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加料的环保矿热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6147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加料的环保矿热炉,它包括底板、矿热炉主体、进料管道、加料筒、转筒、转环、轴承、防护套、驱动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齿圈、导向块和出料口,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矿热炉主体,所述矿热炉主体上部设置有加料筒,所述加料筒的内部通过轴承设置有转筒,所述转筒的上部开有贯穿槽,所述转筒的一端上设置有转环,所述转环和加料筒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转筒的另一端上设置有齿圈,所述加料筒上设置有防护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缺点,能够对物料进行存储然后逐渐倾倒至矿热炉中心,避免物料之间输入至矿热炉内部造成磕碰,且能够对物料进行定时定量加入,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加料的环保矿热炉


[0001]本技术涉及采矿工程
,具体是指一种便于加料的环保矿热炉。

技术介绍

[0002]矿热炉是对金属材料进行加热提炼的作业炉,矿热炉通过内部高温对金属矿进行充分提炼,在矿热炉进行作业的过程中,通常是通过输送装置对物料进行不断的输送然后投入至矿热炉主体内部,在物料输送投入的过程中,物料从矿热炉的边缘加入,容易和矿热炉造成磕碰,影响矿热炉工作的安全性,且输送装置是对物料进行不断的输送加入,无法对其进行存储然后定量输入,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对物料进行存储定量加入,且能够避免造成磕碰的矿热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缺点,提供一种便于加料的环保矿热炉,能够对物料进行存储然后逐渐倾倒至矿热炉中心,避免物料之间输入至矿热炉内部造成磕碰,且能够对物料进行定时定量加入,使用方便。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加料的环保矿热炉,它包括底板、矿热炉主体、进料管道、加料筒、转筒、转环、轴承、防护套、驱动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齿圈、导向块和出料口,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矿热炉主体,所述矿热炉主体上部设置有加料筒,所述加料筒的内部通过轴承设置有转筒,所述转筒的上部开有贯穿槽,所述转筒的一端上设置有转环,所述转环和加料筒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转筒的另一端上设置有齿圈,所述加料筒上设置有防护套,所述加料筒上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延伸至防护套内部,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防护套内部通过连接轴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和主动齿轮相啮合,且和齿圈相啮合,进料管道和转筒的一端相连接,且相连通,所述进料管道内部设置有螺旋推送浆,所述加料筒的下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和矿热炉主体内部相连通,所述出料口和贯穿槽相对应。
[0005]进一步的,所述转筒内部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沿贯穿槽的四周分布,所述导向块的纵截面为直角三角形,能够在转筒旋转倾倒时对物料进行导向输送。
[0006]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循环装置,所述循环装置包括:进液管、储液釜、循环管、冷凝器、抽液管和出液管,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储液斧,所述储液斧内部设置有过滤腔和储液腔,进液管的一端置于储液斧上,且和储液腔相连通,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和矿热炉主体内部的冷凝管的一端相连通,出液管的一端置于储液斧上,且和过滤腔相连通,所述出液管的另一端和矿热炉主体内部的冷凝管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冷凝器,抽液管的一端和过滤腔相连通,所述抽液管的另一端和冷凝器相连通,循环管的一端和储液腔相连通,所述循环管的另一端和冷凝器相连通,能够对矿热炉主体内部的冷凝水进行回收循环利用,节能环保。
[0007]进一步的所述储液斧上设置有两个流量计,两个所述流量计分别和过滤腔、储液
腔对应,能够有利于工作人员实时对水位进行监控。
[0008]进一步的,所述储液斧上设置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和过滤腔相对应,能够对过滤腔内部的热量进行初步的散除。
[0009]进一步的,所述进液管、循环管、抽液管和出液管上均设置有流量阀,能够控制对矿热炉主体内部冷却的速率。
[001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技术设置的转筒、驱动电机、齿圈,能够对物料进行存储然后逐渐倾倒,避免物料之间输入至矿热炉内部造成磕碰,且能够对物料进行定时定量加入,使用方便;设置的循环装置能够对矿热炉内部的冷凝水进行回收循环利用,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加料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3]如图所示:1、底板;2、矿热炉主体;3、进料管道;4、加料筒;5、进液管;6、储液釜;7、循环管;8、冷凝器;9、抽液管;10、出液管;11、转筒;12、转环;13、轴承;14、防护套;15、驱动电机;16、主动齿轮;17、传动齿轮;18、齿圈;19、导向块;20、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6]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一种便于加料的环保矿热炉,它包括底板1、矿热炉主体2、进料管道3、加料筒4、转筒11、转环12、轴承13、防护套14、驱动电机15、主动齿轮16、从动齿轮、齿圈18、导向块19和出料口20,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矿热炉主体2,所述矿热炉主体2上部设置有加料筒4,所述加料筒4的内部通过轴承13设置有转筒11,所述转筒11的上部开有贯穿槽,所述转筒11的一端上设置有转环12,所述转环12和加料筒4通过轴承13相连接,所述转筒11的另一端上设置有齿圈18,所述加料筒4上设置有防护套14,所述加料筒4上部设置有驱动电机15,所述驱动电机15的电机轴延伸至防护套14内部,所述驱动电机15的电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16,所述防护套14内部通过连接轴设置有传动齿轮17,所述传动齿轮17和主动齿轮16相啮合,且和齿圈18相啮合,进料管道3和转筒11的一端相连接,且相连通,所述进料管道3内部设置有螺旋推送浆,所述加料筒4的下部设置有出料口20,所述出料口20和矿热炉主体2内部相连通,所述出料口20和贯穿槽相对应。
[0017]所述转筒11内部设置有导向块19,所述导向块19沿贯穿槽的四周分布,所述导向
块19的纵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循环装置,所述循环装置包括:进液管5、储液釜6、循环管7、冷凝器8、抽液管9和出液管10,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储液斧,所述储液斧内部设置有过滤腔和储液腔,进液管5的一端置于储液斧上,且和储液腔相连通,所述进液管5的另一端和矿热炉主体2内部的冷凝管的一端相连通,出液管10的一端置于储液斧上,且和过滤腔相连通,所述出液管10的另一端和矿热炉主体2内部的冷凝管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冷凝器8,抽液管9的一端和过滤腔相连通,所述抽液管9的另一端和冷凝器8相连通,循环管7的一端和储液腔相连通,所述循环管7的另一端和冷凝器8相连通,所述储液斧上设置有两个流量计,两个所述流量计分别和过滤腔、储液腔对应,所述储液斧上设置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和过滤腔相对应,所述进液管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加料的环保矿热炉,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板(1)、矿热炉主体(2)、进料管道(3)、加料筒(4)、转筒(11)、转环(12)、轴承(13)、防护套(14)、驱动电机(15、)主动齿轮(16)、从动齿轮、齿圈(18)、导向块(19)和出料口(20),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矿热炉主体(2),所述矿热炉主体(2)上部设置有加料筒(4),所述加料筒(4)的内部通过轴承(13)设置有转筒(11),所述转筒(11)的上部开有贯穿槽,所述转筒(11)的一端上设置有转环(12),所述转环(12)和加料筒(4)通过轴承(13)相连接,所述转筒(11)的另一端上设置有齿圈(18),所述加料筒(4)上设置有防护套(14),所述加料筒(4)上部设置有驱动电机(15),所述驱动电机(15)的电机轴延伸至防护套(14)内部,所述驱动电机(15)的电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16),所述防护套(14)内部通过连接轴设置有传动齿轮(17),所述传动齿轮(17)和主动齿轮(16)相啮合,且和齿圈(18)相啮合,进料管道(3)和转筒(11)的一端相连接,且相连通,所述进料管道(3)内部设置有螺旋推送浆,所述加料筒(4)的下部设置有出料口(20),所述出料口(20)和矿热炉主体(2)内部相连通,所述出料口(20)和贯穿槽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加料的环保矿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11)内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敬东张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喀左鑫博铁合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