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进行多种操作的输入装置、以及使用它的电子设备。在辊(3)的两端上固定有S极和N极以规定的角度间距交替地磁化的环形磁铁(4),与其对置地配置磁检测元件(13)及固定磁铁(7)而构成旋转操作部(2)。在中央形成有使辊(3)的外周面的一部分突出的辊插通孔(16a)的操作板(16)覆盖旋转操作部(2)。分别设有磁检测辊(3)的旋转、并且通过辊(3)的推下及操作板(16)的前后左右方向的摆动操作而开启、关闭的开关(9、1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各种电子设备的操作中使用的输入装置、以及使用它的 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便携电话及摄像机等的各种电子设备的高功能化及小型 化发展,对于它们的操作中使用的输入装置,也要求能够进行各种操作。以下,参照附图对以往的输入装置进行说明。图7是以往的输入装置 的要部剖视图,图8是该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如图7及图8所示,输入装置50具备绝缘树脂制的盒55。在盒55中 载置有配线基板53,在该配线基板53的上面上粘贴有具有柔性的薄膜状的 基础片51。进而,在基础片51上面上载置有橡胶等的盖片56,在盖片56 上设有绝缘树脂制的推压按钮58、以及在中央穿设有插通该推压按钮58 的按钮插通孔57a的大致正方形的绝缘树脂制的操作体57。在配线基板53上,在上下两面上形成有多个配线图案(未图示),并 且在与基础片51对置的上面上,以在中央有1个、在其周围的前后左右有 4个的配置设有多个(在图示的例子中是5个)固定触点54。各固定触点 54由大致圆形的内侧端子54a、以及在与内侧端子54a绝缘的状态下将其 包围而设置的大致环状或大致马蹄状的外侧端子54b构成。与其对应,在基础片51上,在配线基板53的与各固定触点54对置的 位置的下面上,通过粘接剂(未图示)粘贴设置有由大致拱状的金属薄板 构成的可动触点52。各可动触点52配设为,在没有被施加外力的通常时以 向盖片56侧凸的状态与各固定触点54对置,在此状态下外缘部与各固定 触点54的外侧端子54b接触,并且中央部与各固定触点54的内侧端子54a 隔开规定间隔对置。推压按钮58配设在与上述中央的可动触点52对应的位置上。并且,通过推下推压按钮58,上述中央的可动触点52被推下而向下方弹性反转, 成为向配线基板53侧凸的状态。弹性反转的上述中央的可动触点52与固 定触点54的内侧端子54a及外侧端子54b两者接触,经由可动触点52将 固定触点54的内侧端子54a和外侧端子54b导通。即,由上述中央的可动 触点52及与其对应的固定触点54构成的开关变为开启。如果推压按钮58 回到初始位置,则上述中央的可动触点52回到初始状态,开关变为关闭。操作体57配置为,使上述周围的多个可动触点52分别与外周部各边 的中间部的端部对置。并且,操作体57可摆动地配设在盖片56上,以使 得如果从上方按压上述按钮插通孔57a周围的前后左右的各方向的部位、 则对应于被按压的部位而外周部各边下降。并且,这样构成的输入装置50例如安装在图9的立体图所示的便携电 话等的电子设备的固定壳体61上面上。这里,上述多个固定触点54经由 未图示的配线图案等连接在电子设备内的个人计算机等的控制机构62上。在以上的结构中,假设在相对于固定壳体61可开闭地安装的可动壳体 63的前面的液晶显示元件等的显示机构64上,显示多个姓名等的菜单及光 标(未图示)。在此状态下,如果将输入装置50的操作体57的前方向(可 动壳体63的方向)的部位推下,则操作体57摆动(以下表现为向前方向 摆动操作等)以使该方向的端部下降,经由盖片56及基础片51将对应的 可动触点52向下方推压。并且,如果施加规定的推压力,则可动触点52随着点击感而向下方弹 性反转,可动触点52与固定触点54的内侧端子54a及外侧端子54b的两 者接触,成为将内侧端子54a和外侧端子54b经由可动触点52连接的状态。 这被控制机构62检测到,选择显示在显示机构64上的姓名等的哪个的光 标向显示机构64的上方向移动。此外,如果将操作体57例如向后方向及左右方向摆动操作,则同样对 应的可动触点52被推下而弹性反转。这被控制机构62检测到,显示机构 64的光标向显示机构64的下方向或左右方向移动,进行姓名等的选择。此外,将光标放置在所希望的姓名等上的状态下,推下推压按钮58, 则对应的中央可动触点52被推下而弹性反转,这被控制机构62检测到, 确定成为选择状态的姓名等,例如进行向选择的对方的通信。即,构成为,通过将操作体57向规定方向摆动操作、或者将其中央的 推压按钮58推下操作,对应的各可动触点52弹性反转而进行对应的固定 触点54的电气接触分离。与此同时,控制机构62检测到进了哪个部位的 固定触点54的电气接触分离,对应于该操作,控制机构62控制显示在显 示机构64上的多个菜单及光标等。另外,在下述特许文献1中,提出了能够通过摆动操作及按压操作的 两者进行开关操作的操作装置。特许文献1日本特开2003-123596号公报但是,在上述以往的输入装置及使用它的电子设备中,为了进行更多 样的操作,还需要许多操作体、推压按钮、以及开关触点等,在有限的空 间中设置这些是困难的。此外,如果为了节约空间而减小操作体或推压按 钮,则还产生操作变得不易进行的另外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 样的问题而做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进行多种操作的输 入装置、以及使用它的电子设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输入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旋转操作部,包括对外周面施加周向的外力而被旋转操作的辊、S 极及N极以规定的角度间距交替地磁化、并且分别嵌装固定在设于上述辊 的两端面上的各旋转轴上的环形磁铁、以及与上述环形磁铁对置配置的磁 检测元件及固定磁铁;操作板,在中央具有插通上述辊的插通孔,使得上述辊的外周面的一 部分向上方突出,并且配设为从上覆盖上述辊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以外的上 述旋转操作部,并且可摆动地配设,以使得如果推压上述插通孔周围的各 方向的部位、则被推压的部位下降;多个开关,设在与上述操作板的各方向的部位对应的位置上,通过对 应的部位的下降而成为开启,并且通过上述对应的部位向初始位置的复原 而成为关闭。根据这样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输入装置,通过操作体的摆动操作将辊的周 围的多个开关开启、关闭。除此以外,通过外周面的一部分从操作体中央 的辊插通孔突出的辊的旋转操作,嵌装在各旋转轴上的多个环形磁铁的磁 场变化,磁检测元件检测到该变化而输出对应的信号。因而,能够不增加操作板或推压按钮等的结构部件而以简单的结构执行多种操作。这里,上 述辊受与环形磁铁对置配置的固定磁铁的磁力支撑,以使其只要不作用有 规定以上的外力就不旋转。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输入装置中,优选的是,上述旋转操作部可上下移 动地设置,在与上述旋转操作部对应的位置上,设有通过上述旋转操作部 的下降而成为开启、并且通过上述旋转操作部向初始位置的复原而成为关 闭的开关。根据该结构,通过旋转操作部的推下操作,能够将对应的开关开启、 关闭。由此,能够进行更多种的操作。此外,优选的是,上述环形磁铁固定在上述各旋转轴上,以使上述磁 化的磁极的相位相互错开。由此,能够通过磁检测元件容易地检测辊的旋 转角度。此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具备上述输入装置;并且, 包括与上述磁检测元件及上述各开关连接的控制机构、和连接在该控制 机构上的显示机构;上述控制机构基于来自上述磁检测元件及上述各开关 的信号,控制上述显示机构的显示。由此,能够实现以简单的结构进行多种操作的电子设备。 以上,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进行多种操作的输入 装置以及使用它的电子设备。附图说明图1是有关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要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旋转操作部,包括:对外周面施加周向的外力而被旋转操作的辊、S极及N极以规定的角度间距交替地磁化、并且分别嵌装固定在设于上述辊的两端面的各旋转轴上的环形磁铁、以及与上述环形磁铁对置配置的磁检测元件及固定磁铁;操作板,在中央具有插通上述辊的插通孔,使得上述辊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向上方突出,并且配设为从上覆盖上述辊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以外的上述旋转操作部,并且可摆动地配设,以使得如果推压上述插通孔周围的各方向的部位、则被推压的部位下降; 多个开关,设在与上述操作板的各方向的部位对应的位置上,通过对应的部位的下降而成为开启,并且通过上述对应的部位向初始位置复原而成为关闭。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7-8-31 226208/20071、一种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旋转操作部,包括对外周面施加周向的外力而被旋转操作的辊、S极及N极以规定的角度间距交替地磁化、并且分别嵌装固定在设于上述辊的两端面的各旋转轴上的环形磁铁、以及与上述环形磁铁对置配置的磁检测元件及固定磁铁;操作板,在中央具有插通上述辊的插通孔,使得上述辊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向上方突出,并且配设为从上覆盖上述辊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以外的上述旋转操作部,并且可摆动地配设,以使得如果推压上述插通孔周围的各方向的部位、则被推压的部位下降;多个开关,设在与上述操作板的各方向的部位对应的位置上,通过对应的部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上浩人,山本保,井泽幸一,千田晋久,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日本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