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6739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抛光打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抛光装置。该抛光装置包括架体、载台、抛光系统以及转移系统。其中,载台和抛光系统设置在架体上,载台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载台和第二载台,第一载台和第二载台中的一个用于容纳未抛光的工件,另一个用于容纳已抛光的工件,载台能相对架体旋转,抛光系统用于对工件进行抛光,转移系统能够在载台和抛光系统之间转移工件。当工件的一面完成抛光后,通过旋转载台并互换第一载台和第二载台的位置,使第二载台上的工件的另一个待抛光面设置在能够被上料并进行抛光的第二载台上,避免额外增加一个中转载台,同时减少抛光装置的占用空间,且提高抛光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且提高抛光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且提高抛光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抛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抛光打磨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近年消费电子行业发展迅速,为了追求更高的操作体验和美观度,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的玻璃盖板(前盖或后盖)造型设计已逐渐丰富起来,从2D玻璃盖板到2.5D玻璃盖板再到3D玻璃盖板,从矩形玻璃到各种异形玻璃盖板的出现,都要求手机、穿戴手表类电子产品外观品质极高(达到镜面效果),因此如何提高玻璃抛光产能及品质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成为企业面临的难点。
[0003]现有技术中常用一种抛光装置,该抛光装置包括载台和抛光机构,其中载台用于承载未抛光的工件和已抛光的工件,未抛光的工件包括两个待抛光表面。但受限于自动化程度,当抛光装置完成一个抛光面后,一般仍需一个中转载台用于将已抛光的工件转移,抛光装置占用空间大,且存在工件的上料和下料效力低等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亟待提供一种抛光装置,解决占用空间大、上料和下料生产效率低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抛光装置,以达到节约空间、提高上料和下料效率的效果。
[000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抛光装置,包括:
[0008]架体;
[0009]载台,设置在所述架体上,所述载台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载台和第二载台,所述第一载台和第二载台中的一个被配置为容纳未抛光的工件,另一个被配置为容纳已抛光的所述工件,所述载台能相对所述架体旋转;
[0010]抛光系统,设置在所述架体上,所述抛光系统被配置为对所述工件进行抛光;以及
[0011]转移系统,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载台和所述抛光系统之间转移所述工件。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载台和所述第二载台均包括承载组件和载台架,所述承载组件设置在所述载台架上,所述承载组件包括:
[0013]承载支架;
[0014]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承载支架上;以及
[0015]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在所述承载支架上的限位件,所述限位组件和所述支撑组件共同围成能够承载所述工件的承载空间,两个所述限位件之间的相对距离可调。
[00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抛光系统包括:
[0017]抛光机构,包括抛光组件和抛光驱动组件,所述抛光驱动组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抛光组件旋转;
[0018]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能够承载所述工件靠近所述抛光机构,以使所述抛光组件对所述工件进行打磨。
[001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抛光驱动组件包括:
[0020]抛光主动轮;
[0021]抛光皮带和两个抛光从动轮,每个所述抛光从动轮与一个所述抛光组件同轴连接,两个所述抛光从动轮沿Y方向间隔设置且与所述架体枢接,所述抛光皮带绕设于所述抛光主动轮和对应的两个所述抛光从动轮上;以及
[0022]抛光驱动件,所述抛光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抛光主动轮连接,所述抛光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抛光主动轮转动。
[002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抛光驱动组件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抛光驱动组件沿Y方向间隔设置。
[002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抛光组件包括:
[0025]抛光轮,所述抛光轮上设置有向内呈锥度凹陷形成的抛光锥面。
[002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抛光组件还包括:
[0027]抛光皮,设置在所述抛光锥面上。
[002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抛光机构还包括:
[0029]冷却组件,被配置为对所述抛光组件降温冷却。
[003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送料机构包括:
[0031]送料组件,所述送料组件用于吸附所述工件;以及
[0032]进给驱动件,设置在所述架体上,所述进给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送料组件连接,以驱动所述送料组件靠近或远离所述抛光组件。
[003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送料机构还包括:
[0034]对位组件,所述对位组件设置在所述抛光组件和所述送料组件之间,所述对位组件被配置为使所述抛光组件和所述送料组件的中心对正。
[003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对位组件包括:
[0036]对位件,所述对位件上开设有对位槽,所述对位槽的槽壁能够与所述送料组件的外壁相贴合;以及
[0037]对位驱动件,所述对位驱动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对位件沿Z方向运动。
[003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移系统包括:
[0039]旋转运动机构,所述旋转运动机构能够抓取工件;
[0040]Z向运动机构,所述Z向运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旋转运动机构相连接,以驱动所述旋转运动机构沿Z方向运动;以及
[0041]X向运动机构,与所述Z向运动机构的输出端相连接,以通过所述Z向运动机构驱动所述旋转运动机构沿X方向运动;
[0042]所述X方向和所述Z方向相互垂直。
[004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抛光装置还包括:
[0044]Y向运动机构,所述载台设置在所述Y向运动机构的输出端,所述Y向运动机构能够
驱动所述载台沿Y方向运动,所述X方向、所述Y方向及所述Z方向两两相互垂直。
[004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Y向运动机构包括:
[0046]Y向安装架,用于承载所述载台;
[0047]Y向驱动件,所述Y向驱动件设置在所述架体上;
[0048]Y向丝杠螺母组件,包括Y向丝杠和套设在所述Y向丝杠外的Y向螺母,所述Y向丝杠沿所述Y方向延伸并与所述架体枢接,所述Y向螺母设置在所述Y向安装架上。
[004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50]本技术提供一种抛光装置,该抛光装置包括架体、载台、抛光系统以及转移系统。当工件的一面完成抛光后,通过旋转载台并互换第一载台和第二载台的位置,使第二载台上的工件的另一个待抛光面设置在能够被上料并进行抛光的第二载台上,第一载台和第二载台自动旋转和互换位置,避免额外增加一个中转载台,同时减少抛光装置的占用空间,且提高抛光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5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5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抛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005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抛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005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载台的结构示意图;
[005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承载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56]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载台(2),设置在所述架体(1)上,所述载台(2)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载台(201)和第二载台(202),所述第一载台(201)和所述第二载台(202)中的一个被配置为容纳未抛光的工件,另一个被配置为容纳已抛光的所述工件,所述载台(2)能相对所述架体(1)旋转;抛光系统,设置在所述架体(1)上,所述抛光系统被配置为对所述工件进行抛光;以及转移系统(4),被配置为在所述载台(2)和所述抛光系统之间转移所述工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台(201)和所述第二载台(202)均包括承载组件和载台架(24),所述承载组件设置在所述载台架(24)上,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承载支架(21);支撑组件(22),包括至少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支撑件(221),所述支撑件(221)设置在所述承载支架(21)上;以及限位组件(23),所述限位组件(23)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在所述承载支架(21)上的限位件(231),所述限位组件(23)和所述支撑组件(22)共同围成能够承载所述工件的承载空间,两个所述限位件(231)之间的相对距离可调。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系统包括:抛光机构(3),包括抛光组件(31)和抛光驱动组件(32),所述抛光驱动组件(32)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抛光组件(31)旋转;送料机构(5),所述送料机构(5)能够承载所述工件靠近所述抛光机构(3),以使所述抛光组件(31)对所述工件进行打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驱动组件(32)包括:抛光主动轮(321);抛光皮带(323)和两个抛光从动轮(322),每个所述抛光从动轮(322)与一个所述抛光组件(31)同轴连接,两个所述抛光从动轮(322)沿Y方向间隔设置且与所述架体(1)枢接,所述抛光皮带(323)绕设于所述抛光主动轮(321)和对应的两个所述抛光从动轮(322)上;以及抛光驱动件(324),所述抛光驱动件(324)的输出端与所述抛光主动轮(321)连接,所述抛光驱动件(324)能够驱动所述抛光主动轮(321)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驱动组件(32)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抛光驱动组件(32)沿Y方向间隔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组件(31)包括:抛光轮(311),所述抛光轮(311)上设置有向内呈锥度凹陷形成的抛光锥面(311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抛光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杰
申请(专利权)人:意力广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