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头伺服机器人焊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7739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双头伺服机器人焊枪,包括底座、泵筒、第一往复丝杆、双头伺服电机、升降机构和焊枪本体,第一往复丝杆转动连接在泵筒中,第一往复丝杆上啮合有活塞板,升降机构包括座板、第二往复丝杆和升降座,升降座与第二往复丝杆啮合,焊枪本体与升降座固接,双头伺服电机驱动第一往复丝杆和第二往复丝杆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双头伺服电机同时为活塞板和升降机构进行动力输出,从而使得在焊接的同时进行焊烟的收集处理,避免工人的身体受到伤害,且使用单一的双头伺服电机来完成焊接和焊烟收集的双重功能,使得装置的复杂性降低,从而装置的制造成本和维修成本降低。维修成本降低。维修成本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头伺服机器人焊枪


[0001]本技术涉及焊枪
,具体涉及一种双头伺服机器人焊枪。

技术介绍

[0002]焊枪是利用焊机的高电流、高电压产生的热量聚集在焊枪中段,融化焊丝,融化的焊丝渗透到需焊接的部位,冷却后,被焊接的物体牢固的连接成一体,达到焊接的目的。
[0003]现有的焊枪在工作的过程中,只具有焊接功能而不具有焊烟处理的功能,散失焊枪在工作的过程中产生焊烟携带有二氧化硫等有毒成分,如果不对产生的焊烟进行处理,会导致工人的身体健康受到伤害。
[0004]虽然也有一些带有焊烟处理功能的焊枪,但是,焊枪的升降驱动和焊烟的收集分别通过电机和风机来完成,造成焊接设备上的动力源较多,使得装置的复杂性增加,装置的制造和维修成本也相应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头伺服机器人焊枪,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一种双头伺服机器人焊枪,包括底座、泵筒、第一往复丝杆、双头伺服电机、升降机构和焊枪本体;所述泵筒左右对称固接在底座的上表面,泵筒的内腔截面为矩形,泵筒的前侧底部固接有L形的吸风管,所述吸风管的头部固接有吸风罩,吸风管内设有第一单向阀门,所述第一单向阀门允许气体通过的方向为吸风罩指向泵筒,泵筒后侧的底座上表面固接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内固接有过滤网,收集盒与泵筒通过排风管连接,所述排风管内设有第二单向阀门,所述第二单向阀门允许气体通过的方向为泵筒指向收集盒,所述第一往复丝杆的上下两端分别固接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往复丝杆通过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在泵筒内,第一转轴的顶部固接有传动轮,泵筒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还与第一往复丝杆啮合,所述双头伺服电机的外部固接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通过左右对称的连接板固接在泵筒之间,双头伺服电机的上下两侧均设有输出轴,上方所述输出轴的顶部固接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通过皮带与两个所述传动轮联动,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座板、第二往复丝杆和升降座;所述座板固接在泵筒之间,座板上方的各泵筒上固接有耳座,所述耳座与座板之间固接有导向杆,所述第二往复丝杆的底部与座板的中部转动连接,第二往复丝杆的顶部与双头伺服电机下方的输出轴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座与第二往复丝杆啮合,升降座的左右两侧通过支杆固接有导向座,所述导向座与对应的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焊枪本体通过安装板固接在升降座的前侧。
[0007]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四角处固接有吸盘。
[0008]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轮的直径大于所述传动轮的直径。
[0009]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对应焊枪本体的位置设有放置槽。
[0010]进一步地,左右两侧的两个第一往复丝杆上的往复螺纹槽旋向相反。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双头伺服电机同时为活塞板和升降机构进行动力输出,从而使得在焊接的同时进行焊烟的收集处理,避免工人的身体受到伤害,且使用单一的双头伺服电机来完成焊接和焊烟收集的双重功能,使得装置的复杂性降低,从而装置的制造成本和维修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本技术所述一种双头伺服机器人焊枪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本技术所述双头伺服电机的动力传输示意图;
[0015]图3:本技术所述泵筒位置的局部剖视图。
[0016]附图标记如下:
[0017]1‑
底座,101

吸盘,2

泵筒,201

吸风管,202

吸风罩,203

第一单向阀门,204

收集盒,205

过滤网,206

排风管,207

第二单向阀门,3

第一往复丝杆,301

第一转轴,302

第二转轴,303

传动轮,304

活塞板,4

双头伺服电机,401

安装框,402

连接板,403

驱动轮,404

皮带,5

升降机构,501

座板,502

第二往复丝杆,503

升降座,504

耳座,505

导向杆,506

支杆,507

导向座,6

焊枪本体,601

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如图1

3所示,一种双头伺服机器人焊枪,包括底座1、泵筒2、第一往复丝杆3、双头伺服电机4、升降机构5和焊枪本体6;泵筒2左右对称固接在底座1的上表面,泵筒2的内腔截面为矩形,泵筒2的前侧底部固接有L形的吸风管201,吸风管201的头部固接有吸风罩202,吸风管201内设有第一单向阀门203,第一单向阀门203允许气体通过的方向为吸风罩202指向泵筒2,泵筒2后侧的底座1上表面固接有收集盒204,收集盒204内固接有过滤网205,收集盒204与泵筒2通过排风管206连接,排风管206内设有第二单向阀门207,第二单向阀门207允许气体通过的方向为泵筒2指向收集盒204,第一往复丝杆3的上下两端分别固接有第一转轴301和第二转轴302,第一往复丝杆3通过第一转轴301和第二转轴302转动连接在泵筒2内,第一转轴301的顶部固接有传动轮303,泵筒2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活塞板304,活塞板304还与第一往复丝杆3啮合,双头伺服电机4的外部固接有安装框401,安装框401通过左右对称的连接板402固接在泵筒2之间,双头伺服电机4的上下两侧均设有输出轴,上方输出轴的顶部固接有驱动轮403,驱动轮403通过皮带404与两个传动轮303联动,升降机构5包括座板501、第二往复丝杆502和升降座503;座板501固接在泵筒2之间,座板501上方的各泵筒2上固接有耳座504,耳座504与座板501之间固接有导向杆505,第二往复丝杆502的底部与座板
501的中部转动连接,第二往复丝杆502的顶部与双头伺服电机4下方的输出轴底部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头伺服机器人焊枪,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泵筒(2)、第一往复丝杆(3)、双头伺服电机(4)、升降机构(5)和焊枪本体(6);所述泵筒(2)左右对称固接在底座(1)的上表面,泵筒(2)的内腔截面为矩形,泵筒(2)的前侧底部固接有L形的吸风管(201),所述吸风管(201)的头部固接有吸风罩(202),吸风管(201)内设有第一单向阀门(203),所述第一单向阀门(203)允许气体通过的方向为吸风罩(202)指向泵筒(2),泵筒(2)后侧的底座(1)上表面固接有收集盒(204),所述收集盒(204)内固接有过滤网(205),收集盒(204)与泵筒(2)通过排风管(206)连接,所述排风管(206)内设有第二单向阀门(207),所述第二单向阀门(207)允许气体通过的方向为泵筒(2)指向收集盒(204),所述第一往复丝杆(3)的上下两端分别固接有第一转轴(301)和第二转轴(302),第一往复丝杆(3)通过第一转轴(301)和第二转轴(302)转动连接在泵筒(2)内,第一转轴(301)的顶部固接有传动轮(303),泵筒(2)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活塞板(304),所述活塞板(304)还与第一往复丝杆(3)啮合,所述双头伺服电机(4)的外部固接有安装框(401),所述安装框(401)通过左右对称的连接板(402)固接在泵筒(2)之间,双头伺服电机(4)的上下两侧均设有输出轴,上方所述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佳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韦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