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车配件用生产加工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7663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车配件用生产加工模具,其技术方案是: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有加工机构,所述加工机构延伸出箱体外部;所述加工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设于箱体顶部,所述第一电机通过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设于箱体顶部并延伸入箱体内部,所述转动杆底部设有第一往复丝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加工机构的设计,可以通过第一轴承座等结构的设计,来对斜板的角度进行调节,通过第二轴承座等结构的设计,可对零件进行夹持,避免了将人员手持零件来对零件进行打磨,减少了加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也减少了加工人员加工时的安全隐患,便于加工人员对零件进行打磨。便于加工人员对零件进行打磨。便于加工人员对零件进行打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车配件用生产加工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动车配件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动车配件用生产加工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动车、全称动力车辆,是指轨道交通系统中装有动力装置的车辆,包括机车和动力车厢两大类。动车装配有驱动车轮,而与之相对应地无驱动装置车辆就是拖车。列车要能在轨道上正常运行,就必须有动车为整列火车提供足够牵引力,但可以不挂没有动力的拖车。
[000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动车配件在生产后都需要对生产的配件进行打磨,不但可以去除配件上的毛刺,还能使得配件的边角变得更加的圆滑,但是在对一些圆形的配件进行加工时,需要加工人员手持零件对零件进行打磨,不但使得加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同时给加工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不便于加工人员的使用。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动车配件用生产加工模具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动车配件用生产加工模具,通过加工机构的设计,可以通过第一轴承座等结构的设计,来对斜板的角度进行调节,通过第二轴承座等结构的设计,可对零件进行夹持,避免了将人员手持零件来对零件进行打磨,减少了加工人员的劳动强度,以解决给加工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不便于加工人员的使用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车配件用生产加工模具,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有加工机构,所述加工机构延伸出箱体外部;
[0007]所述加工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设于箱体顶部,所述第一电机通过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设于箱体顶部并延伸入箱体内部,所述转动杆底部设有第一往复丝杆,所述箱体内部固定设有支撑板,所述第一往复丝杆与支撑板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一往复丝杆外部设有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与第一往复丝杆通过滚珠螺母副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座外部固定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设于支撑板底部,所述移动板顶部固定设有两个竖板,两个所述竖板均贯穿支撑板,所述竖板一侧设有斜板,所述斜板与竖板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所述斜板底端与支撑板顶部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所述斜板一侧固定设有打磨片;
[0008]所述转动杆外部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与转动杆通过单向轴承连接,所述套筒外部固定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一侧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一侧固定设有第二往复丝杆,所述第二往复丝杆外部设有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轴承座与第二往复丝杆通过滚珠螺母副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座底部固定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侧固定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连接板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连接杆一侧固定设有衔接板,所述衔接板一侧设有两个固定组件,所述加工机构还包括防护组件。
[0009]优选的,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固定设于箱体顶部,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设于固定箱内部,所述固定箱顶部开设有多个散热口;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与衔接板一侧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所述伸缩杆外部固定设有第一弹簧,所述伸缩杆一侧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伸缩杆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箱体一侧固定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通过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方形伸缩杆,所述方形伸缩杆设于箱体一侧并延伸入箱体内部,所述方形伸缩杆与箱体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方形伸缩杆外部固定设有第二弹簧,所述方形伸缩杆一侧固定设有夹板;
[0012]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腔顶部固定设有两个挡板,所述第二往复丝杆两端分别与两个挡板通过轴承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腔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轴承座顶部固定设有滑块,所述滑块设于滑槽内部;
[0014]优选的,所述箱体前侧设有活动门,所述活动门与箱体通过合页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防护组件包括连接箱,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设于连接箱内部,所述连接箱顶部设为网状。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技术通过加工机构的设计,可以通过第一轴承座等结构的设计,来对斜板的角度进行调节,通过第二轴承座等结构的设计,可对零件进行夹持,避免了将人员手持零件来对零件进行打磨,减少了加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也减少了加工人员加工时的安全隐患,便于加工人员对零件进行打磨;
[0018]2、本技术通过防护组件的设计,可以对第一电机进行防护,同时还能在第一电机工作时对第一电机进行通风,保证了第一电机的正常工作,进而保证了本技术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剖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图2中的A处放大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箱体、2第一电机、3转动杆、4第一往复丝杆、5支撑板、6第一轴承座、7移动板、8竖板、9斜板、10打磨片、11套筒、12第一锥齿轮、13 第二锥齿轮、14第二往复丝杆、15第二轴承座、16连接板、17连接杆、18衔接板、19固定箱、20伸缩杆、21固定板、22方形伸缩杆、23夹板、24活动门、 25连接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5]实施例1,参照附图1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动车配件用生产加工模具,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加工机构,所述加工机构延伸出箱体1外部;
[0026]所述加工机构包括第一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2固定设于箱体1顶部,所述第一电机2通过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3,所述转动杆3设于箱体1顶部并延伸入箱体1内部,所述转动杆3底部设有第一往复丝杆4,所述箱体1内部固定设有支撑板5,所述第一往复丝杆4与支撑板5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一往复丝杆4外部设有第一轴承座6,所述第一轴承座6与第一往复丝杆4通过滚珠螺母副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座6外部固定设有移动板7,所述移动板7设于支撑板5 底部,所述移动板7顶部固定设有两个竖板8,两个所述竖板8均贯穿支撑板5,所述竖板8一侧设有斜板9,所述斜板9与竖板8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所述斜板9底端与支撑板5顶部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所述斜板9一侧固定设有打磨片10;
[0027]所述转动杆3外部设有套筒11,所述套筒11与转动杆3通过单向轴承连接,所述套筒11外部固定设有第一锥齿轮12,所述第一锥齿轮12一侧设有第二锥齿轮13,所述第一锥齿轮12与第二锥齿轮13相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13一侧固定设有第二往复丝杆14,所述第二往复丝杆14外部设有第二轴承座15,所述第二轴承座15与第二往复丝杆14通过滚珠螺母副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座15 底部固定设有连接板16,所述连接板16一侧固定设有连接杆17,所述连接杆 17与连接板16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车配件用生产加工模具,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加工机构,所述加工机构延伸出箱体(1)外部;所述加工机构包括第一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2)固定设于箱体(1)顶部,所述第一电机(2)通过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3),所述转动杆(3)设于箱体(1)顶部并延伸入箱体(1)内部,所述转动杆(3)底部设有第一往复丝杆(4),所述箱体(1)内部固定设有支撑板(5),所述第一往复丝杆(4)与支撑板(5)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一往复丝杆(4)外部设有第一轴承座(6),所述第一轴承座(6)与第一往复丝杆(4)通过滚珠螺母副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座(6)外部固定设有移动板(7),所述移动板(7)设于支撑板(5)底部,所述移动板(7)顶部固定设有两个竖板(8),两个所述竖板(8)均贯穿支撑板(5),所述竖板(8)一侧设有斜板(9),所述斜板(9)与竖板(8)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所述斜板(9)底端与支撑板(5)顶部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所述斜板(9)一侧固定设有打磨片(10);所述转动杆(3)外部设有套筒(11),所述套筒(11)与转动杆(3)通过单向轴承连接,所述套筒(11)外部固定设有第一锥齿轮(12),所述第一锥齿轮(12)一侧设有第二锥齿轮(13),所述第一锥齿轮(12)与第二锥齿轮(13)相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13)一侧固定设有第二往复丝杆(14),所述第二往复丝杆(14)外部设有第二轴承座(15),所述第二轴承座(15)与第二往复丝杆(14)通过滚珠螺母副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座(15)底部固定设有连接板(16),所述连接板(16)一侧固定设有连接杆(17),所述连接杆(17)与连接板(16)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连接杆(17)一侧固定设有衔接板(18),所述衔接板(18)一侧设有两个固定组件,所述加工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夫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宁悦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