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撞击能力强的深基坑支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具体为一种抗撞击能力强的深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深基坑工程为:(一)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二)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深基坑工程施工事故频发,而且事故一旦发生,极易造成群死群伤,后果相当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施工方案及施工过程中各种安全预控措施不到位,在深基坑进行施工时需要采用支护结构对深基坑边沿进行加固,深基坑支护是指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深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档、加固与保护的措施。
[0003]如今市场上所使用的支护结构一般为板材钢筋结构,体积偏大,重量较重,不便安装,而且深基坑在开挖时,会有运输小车对泥土进行运输,施工人员操作不当极易使运输小车撞击到支护结构,现有的支护结构抗撞击能力较弱,很容易发生变形损坏,而且现有的支护结构安装不够稳定,不能很好的与深基坑的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撞击能力强的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呈阶梯状依次设置的第一边坡(1)、平台(2)和第二边坡(3),所述平台(2)位于第一边坡(1)和第二边坡(3)之间,所述第二边坡(3)上固定有第一支护板(301),所述第一支护板(30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支撑座(302),所述第一支撑座(302)位于第一支护板(301)的中心上,所述第一支撑座(302)上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303);所述的支护结构还包括基坑支护板(4)、第一固定杆(5)、第二固定杆(6)和防撞机构(7),所述基坑支护板(4)紧贴基坑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杆(5)穿过基坑支护板(4)并埋设于基坑内,所述第二固定杆(6)与第一固定杆(5)对称设置,并穿过基坑支护板(4)埋设于基坑内,所述第二固定杆(6)到第二边坡(3)的距离大于第一固定杆(5)到第二边坡(3)的距离;所述第二固定杆(6)设置为两根,所述防撞机构(7)固定于两根第二固定杆(6)之间,并背向第二边坡(3)设置;所述基坑支护板(4)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支撑座(401),所述第二支撑座(401)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三支撑座(402),所述两个第三支撑座(402)内均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403),所述两根第二支撑杆(403)分别与防撞机构(7)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303)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二支撑座(40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撞击能力强的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机构(7)包括固定板(701)、缓冲层(702)、防撞板(703)、固定环(704)和减震固定槽(705),所述固定环(704)和减震固定槽(705)均设置有两个,所述两个固定环(704)和两个减震固定槽(705)焊接在固定板(701)的背侧,所述两个减震固定槽(705)位于两个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谦,李旭东,曹国涛,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建工基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