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浮沉子原理和温控气压法的潜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7002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浮沉子原理和温控气压法的潜水器,包括壳体、控制系统、电池、配重、气动门、气动门控制器、信号发射接收器、湿度传感器、姿态传感器、温度控制器和螺旋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潜水器易于操作,能够在水域中指定深度稳定悬浮,可以根据实际测量深度的需要设计不同的结构,添加不同的科研模块对装置进行调整,使得该装置更加符合实际需求,减少了能量损耗和臃肿的结构,使成本大大降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浮沉子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潜水器装置中,借助浮沉子原理和温控气压法实现对潜水器浮潜控制,通过简单有效的负反馈算法机制消除了海洋中不稳定暗流以及洋流兴波等对潜水器的影响,实现对潜水器潜水深度和工作区域的精确控制。域的精确控制。域的精确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浮沉子原理和温控气压法的潜水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潜水器,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浮沉子原理和温控气压法的潜水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潜水器的技术越来越成熟,然而,现有的潜水器主要采用无动力方式进行下潜和上浮,第一种是通过加载下潜压铁和抛除上浮压铁的方式实现快速下潜和上浮,由于潜水器的组成和结构各不相同,航行的水域的环境也不相同,精确计算不同航行深度配平量很困难,需要在实验前针对不同的下潜深度进行配平,导致无人艇在下潜和上浮的实施周期长,耗费的成本也较大。第二种是抽水/排水法的原理,但是这种装置的机构体积较大,结构复杂,而且在深水区排水时要克服高水压做工,耗费的成本较高。因此针对无人艇下潜和上浮的装置存在的问题,希望能设计一种更为简单低成本且能够精确控制的潜水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浮沉子原理和温控气压法的潜水器,包括壳体、控制系统、电池、配重、气动门、气动门控制器、信号发射接收器、湿度传感器、姿态传感器、温度控制器和螺旋桨;所述的壳体为蛋壳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浮沉子原理和温控气压法的潜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控制系统、电池、配重、气动门、气动门控制器、信号发射接收器、湿度传感器、姿态传感器、温度控制器和螺旋桨;所述的壳体为蛋壳形,壳体内上部设有空气舱,下部设有控制舱,壳体底部设有进水口,空气舱与控制舱之间设有隔板,隔板中部设有向下的通水管,空气舱通过通水管与进水口连通;控制系统和电池分别设在控制舱内,配重设在控制舱底部;进水口处设有气动门,气动门与气动门控制器相连,气动门控制器设在控制舱内,通过线路与控制系统相连;信号发射接收器、湿度传感器和姿态传感器设在壳体顶部,通过线路与控制系统相连;温度控制器设在空气舱内,通过线路与控制系统相连,所述的温度控制器包括温控板、内部温度传感器;壳体外表面周圈设有数个均匀分布的螺旋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浮沉子原理和温控气压法的潜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外表面沿壳体中部周圈设有四组螺旋桨,四组螺旋桨呈十字形均匀分布,每组螺旋桨分别包括螺旋桨电机和螺旋桨叶片,螺旋桨电机通过线路与控制系统相连,螺旋桨叶片与螺旋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守文邓子豪苏清萍唐瑨岚易维云王赞昆朱柏荣张昊雯吴豪王崇百戴奇轩李竹郑佩琳郭莹段彬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