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转向架集成制动的铁路货车手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6354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38
一种适应转向架集成制动的铁路货车手制动装置,该装置的双侧操作手制动机组成设置于车辆地板上平面,靠近车辆端部,通过轴座、手制动机安装座固定,其由手轮、快速缓解手柄、缓解轴、主动轴、双侧手制动机组成;杠杆固定支点座焊固在车体上;手制动杠杆的固定端安装在杠杆固定支点座上、输入端与双侧手制动机的链条组成连接、输出端与安装在转向架上的手制动杠杆通过手制动拉杆组成连接;手制动杠杆托架固定在车体上;手制动拉杆组成的夹板与手制动杠杆的输出端连接、拉环与链蹄环连接;链蹄环与转向架上的手制动杠杆装置连接。本装置能够实现“小输入大输出”的目的,解决不同操作者在使用较小的输入力的情况下达到较大的驻车制动率的要求。的要求。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应转向架集成制动的铁路货车手制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铁路运输装备
,特别涉及铁路货车手制动装置
,具体的说,一种适应转向架集成制动的铁路货车手制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手制动装置是铁路货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用于车辆在车站停放或调车作业时使用。对于采用转向架集成制动的铁路漏斗货车手制动装置而言,一般是将手制动机链条加长后与转向架上的手制动杠杆连接,设置一个定滑轮转换方向,对于这种结构的手制动装置,当在手制动机手轮边缘上施加560N的输入力时,能满足总重100t的货车重车手制动率≥13%的驻车要求。由于需要在手制动机手轮边缘上施加很大的输入力和不同操作者的个体差异,会增加部分操作者的作业强度,不易满足车辆驻车制动的要求,因此既有结构的手制动装置不满足使用要求,亟需对手制动装置进行重新设计,以使在手制动机手轮边缘上施加较小的输入力,即可满足车辆驻车制动的要求,满足不同操作者的个体差异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小输入大输出”的手制动装置,满足不同个体差异的操作者作业要求,减轻作业强度,实现在车辆任意一侧操作。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适应转向架集成制动的铁路货车手制动装置,该手制动装置包括双侧操作手制动机组成、轴座、手制动机安装座、第一手制动轴吊、第二手制动轴吊、杠杆固定支点座、手制动杠杆、手制动杠杆托架组成、手制动拉杆组成、链蹄环以及连接紧固件;双侧操作手制动机组成设置于车辆地板上平面,靠近车辆端部,通过轴座、手制动机安装座以及第一手制动轴吊、第二手制动轴吊固定,该双侧手制动机组成由手制动机手轮、快速缓解手柄、缓解轴、主动轴、双侧手制动机组成,双侧手制动机固定在手制动机安装座上,主动轴分为两段,每段的一端穿过对应的轴吊连接与之对应的手制动机手轮,另一端与双侧手制动机连接,缓解轴分为两段,每段的一端穿过对应的轴吊连接与之对应的快速缓解手柄,另一端与双侧手制动机连接,缓解轴与主动轴平行设置,第一手制动轴吊、第二手制动轴吊通过螺栓与轴座连接;杠杆固定支点座焊固在车体上;手制动杠杆设置有输入端、输出端和固定端,各端设置有连接孔,固定端安装在杠杆固定支点座上,输入端与双侧手制动机的链条组成连接,输出端与安装在转向架上的手制动拉杆组成连接;手制动杠杆托架组成由第一支座、第二支座和托架组焊而成,第一支座、第二支座固定在车体上,托架设置有两根,相互平行且间隔一定距离,托架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支座、第二支座上;手制动拉杆组成由拉环、拉杆和夹板组焊而成,夹板与手制动杠杆的输出端连接,拉环与链蹄环连接;链蹄环与转向架上的手制动杠杆装置连接。
[0006]所述的轴座、手制动机安装座的高度可调节。
[0007]所述的手制动机手轮采用非金属手轮,也可采用钢质手轮。
[0008]所述的手制动杠杆为仿“足”形,采用锻造方式加工制成或采用高强度板料切制而成,厚度为18mm~25mm。
[0009]所述的手制动杠杆各端连接孔的孔径可根据连接圆销规格逐级增大,输入端、输出端和固定端的外圆和与之对应的连接孔为同圆心,各端的外圆和与之对应的连接孔也可做成偏心结构。
[0010]所述的固定端采用扁孔圆销、扁开口销和垫圈安装在杠杆固定支点座上。
[0011]所述的输入端与固定端的连线为输入力臂,输出端与固定端的连线为输出力臂,输入力臂比输出力臂长,两力臂之间夹角为θ,根据不同车辆及车辆空间结构确定输入力臂L1、输出力臂L2的长度以及两力臂之间夹角θ。
[0012]所述的第一支座、第二支座为板料折弯制作而成,托架为实心圆钢煨弯制作而成,两托架之间设置合理的间隙。
[0013]所述的拉环与拉杆之间的距离H必须大于链蹄环的连接长度。
[0014]所述的链蹄环采用锻造工艺制作而成,上翘一定的角度α。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的手制动装置满足转向架全磨耗过程,并且随着转向架的不断磨耗,本手制动装置的放大倍率逐渐变大,在手制动机手轮边缘上施加较小的输入力,即可满足车辆驻车制动的要求,满足不同操作者的个体差异要求。
[0017]2、本技术采用了双侧操作手制动机,具有制动和快速缓解功能,根据不同用户的操作习惯,手制动机可单侧布置或者在车辆端部布置,无论操作者位于车辆的哪一侧,均可进行操作。
[0018]3、本技术的手制动机操作手轮采用了非金属手轮,重量轻、强度高、握持度好,用于对产品要求较高的国家和地区。
[0019]4、本技术创新性采用了“足”形手制动杠杆,主动臂(即输入力臂)的长度大于从动臂(即输出力臂),用于放大手制动机的输出力,并且对手制动力的方向进行转换,且杠杆的主动臂和从动臂的长度及夹角根据不同车型实际情况可以进行调整。
[0020]5、本技术采用硬连接的手制动拉杆组成,不论车辆在何种装载工况下,手制动拉杆组成不会与转向架车轴和车轮接触,而影响到行车安全。
[0021]6、本技术的手制动杠杆托架能对手制动杠杆能起到限定转动平面、限制手制动杠杆的横向摆动,避免与车轮干涉、手制动装置缓解时缓冲手制动杠杆的冲力等作用。
[0022]综上所述,本技术能够实现“小输入大输出”的目的,解决不同个体差异的操作者在使用较小的输入力的情况下达到较大的驻车制动率的要求。本技术可以运用在凹底平车、漏斗车等多种地板面上设置手制动装置的车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4]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0025]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图;
[0026]图4是本技术的双侧操作手制动机组成的立体结构图;
[0027]图5是本技术的双侧操作手制动机组成的主视图;
[0028]图6是本技术的轴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7是本技术的手制动机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8是本技术的第二手制动轴吊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9是本技术的第一手制动轴吊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0是本技术的杠杆固定支点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1是本技术的手制动杠杆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2是本技术的手制动杠杆托架组成的主视图;
[0035]图13是本技术的手制动杠杆托架组成的俯视图;
[0036]图14是本技术的手制动拉杆组成的的主视图;
[0037]图15是本技术的手制动拉杆组成的的俯视图;
[0038]图16是本技术的链蹄环的结构示意图。
[0039]附图标记:
[0040]1‑
双侧操作手制动机组成、2

轴座、3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转向架集成制动的铁路货车手制动装置,其特征是:该手制动装置包括双侧操作手制动机组成(1)、轴座(2)、手制动机安装座(3)、第一手制动轴吊(4)、第二手制动轴吊(5)、杠杆固定支点座(6)、手制动杠杆(7)、手制动杠杆托架组成(8)、手制动拉杆组成(9)、链蹄环(10)以及连接紧固件;双侧操作手制动机组成(1)设置于车辆地板(12)上平面,靠近车辆端部,通过轴座(2)、手制动机安装座(3)以及第一手制动轴吊(4)、第二手制动轴吊(5)固定,该双侧操作手制动机组成(1)由手制动机手轮(1.1)、快速缓解手柄(1.2)、缓解轴(1.3)、主动轴(1.4)、双侧手制动机(1.5)组成,双侧手制动机(1.5)固定在手制动机安装座(3)上,主动轴(1.4)分为两段,每段的一端穿过对应的轴吊连接与之对应的手制动机手轮(1.1),另一端与双侧手制动机(1.5)连接,缓解轴(1.3)分为两段,每段的一端穿过对应的轴吊连接与之对应的快速缓解手柄(1.2),另一端与双侧手制动机(1.5)连接,缓解轴(1.3)与主动轴(1.4)平行设置,第一手制动轴吊(4)、第二手制动轴吊(5)通过螺栓与轴座(2)连接;杠杆固定支点座(6)焊固在车体上;手制动杠杆(7)设置有输入端(7.1)、输出端(7.2)和固定端(7.3),各端设置有连接孔,固定端(7.3)安装在杠杆固定支点座(6)上,输入端(7.1)与双侧手制动机(1.5)的链条组成连接,输出端(7.2)与安装在转向架上的手制动拉杆组成(9)连接;手制动杠杆托架组成(8)由第一支座(8.1)、第二支座(8.2)和托架(8.3)组焊而成,第一支座(8.1)、第二支座(8.2)固定在车体上,托架(8.3)设置有两根,相互平行且间隔一定距离,托架(8.3)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支座(8.1)、第二支座(8.2)上;手制动拉杆组成(9)由拉环(9.1)、拉杆(9.2)和夹板(9.3)组焊而成,夹板(9.3)与手制动杠杆(7)的输出端(7.2)连接,拉环(9.1)与链蹄环(10)连接;链蹄环(10)与转向架手制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清帆杨发先李冬彭燎张瑞国杨诗卫熊侨李勇徐誌谷美娜杜英邹梦竹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