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向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6486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方向开关,其包括箱形的壳体、一组上下设置的第一、第二旋转元件、可操纵第一、第二旋转元件的操作元件、位于两旋转元件下方的复位机构以及连接着第一、第二旋转元件端部的一组信号检测元件。第二旋转元件中部向下开设有长槽,该长槽包括弧形底和由弧形底顶端分别向上延伸的阻挡壁;操作元件的顶端延伸出壳体外而形成操作部,其底端穿过第一旋转元件并形成有下部呈半圆形的驱动部,驱动部收容于所述长槽中,并依靠操作部的转动而在长槽中转动。所述长槽的阻挡壁可防止驱动部因外力较大而出现滑出长槽的情况,提高了多方向开关的使用品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方向开关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方向开关,尤其涉及一种能通过操作元件同时对 多个电气部件进行操作的多方向开关。
技术介绍
现今市场上有一种多方向开关,其包括顶部具有操作孔的箱形的壳体、 在壳体内组装着的第一、第二旋转元件、插入壳体内部对第一、第二旋转元 件进行操作且部分结构自操作孔突伸出壳体外以方便进行操作的操作元件、 位于第一、第二旋转元件下方的复位机构,以及连接着第一、第二旋转元件 端部的一组信号输出元件。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位于第二旋转元件上方,且两 旋转元件正交设置,其中第 一旋转元件中部设有沿其纵长方向设置的长孔, 而第二旋转元件中部设有沿其纵长方向设置的长槽,该长槽包括呈半圆的弧形底和分别设于弧形底上端的承压壁;所述操作元件在常态下位于中立位置, 其包括自上到下依次延伸设置的操作部、卡止部、压接部和驱动部,所述驱 动部大致呈扁圓形,而压接部大致呈矩形状,所述驱动部被收容于第二旋转 元件的长槽中。当搡作元件处于中立位置时,驱动部的圓心与所述长槽之弧 形底的最高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卡止部具有盖设于所述长槽外表面的 边缘部,该边缘部上方的操作部穿过第二旋转元件的长孔,使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方向开关,其包括: 壳体,其内部形成有收容室,且其顶部具有操作孔; 操作元件,常态下位于中立位置,其可倾动动作,包括延伸出上述操作孔的操作部、位于操作元件底端的驱动部以及设于驱动部上端的压接部,所述驱动部下半部呈半圆形;   第一、第二旋转元件,通过所述操作元件转动,且两旋转元件在壳体内上下设置并相互正交,第一旋转元件具有可供旋转用的长孔,第二旋转元件具有可供旋转用的长槽,上述操作元件穿过所述长孔且操作元件的驱动部由所述长槽收容支撑着; 复位机构,位 于两旋转元件下方,其使所述操作元件复位到中立位置; 一组信号检测元件,其检测所述操作元件的倾动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多方向开关,其包括壳体,其内部形成有收容室,且其顶部具有操作孔;操作元件,常态下位于中立位置,其可倾动动作,包括延伸出上述操作孔的操作部、位于操作元件底端的驱动部以及设于驱动部上端的压接部,所述驱动部下半部呈半圆形;第一、第二旋转元件,通过所述操作元件转动,且两旋转元件在壳体内上下设置并相互正交,第一旋转元件具有可供旋转用的长孔,第二旋转元件具有可供旋转用的长槽,上述操作元件穿过所述长孔且操作元件的驱动部由所述长槽收容支撑着;复位机构,位于两旋转元件下方,其使所述操作元件复位到中立位置;一组信号检测元件,其检测所述操作元件的倾动动作;其特征在于长槽包括弧形底以及沿弧形底顶端向上延伸的阻挡壁,在操作元件处于中立位置时,所述阻挡壁的起始端不高于驱动部下半部的圆心位置,而其终止端高于驱动部下半部的圆心位置,且上述压接部与驱动部接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标孙亮中濑雄章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