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李箱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物夹头、连接部以及活动物夹头;固定物夹头包括第一U型夹、第一活动夹板以及第一螺杆,第一U型夹包括一对第一夹板以及一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连接在一对第一夹板之间,第一活动夹板平行设置在第一夹板之间,第一螺杆穿过一侧第一夹板,末端和第一活动夹板连接,旋转第一螺杆,实现夹紧固定物;连接部连接在固定物夹头和活动物夹头之间,活动物夹头和固定物夹头可绕连接部轴线旋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固定物夹头可以夹紧在公交车座椅上,活动物夹头可以夹紧行李箱拉杆或者夹紧在雨伞伞柄上,解决了车上的行李箱乱跑和雨伞无处安放的问题;本装置属于小型机构,小巧便于携带。小巧便于携带。小巧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李箱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公交车上辅助
,具体涉及一种行李箱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公交车中乘客携带的大件行李箱往往在手中抓牢,又累又不方便,无任何固定装置放在车厢中。现在公交车辆增加,公交车运行工况复杂,常常出现紧急制动的现象,再加上人们坐车玩手机的情况越来越多,只顾在车上玩手机,无法管好行李箱,导致行李箱在车厢内到处乱跑乱撞的现象时有发生,具有一定的危险因素。
[0003]为了避免此类状况接连发生,我们设计了此款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目前的不足,提出一种行李箱固定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行李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物夹头、连接部以及活动物夹头;
[0007]所述固定物夹头包括第一U型夹、第一活动夹板以及第一螺杆,所述第一U型夹包括一对第一夹板以及一第一连接板,一对所述第一夹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在一对所述第一夹板之间,所述第一活动夹板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板之间,所述第一螺杆穿过一侧所述第一夹板,末端和所述第一活动夹板连接,旋转所述第一螺杆,所述第一活动夹板移动,改变与另一侧所述第一夹板距离,实现夹紧固定物;
[0008]所述连接部连接在所述固定物夹头和所述活动物夹头之间,所述活动物夹头和所述固定物夹头可绕所述连接部轴线旋转。
[0009]优选地,所述活动物夹头包括第二U型夹、第二活动夹板以及第二螺杆,所述第二U型夹包括一对第二夹板以及一第二连接板,一对所述第二夹板对称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在一对所述第二夹板之间,所述第二活动夹板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板之间,所述第二螺杆穿过一侧所述第二夹板,末端和所述第二活动夹板连接,旋转所述第二螺杆,所述第二活动夹板移动,改变与另一侧所述第二夹板距离,实现夹紧活动物。
[0010]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二连接块之间的旋转轴,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第二活动夹板呈矩形,所述第二活动夹板背面和所述第二螺杆连接,所述第二活动夹板前面呈弧形。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所述第二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通过角铁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角铁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两侧均向外伸出一长固定脚及一短固定脚,两侧所述长固定脚之间和短固定脚之间为对角设置,所述长固定脚折弯后贴附在所述第一连接块或第二连接块侧面上,所述短固定脚贴附在所述第一连接板或第二连接板上。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上设旋转轮。
[0015]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结构简单,利用两个夹头,固定物夹头可以夹紧在公交车座椅上,活动物夹头可以夹紧行李箱拉杆或者夹紧在雨伞伞柄上,将公交车座位靠背和行李箱或者雨伞紧密连接起来,形成相对固定,解决了车上的行李箱乱跑和雨伞无处安放的问题;本装置属于小型机构,小巧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角铁示意图。
[0019]图中:
[0020]1、固定物夹头,11、第一夹板,12、第一连接板,2、第一螺杆,3、第一活动夹板,4、旋转轮,5、连接部,51、第一连接块,52、旋转轴,53、第二连接块,6、角铁,61、长固定脚,62、短固定脚,63、主体,7、活动物夹头,71、第二夹板,72、第二连接板,8、第二螺杆,9、第二活动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2]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行李箱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物夹头、连接部5以及活动物夹头,连接部5连接在固定物夹头和活动物夹头之间,活动物夹头和固定物夹头可绕连接部5轴线旋转。利用两个夹头,固定物夹头可以夹紧在公交车座椅上,活动物夹头可以夹紧行李箱拉杆或者夹紧在雨伞伞柄上,将公交车座位靠背和行李箱或者雨伞紧密连接起来,具有自适应角度的功能,适应不同角度的椅子的靠背,固定物夹头和活动物夹头可以旋转,方便夹持。
[0023]固定物夹头包括第一U型夹1、第一活动夹板3以及第一螺杆2,第一U型夹1包括一对第一夹板11以及一第一连接板12,一对第一夹板11对称设置,第一连接板12连接在一对第一夹板11之间,第一活动夹板3平行设置在第一夹板11之间,第一螺杆2穿过一侧第一夹板11,末端和第一活动夹板3连接,旋转第一螺杆2,第一活动夹板3移动,改变与另一侧第一夹板11距离,实现夹紧固定物,固定物为公交车座椅,夹紧时,公交车座椅边放置在一侧的第一夹板11和第一活动夹板3之间,转动第一螺杆2,带动第一活动夹板3向第一夹板11处移动,进而夹紧公交车座椅。
[0024]活动物夹头包括第二U型夹7、第二活动夹板9以及第二螺杆8,第二U型夹7包括一对第二夹板71以及一第二连接板72,一对第二夹板71对称设置,第二连接板72连接在一对第二夹板71之间,第二活动夹板9平行设置在第二夹板71之间,第二螺杆8穿过一侧第二夹板71,末端和第二活动夹板9连接,旋转第二螺杆8,第二活动夹板9移动,改变与另一侧第二夹板71距离,实现夹紧活动物,活动物可以是行李箱,也可以是雨伞等在公交车上难以固定的物品,夹紧时,行李箱拉杆或者伞柄放在一侧第二夹板71和第二活动夹板9之间,转动第二螺杆8,带动第二活动夹板9向第二夹板71处移动,进而夹紧拉杆或者伞柄。
[0025]第二活动夹板9呈矩形,第二活动夹板9背面和第二螺杆8连接,第二活动夹板9前
面呈弧形,行李箱拉杆和伞柄均为柱形结构,弧形的前面能和拉杆或者伞柄侧面实现更好的接触。
[0026]连接部5包括第一连接块51、第二连接块53以及连接在第一、二连接块之间的旋转轴52,第一连接块51和第一连接板12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块53和第二连接板72固定连接。
[0027]结合图2所示,第一连接块51和第一连接板12之间、第二连接块53和第二连接板72之间通过角铁6连接。角铁6包括主体63,主体63两侧均向外伸出一长固定脚61及一短固定脚62,两侧长固定脚61之间和短固定脚62之间为对角设置,长固定脚61折弯后贴附在第一连接块51或第二连接块53侧面上,短固定脚62贴附在第一连接板12或第二连接板72上。长固定脚61固定在第一连接块51或者第二连接块53两侧上,而且同一角铁5上的长固定脚61对角设置,连接效果更好;同理的,同一块角铁6上的短固定脚62固定在第一连接板12或者第二连接板72上,连接效果好。
[0028]第一螺杆2和第二螺杆8上设旋转轮4,在旋转第一螺杆2或者第二螺杆8时,手握旋转轮4进行旋转,更便于施力。
[0029]以上所述均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李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物夹头、连接部以及活动物夹头;所述固定物夹头包括第一U型夹、第一活动夹板以及第一螺杆,所述第一U型夹包括一对第一夹板以及一第一连接板,一对所述第一夹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在一对所述第一夹板之间,所述第一活动夹板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板之间,所述第一螺杆穿过一侧所述第一夹板,末端和所述第一活动夹板连接,旋转所述第一螺杆,所述第一活动夹板移动,改变与另一侧所述第一夹板距离,实现夹紧固定物;所述连接部连接在所述固定物夹头和所述活动物夹头之间,所述活动物夹头和所述固定物夹头可绕所述连接部轴线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李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物夹头包括第二U型夹、第二活动夹板以及第二螺杆,所述第二U型夹包括一对第二夹板以及一第二连接板,一对所述第二夹板对称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在一对所述第二夹板之间,所述第二活动夹板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板之间,所述第二螺杆穿过一侧所述第二夹板,末端和所述第二活动夹板连接,旋转所述第二螺杆,所述第二活动夹板移动,改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莉,王泽,周怡琳,封玲,曹永刚,黄鸣暤,邹一明,樊文雨,李想,张正林,付文京,韦逸凡,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