在取水道下方,引水预埋管的进水端延伸至水源点处,引水预埋管的出水端延伸至生态沟的进水口或者引水预埋管的出水端延伸至可控挡闸下游的取水道处;
[0007]所述的生态沟的出水口处直立设置有用于截留水流的末端挡墙,末端挡墙的顶沿高于生态沟的高线,末端挡墙的下部与生态沟下部重合区域处穿设有用于供水流流出的流出口。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生态沟内生长有挺水型植物,挺水型植物包括芦苇。
[0009]进一步的,在生态沟中铺覆有介质填料层,所述的出水端位于介质填料层中。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介质填料层包括由下至上的依次铺覆的细砂层、火山岩陶粒层、碎石层;
[0011]所述的出水端位于火山岩陶粒层中。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引水预埋管埋入在细砂层中,所述的引水预埋管的出水端向上伸出至火山岩陶粒层中。
[0013]进一步的,所述的生态沟地势高度低于所述水源点的地势高度。
[0014]进一步的,生态沟双侧斜护坡填筑有碎石,碎石外铺覆有镀高尔凡格宾。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对湿地提供有效保温、适于在冬季气候寒冷、冰冻期较长的
北方地区使用的且净化效果良好的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方法;
[0017]解决了冬季结冰期的防冻、防裂、防溢、防渗的治理技术问题;采用的多种保温技术措施,冬季可保持填料床内被处理的废水温度在15~20℃,解决了人工湿地在北方不能过冬使用或冬季治理效果差的问题。
[0018]湿地单元内高密度种植芦苇,芦苇品种选择杆高粗壮的品种,芦苇生长后形成的高密度芦苇荡冬季不收割,利用芦苇杆挡风,芦苇自然凋落形成覆盖层保温;
[0019]湿地单元出水处设置水位调节墙,改善了在冬季将湿地单元内的芦苇割除的传统做法,利用芦苇叶和芦苇杆保温,既保证了湿地在冬季度的正常运行,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生态效果显著,水位调节墙可以保证低潜水流的流动性。
[0020]水位调节墙位置处还可将流出口开设在碎石层下方,这样在留出水流时还可利用碎石和火山石再次进一步过滤水中杂质,整体系统无需任何能源投入,可以自发形成过滤循环、自给系统,搭配生态沟中养殖金鱼和河虾,可以有效保证污水的过滤性和生态自耦性。
[0021]所提供的出水口设置在火山岩层中,水流自发升起可以在此处初步过滤,并在末端再次过滤,取水处在冬季位于冰层以下,取其活水保证了水流的流动性,设置的末端挡墙并搭配其下出的流出口,若遭遇严寒在冬季结冰后,其流出速度较大,冰层与水面会存在浅薄空气层,形成保温层,整体系统的抗冻性上限较高。
附图说明
[002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3]图1是整体系统取水示意图。
[0024]图2是生态沟纵截面图及引水预埋管设置图。
[0025]图3是图2出细部放大图。
[0026]图4是生态沟横截面示意图。
[0027]图5是生态沟末端挡墙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如图1和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潜流防冻生态沟2,包括生态沟2和主水道,所述的生态沟2通过取水道1与主水道连通,所述的取水道1与主水道的连通点为水源点,水源点的下游在取水道1设置有用于阻隔水流的可控挡闸,可控挡闸采用进水闸结构,本方案中流量较小,可利用可控挡闸完全截留或部分放流,其采用升降闸门搭配升降动力组结构,易于实现,在春、夏采用开闸形式,在秋冬采用半开合闭闸形式,由引水预埋管2c取水。
[0030]如图2

4所示,本方案包括,引水预埋管2c,引水预埋管2c为多个并列的预埋在取水道1下方,引水预埋管2c的进水端延伸至水源点处,引水预埋管2c的出水端2c延伸至生态沟2的进水口或者引水预埋管2c的出水端2c延伸至可控挡闸下游的取水道1处,引水预埋管2c的进水端为喇叭口,引水预埋管2c的进水端交错呈高低分布,高位的进水端处于水源点的水位平均高点,低位的进水端处于水源点的水位低点,如此设计是因为本方案中并未大量布置曝气管,采用水源处的混合空气取水,在末端火山岩微孔分隔下,其自然具有曝气效果,相对于曝气管,本系统免于维护,无需更换曝气膜,且能增加生态沟2含氧结构,效果很好。
[0031]如图5所示,本方案中,出水端2c处所述的生态沟2的出水口处直立设置有用于截留水流的末端挡墙4,末端挡墙4的顶沿高于生态沟2的高线,末端挡墙4的下部与生态沟2下部重合区域处穿设有用于供水流流出的流出口,流出口也可位于生态沟2填料部分,流出口出配装有出水管4a。
[0032]所述的生态沟2内密集的生长有挺水型植物,挺水型植物包括芦苇,芦苇具有自保温效果,通过以上方案达到了水平潜流人工湿地与其他湿地联用,组成复合流人工湿地,对弥补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的弊端,发挥不同湿地之间的协同优势有重要意义。
[0033]为保证有效的过滤性,在生态沟2中铺覆有介质填料层,所述的出水端2c位于介质填料层中。所述的介质填料层包括由下至上的依次铺覆的细砂层2a、火山岩陶粒层2b、碎石层,所述的出水端2c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潜流防冻生态沟,包括生态沟和主水道,所述的生态沟通过取水道与主水道连通,所述的取水道与主水道的连通点为水源点,水源点的下游在取水道设置有用于阻隔水流的可控挡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水预埋管,引水预埋管为多个并列的预埋在取水道下方,引水预埋管的进水端延伸至水源点处,引水预埋管的出水端延伸至生态沟的进水口或者引水预埋管的出水端延伸至可控挡闸下游的取水道处;所述的生态沟的出水口处直立设置有用于截留水流的末端挡墙,末端挡墙的顶沿高于生态沟的高线,末端挡墙的下部与生态沟下部重合区域处穿设有用于供水流流出的流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流防冻生态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态沟内生长有挺水型植物,挺水型植物包括芦苇。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永朱静
申请(专利权)人:益康及石家庄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