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交联电缆熔接智能硫化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46881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交联电缆熔接智能硫化控制系统,包括带有箱盖的机箱,所述机箱顶面设置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上一侧设置电源插座、温度传感器接口、加热输出接口以及与加热输出接口相对应的操作按钮,另一侧设置漏电保护开关和人机交互屏;所述机箱内设置微电脑单片机和固态继电器;所述电源插座、温度传感器接口、加热输出接口、操作按钮、漏电保护开关、人机交互屏和固态继电器均与微电脑单片机连接,本系统体积轻巧、便于携带、能够满足狭小空间内施工的要求、能够对交联硫化过程实现自动控制。实现自动控制。实现自动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交联电缆熔接智能硫化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交联电缆熔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交联电缆熔接智能硫化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交联电缆熔接接头的应用日趋广泛,该工艺通过导体熔接、内屏蔽层、绝缘层、外屏蔽层的逐层修复,使其恢复电缆本体结构,该技术避免了传统预制式电缆附件和电缆绝缘接触面所产生的活动界面,避免产生间隙放电,同时防水防潮效果得到显著提高。该工艺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是导体熔接、绝缘层恢复和绝缘材料的交联硫化,导体熔接和绝缘层恢复使其复原了电缆的物理结构,绝缘材料的交联硫化过程需要让绝缘材料的分子结构发生化学反应,由竖状结构变为网状结构,同时让其与原电缆已经交联的绝缘层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最终形成热稳定性能良好的绝缘本体,均匀电场,耐受线路中通过的高电压。
[0003]绝缘材料的交联硫化过程作为熔接接头施工中一个关键的环节,目前存在的问题是:
[0004]第一:传统型工艺硫化设备体积笨重,不便携带,在地下井道或电缆沟中施工甚至无法进入;
[0005]第二:设备智能化不高,硫化温度控制不精确,交联硫化时间不能受系统自动控制,最后施工出来的产品带有隐患,带病运行容易造成线路击穿事故。
[0006]中国专利CN210379715U公开了一种制作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熔接接头的控温设备,该专利通过PID温控表来控制继电器的开关,从而控制热电阻是否工作加热,可通过PID温控表来监测热电阻的加热温度,实现温度控制,可通过主控板来控制PID温控表,对PID温控表进行读取和修改,并且还能实时监测PID温控表的温度反馈数据,形成闭环的温控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体积轻巧、便于携带、能够满足狭小空间内施工的要求、能够对交联硫化过程实现自动控制的一种便携式交联电缆熔接智能硫化控制系统。
[0008]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便携式交联电缆熔接智能硫化控制系统,包括带有箱盖的机箱,所述机箱顶面设置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上一侧设置电源插座、温度传感器接口、加热输出接口以及与加热输出接口相对应的操作按钮,另一侧设置漏电保护开关和人机交互屏;所述机箱内设置微电脑单片机和固态继电器;所述电源插座、温度传感器接口、加热输出接口、操作按钮、漏电保护开关、人机交互屏和固态继电器均与微电脑单片机连接。
[0010]作为优选,所述温度传感器接口设置三个,分别为温度传感器接口A、温度传感器
接口B和温度传感器接口C;三个所述温度传感器接口依次水平分布排列。
[0011]作为优选,所述加热输出接口设置三个,分别为加热输出接口A、加热输出接口B和加热输出接口C;三个所述加热输出接口依次水平分布排列。
[0012]作为优选,所述操作按钮设置三个,分别为操作按钮A、操作按钮B和操作按钮C;三个所述操作按钮依次水平分布排列,所述操作按钮位于温度传感器接口和加热输出接口之间。
[0013]作为优选,所述温度传感器接口与温度传感器连接。
[0014]作为优选,所述加热输出接口与电加热带连接。
[0015]作为优选,所述温度传感器接口与操作按钮之间还设置与操作按钮相匹配的操作指示铭牌。
[0016]作为优选,所述加热输出接口下方还设置与加热输出接口相对应的加热指示灯,所述加热指示灯与微电脑单片机连接。
[0017]作为优选,所述机箱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三者之和不超过130cm,所述机箱的体积不超过0.03立方米。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第一:体积轻巧、便于携带、满足狭小空间内施工的要求;
[0020]第二:能够对交联硫化过程实现自动控制。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立体图。
[0023]图中:10是机箱、11是箱盖、12是操作面板、20是电源插座、30是温度传感器接口、40是加热输出接口、50是操作按钮、60是漏电保护开关、70是人机交互屏、80是操作指示铭牌、90是加热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5]一种便携式交联电缆熔接智能硫化控制系统,包括带有箱盖11的机箱10,所述机箱10顶面设置操作面板12,所述操作面板12上一侧设置电源插座20、温度传感器接口30、加热输出接口40以及与加热输出接口40相对应的操作按钮50,另一侧设置漏电保护开关60和人机交互屏70;所述机箱10内设置微电脑单片机(图中未画出)和固态继电器(图中未画出);所述电源插座20、温度传感器接口30、加热输出接口40、操作按钮50、漏电保护开关60、人机交互屏70和固态继电器均与微电脑单片机连接;所述固态继电器和微电脑单片机,均可从市场上购买到,此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0026]本控制系统采用220V市电供电,由电源插座20引入,通过漏电保护开关60控制后为整个系统供电。
[0027]所述箱盖11和机箱10优选采用铝合金材质。
[0028]所述人机交互屏70用于工艺参数设定及实时工作状态的显示,工艺参数设定后传输至微电脑单片机。
[0029]作为优选,所述温度传感器接口30设置三个,分别为温度传感器接口A、温度传感器接口B和温度传感器接口C;三个所述温度传感器接口30依次水平分布排列,所述温度传感器接口30与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到,此为现有技术,推荐采用PT100型温度传感器,温度上限推荐为400度,所述温度传感器接口30采用卡扣式易插拔快速插头,便于施工时快速连接。
[0030]作为优选,所述加热输出接口40设置三个,分别为加热输出接口A、加热输出接口B和加热输出接口C;三个所述加热输出接口40依次水平分布排列,所述加热输出接口40与电加热带连接;所述电加热带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到,此为现有技术,推荐采用硅橡胶电加热带或玻璃纤维电加热带,推荐电加热带耐温选用200度或400度,所述加热输出接口40采用卡扣式易插拔快速插头,便于施工时快速连接。
[0031]作为优选,所述操作按钮50设置三个,分别为操作按钮A、操作按钮B和操作按钮C;三个所述操作按钮50依次水平分布排列,所述操作按钮50位于温度传感器接口30和加热输出接口40之间,操作按钮50控制加热输出接口40的接通与否。
[0032]启动信号可以通过操作按钮50物理操作,也可通过人机交互屏70里面的备用操作界面进行操作。
[0033]作为优选,所述温度传感器接口30与操作按钮50之间还设置与操作按钮50相匹配的操作指示铭牌80。
[0034]作为优选,所述加热输出接口40下方还设置与加热输出接口40相对应的加热指示灯90,所述加热指示灯90与微电脑单片机连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交联电缆熔接智能硫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箱盖(11)的机箱(10),所述机箱(10)顶面设置操作面板(12),所述操作面板(12)上一侧设置电源插座(20)、温度传感器接口(30)、加热输出接口(40)以及与加热输出接口(40)相对应的操作按钮(50),另一侧设置漏电保护开关(60)和人机交互屏(70);所述机箱(10)内设置微电脑单片机和固态继电器;所述电源插座(20)、温度传感器接口(30)、加热输出接口(40)、操作按钮(50)、漏电保护开关(60)、人机交互屏(70)和固态继电器均与微电脑单片机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交联电缆熔接智能硫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接口(30)设置三个,分别为温度传感器接口A、温度传感器接口B和温度传感器接口C;三个所述温度传感器接口(30)依次水平分布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交联电缆熔接智能硫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输出接口(40)设置三个,分别为加热输出接口A、加热输出接口B和加热输出接口C;三个所述加热输出接口(40)依次水平分布排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交联电缆熔接智能硫化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勇胡勇谢娟谢传龙
申请(专利权)人:凯斯德智能输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