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纳米流体液滴凝固的堆叠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7143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纳米流体液滴凝固的堆叠成型装置,包括注射单元和低温台,低温台包括循环冷却装置以及设于循环冷却装置上的承载底板,所述循环冷却装置内循环通入冷却液工质,使所述承载底板处于低温状态。利用纳米流体液滴凝固过程中的特征形变,在凝固液滴顶部产生平台结构,利用堆叠原理一次成型制备大高径比的圆柱或塔形结构。纳米流体液滴的堆叠结构稳定可控,精确度更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液滴凝固顶面形成平台,便于继续在其上精确堆叠液滴,在纳米流体液滴凝固后,其顶面光滑,形状可以被控制,减小堆叠凝固后的孔隙率,适用于金属和多聚物基三维打印和焊锡工艺。金属和多聚物基三维打印和焊锡工艺。金属和多聚物基三维打印和焊锡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纳米流体液滴凝固的堆叠成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液滴凝固成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纳米流体液滴凝固的堆叠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纳米流体通常指悬浮纳米级固体粒子的液体,体积小,重量轻,导热性很好。广泛应用于能源、化工、材料领域。传统三维打印技术在进行线状零件加工时,往往由于材料限制,结构脆弱,无法长时间维持,不能在工业过程中使用。或者在堆叠柱状结构时,表面也比较粗糙。使用常规液滴进行凝固堆叠会受到以下限制:1)单液滴受表面张力的影响为球状,不增加外部条件下,凝固后也是单一的球状。2)在球状凝固液滴表面继续滴加液滴,过冷度足够,假设其不会滚落,也无法准确确定滴落位置,即使凝固后也会产生空隙,影响了材料机械强度和气密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纳米流体液滴凝固的堆叠成型装置。
[0004]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基于纳米流体液滴凝固的堆叠成型装置,包括用于滴加液滴的注射单元和用于液滴凝固的低温台,所述低温台包括设有制冷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纳米流体液滴凝固的堆叠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滴加液滴的注射单元和用于液滴凝固的低温台,所述低温台包括设有制冷工质入口及制冷工质出口的循环冷却装置,以及设于所述循环冷却装置上的承载底板,所述循环冷却装置内循环通入冷却液工质,使所述承载底板处于低温状态;所述承载底板为导热材料制得;所述承载底板为光滑铜片,用导热胶固定于循环冷却装置顶部;所述承载底板连接温控仪,并通过温控仪控制温度;所述注射单元连接在移动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玉刚汤海波黄承志王东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