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假缝线零件、制造方法、制造设备及内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94491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1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维假缝线零件、制造方法、制造设备及内饰系统。其中,所述三维假缝线零件的制造方法包括:S1.采用二维假缝线零件为基体层;S2.采用喷头沿着喷涂路径将物料喷涂至所述二维假缝线零件的假缝线,在所述假缝线上形成附加层;其中,所述附加层的颜色与所述基体层的颜色不同。所述三维假缝线零件包括基体层,所述基体层包括二维假缝线零件,以及附加层,所述附加层位于所述二维假缝线零件的假缝线上,其中,所述附加层的颜色与所述基体层不同。层不同。层不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维假缝线零件、制造方法、制造设备及内饰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内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维假缝线零件、制造方法、制造设备及内饰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内饰系统中,以车辆内饰系统为例,采用真皮表面的内饰部件,会给使用者以良好的观感以及舒适的体验,在很多豪华型汽车中广泛使用,真皮表面的缝线也被认为是真皮内饰的做工是否优良的重要标准。
[0003]但是,采用真皮的成本较高,为降低成本,车辆中更多的是采用塑料材料作为内饰的表面。例如采用阴模真空成型及模内压纹(Inner Mold Grain,IMG)工艺,采用刻有皮纹图案的阴模,将光滑的膜料在模内成型出内饰件形状的带皮纹的表皮,或者在成型出带皮纹的表皮后在机器的同一工位将该表皮真空吸附在基材上,从而生产出所需的产品。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的类型的工艺,例如搪塑工艺。IMG可以使用较为环保的TOP和PP材料,搪塑则一般使用PVC材料。
[0004]为了进一步提高塑料表面的内饰的观感,采用IMG或者搪塑工艺得到的内饰零件也会带有类似缝线形状的假缝线,但是IMG或者搪塑工艺得到的假缝线,由于假缝线的颜色与零件的颜色一致,给消费者的观感是假缝线与零件是二维的,零件并不具备缝线,即采用IMG或者搪塑工艺只能得二维观感效果的假缝线零件,消费者一眼看去即可分辨出二维观感效果的假缝线零件为塑料表面,使消费者产生廉价感的不良体验。
[0005]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采用的手段通常是在采用塑料表皮取代真皮的同时,在塑料表皮上手工缝线,即采用塑料表皮加上人工缝合的真缝线的方案,如此虽然提升了消费者的观感,但是进行人工缝合费工费时,导致产品的成本升高。
[0006]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三维假缝线零件、制造方法、制造设备及内饰系统,使得消费者对于假缝线零件的观感提升,从而优化消费者对于内饰系统的使用体验,同时降低假缝线零件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维假缝线零件的制造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三维假缝线零件。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内饰系统。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三维假缝线零件的制造设备。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的一种三维假缝线零件的制造方法,包括:
[0012]S1.采用二维假缝线零件为基体层;
[0013]S2.在所述二维假缝线零件的假缝线上叠加形成附加层,其中,所述附加层的颜色与所述基体层的颜色不同。
[0014]在所述制造方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所述S2中,采用喷头沿着喷涂路径将
物料喷涂至所述二维假缝线零件的假缝线,在所述假缝线上叠加形成附加层;其中,所述附加层的颜色与所述基体层的颜色不同。
[0015]在所述制造方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S2还包括,
[0016]S21.根据所述假缝线的路径得到对所述假缝线进行扫描的扫描路径;
[0017]S22.沿所述扫描路径对所述假缝线进行扫描,识别所述假缝线在所述二维假缝线零件的位置以及需要喷涂附加层的区域,得到所述喷头的喷涂路径。
[0018]在所述制造方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所述S1中,通过阴模真空成型及模内压纹工艺或者搪塑工艺得到所述二维假缝线零件。
[0019]在所述制造方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还包括:S3.对所述附加层进行加热固化或者紫外固化。
[0020]在所述制造方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所述S2中,采用喷头沿着喷涂路径将物料喷涂至模具形成物料层,接着采用所述模具进行真空成型及模内压纹工艺或者搪塑工艺,将所述物料层在所述二维假缝线零件的假缝线上叠加形成附加层。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的一种三维假缝线零件,包括:基体层,所述基体层包括二维假缝线零件;以及附加层,所述附加层叠加于所述二维假缝线零件的假缝线上;其中,所述附加层的颜色与所述基体层不同。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的一种内饰系统,包括如以上所述的三维假缝线零件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的一种三维假缝线零件的制造设备,包括:喷头,所述喷头沿喷涂路径移动将物料喷涂至二维假缝线零件的假缝线或者模具上;位移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喷头移动;以及控制器,用于生成所述喷涂路径以及控制位移机构移动。
[0024]在所述制造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扫描头,所述扫描头用于沿扫描路径扫描所述假缝线,输出扫描结果至所述控制部;所述位移机构还用于带动所述扫描头移动,所述控制部还用于控制所述位移机构沿所述扫描路径带动所述扫描头,根据所述扫描结果识别所述假缝线在所述二维假缝线零件的位置以及需要喷涂附加层的区域,计算得到所述喷头的喷涂路径,以及控制所述位移机构沿所述喷涂路径带动所述喷头将物料喷涂至二维假缝线零件的假缝线上,或者喷涂至制造所述二维假缝线零件的模具的内表面。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在二维假缝线零件的假缝线上喷涂叠加不同颜色的附加层,使得假缝线具有三维的观感效果,制成一种三维假缝线零件,使得消费者对于假缝线零件的观感提升,从而优化消费者对于内饰系统的使用体验。相对于真皮的内饰零件以及塑料表皮加上人工缝合真缝线的内饰零件而言,采用本案的三维假缝线零件取得与以上两者接近的高档的观感,并且大幅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2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0027]图1为根据本案的制造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框图;
[0028]图2为根据本案的制造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框图;
[0029]图3A为根据本案的制造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二维假缝线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B为根据本案的制造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沿扫描路径对假缝线进行扫描的过
程示意图。
[0031]图3C为根据本案的制造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喷头沿着喷涂路径将物料喷涂至假缝线的过程示意图。
[0032]图3D为根据图3C的A-A截面剖视示意图。
[0033]图4为根据本案的制造设备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框图。
[0034]附图标记:
[0035]10-二维假缝线零件
[0036]100-三维假缝线零件
[0037]1000-三维假缝线零件的制造设备
[0038]1-假缝线
[0039]11-塑料表皮
[0040]2-附加层
[0041]20-扫描头
[0042]30-喷头
[0043]40-位移机构
[0044]5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假缝线零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采用二维假缝线零件为基体层;S2.在所述二维假缝线零件的假缝线上叠加形成附加层,其中,所述附加层的颜色与所述基体层的颜色不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中,采用喷头沿着喷涂路径将物料喷涂至所述二维假缝线零件的假缝线,在所述假缝线上叠加形成附加层;其中,所述附加层的颜色与所述基体层的颜色不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还包括,S21.根据所述假缝线的路径得到对所述假缝线进行扫描的扫描路径;S22.沿所述扫描路径对所述假缝线进行扫描,识别所述假缝线在所述二维假缝线零件的位置以及需要喷涂附加层的区域,得到所述喷头的喷涂路径。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中,通过阴模真空成型及模内压纹工艺或者搪塑工艺得到所述二维假缝线零件。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S3.对所述附加层进行加热固化或者紫外固化。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中,采用喷头沿着喷涂路径将物料喷涂至模具形成物料层,接着采用所述模具进行真空成型及模内压纹工艺或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宇居佳运
申请(专利权)人:佛吉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