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针及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3714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探针及连接器,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探针包括外针套、内针套、针体和弹性件;外针套具有沿轴线方向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内针套由第一端插设于外针套内,内针套与外针套相接触;内针套具有沿轴线方向的第三端和第四端;针体由第三端插设于内针套内,并与内针套滑动接触;针体具有沿轴线方向的第五端和第六端,第五端的端面向内凹陷形成凹陷部;弹性件设于内针套内,并连接于第六端与第四端之间,弹性件被配置为使针体始终具有滑出内针套的运动趋势。连接器包括基体和上述的探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连接器上的探针不能与公座的公针顺利接触及接触后稳定性差,最终导致信号不能稳定输出,影响产品测试正常进行的问题。行的问题。行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探针及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连接器
,尤其涉及一种探针及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在电路板的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外接连接器对产品进行功能测试,电路板上配置有公座,而外接连接器作为母座;连接器上设置探针,用于与公座的公针进行插针式接触,完成信号传输。
[0003]现有连接器上的探针在多次插拔后,针体有所磨损,或者针筒有所变形,导致探针与公座的公针往往无法顺利接触,接触后的稳定性也较差,最终导致信号不能稳定输出,影响产品测试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探针及连接器,能够有效解决现有连接器上的探针不能与公座的公针顺利接触及接触后稳定性差,最终导致信号不能稳定输出,影响产品测试正常进行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探针,包括:
[0007]外针套,具有沿轴线方向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敞口,所述第二端封闭;
[0008]内针套,由所述第一端插设于所述外针套内,所述内针套与所述外针套接触配合;所述内针套具有沿所述轴线方向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敞口,所述第四端封闭;
[0009]针体,由所述第三端插设于所述内针套内,并与所述内针套滑动接触;所述针体具有沿所述轴线方向的第五端和第六端,所述第五端的端面向内凹陷形成凹陷部;
[0010]弹性件,设于所述内针套内,并连接于所述第六端与所述第四端之间,所述弹性件被配置为使所述针体始终具有滑出所述内针套的运动趋势。
[0011]进一步地,所述凹陷部为锥形结构,所述锥形结构具有沿所述轴线方向的大头端和小头端,且所述小头端相对于所述大头端更靠近所述第六端。
[0012]进一步地,所述针体包括沿所述轴线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分体、第二分体和第三分体,所述凹陷部设于所述第一分体的自由端,所述第六端设于所述第三分体上,所述第一分体与所述第二分体之间设置第一台阶,所述第二分体与所述第三分体之间设置第二台阶,所述内针套的内壁上设置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一台阶能够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沿所述轴线方向两侧中的一侧相抵,所述第二台阶能够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沿所述轴线方向两侧中的另一侧相抵。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凸起由所述内针套的部分侧壁向内凹陷而成。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体包括沿所述轴线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所述第一分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分部更远离所述第二分体,所述凹陷部设于所述第一分部的自由端;所述第一分部与所述第二分部之间设置第三台阶,所述第三台阶能够与所述内针
套的所述第三端的端面相抵。
[0015]进一步地,所述外针套的内壁上设置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二限位凸起紧抵于所述内针套的外壁上。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限位凸起由所述外针套的部分侧壁向内凹陷而成。
[0017]进一步地,所述外针套的所述第一端的外周壁上设置一圈定位凸沿。
[0018]一种连接器,包括基体和上述任一所述的探针,所述基体上开设插孔,所述外针套插设于所述插孔内。
[0019]进一步地,所述针体的所述第五端相对于所述基体沿所述轴线方向凸出设置;
[0020]所述连接器还包括保护块,所述保护块与所述基体相连;所述保护块上开设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的通槽,所述针体的第五端相对于所述基体凸出的部分容纳于所述通槽内。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2]该探针用于插针操作时,公座的公针进入凹陷部,并与凹陷部的侧壁抵接接触,而由于针体与内针套之间接触配合,内针套和外针套之间也接触配合,进而待测产品的相关信号可以依次经由针体、内针套和外针套进行传递;弹性件的设置使针体始终具有靠近公针的运动趋势,且在公针插入凹陷部的过程中,公针会压缩弹性件一定的行程距离,保证了公针与探针之间具有一定的接触力,也就确保了公针与凹陷部的侧壁之间始终存在接触,且能保证接触的稳定性,最终确保信号稳定输出,保证产品测试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探针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探针的剖视图;
[0025]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6]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外针套的剖视图;
[0028]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内针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内针套的剖视图;
[0030]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针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针体的剖视图;
[0032]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基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公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座与连接器未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座与连接器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另一种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8]附图标记:
[0039]100、探针;200、连接器;201、基体;2011、水平支座;2012、竖直支座;202、插孔;203、第一限位条;204、保护块;2041、通槽;2042、第二限位条;300、公座;301、公针;302、限位槽;303、容置槽;
[0040]10、外针套;20、内针套;30、针体;40、弹性件;
[0041]11、连接体;12、第二限位凸起;13、第二凹痕;14、第三限位凸起;15、定位凸沿;21、第一限位凸起;22、第一凹痕;
[0042]31、第一分体;32、第二分体;33、第三分体;34、第一台阶;35、第二台阶;
[0043]311、凹陷部;312、第一分部;313、第二分部;314、第三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45]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6]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针套(10),具有沿轴线方向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敞口,所述第二端封闭;内针套(20),由所述第一端插设于所述外针套(10)内,所述内针套(20)与所述外针套(10)接触配合;所述内针套(20)具有沿所述轴线方向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敞口,所述第四端封闭;针体(30),由所述第三端插设于所述内针套(20)内,并与所述内针套(20)滑动接触;所述针体(30)具有沿所述轴线方向的第五端和第六端,所述第五端的端面向内凹陷形成凹陷部(311);弹性件(40),设于所述内针套(20)内,并连接于所述第六端与所述第四端之间,所述弹性件(40)被配置为使所述针体(30)始终具有滑出所述内针套(20)的运动趋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311)为锥形结构,所述锥形结构具有沿所述轴线方向的大头端和小头端,且所述小头端相对于所述大头端更靠近所述第六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30)包括沿所述轴线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分体(31)、第二分体(32)和第三分体(33),所述凹陷部(311)设于所述第一分体(31)的自由端,所述第六端设于所述第三分体(33)上,所述第一分体(31)与所述第二分体(32)之间设置第一台阶(34),所述第二分体(32)与所述第三分体(33)之间设置第二台阶(35),所述内针套(20)的内壁上设置第一限位凸起(21),所述第一台阶(34)能够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21)沿所述轴线方向两侧中的一侧相抵,所述第二台阶(35)能够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21)沿所述轴线方向两侧中的另一侧相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探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林
申请(专利权)人:意力广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