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双线圈继电器电流线圈工作电流自适应能力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46039 阅读:5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强双线圈继电器电流线圈工作电流自适应能力的方法,它通过在双线圈继电器电流线圈两端并联半导体二极管和电阻组成的电压箝位电路,将双线圈继电器电流线圈两端电压限制在规定值范围内,使通过双线圈继电器电流线圈的电流不超过双线圈继电器电流线圈的最大允许电流,从而实现增强双线圈继电器电流线圈工作电流自适应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它通过在双 线圈继电器电流线圈两端并联壹支半导体二极管和壹支电阻组成的电压箝位电路,将双线圈 继电器电流线圈两端电压限制在规定值范围内,使通过双线圈继电器电流线圈的电流不超过 双线圈继电器电流线圈的最大允许电流,从而实现增强双线圈继电器电流线圈工作电流的自 适应能力,属于电力自动化领域。
技术介绍
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通常采用具有电流线圈(由电流驱动)和电压线圈(由电压驱 动)的双线圈继电器实现断路器的分合闸控制。在双线圈继电器构成的断路器分合闸控制中, 双线圈继电器中的电流线圈与它控制断路器的控制线圈串联,当双线圈继电器电流线圈规定 的工作电流小于该双线圈继电器控制断路器控制线圈规定的工作电流时,将损坏该双线圈继 电器电流线圈;当双线圈继电器电流线圈规定的工作电流大于该双线圈继电器控制断路器控 制线圈规定的工作电流时,该双线圈继电器组成的断路器分合闸控制电路将不能正常工作; 仅当双线圈继电器电流线圈规定的工作电流和该双线圈继电器控制的断路器控制线圈规定的 工作电流相匹配时,才能确保该双线圈继电器组成的断路器分合闹控制电路正常工作。不同型号的断路器,其控制线圈的工作电流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增强双线圈继电器电流线圈工作电流自适应能力的方法,它由双线圈继电器[J11]、电阻[R11]、电阻[R12]、半导体二极管[D11]、电压驱动信号端[11]、电压驱动信号端[12]、电流驱动信号端[13]和电流驱动信号端[14]组成,其特征是:电阻[R11]的一端连接到双线圈继电器[J11]电流线圈I的一端,电阻[R12]的一端连接到半导体二极管[D11]的正极,电阻[R12]和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到电流驱动信号端[13],半导体二极管[D11]的负极和双线圈继电器[J11]电流线圈I的另一端连接到电流驱动信号端[14],此时电流驱动信号的流向必须是从电流驱动信号端[13]流向电流驱动信...

【技术特征摘要】
1. 增强双线圈继电器电流线圈工作电流自适应能力的方法,它由双线圈继电器[J11]、电阻[R11]、电阻[R12]、半导体二极管[D11]、电压驱动信号端[11]、电压驱动信号端[12]、电流驱动信号端[13]和电流驱动信号端[14]组成,其特征是:电阻[R11]的一端连接到双线圈继电器[J11]电流线圈I的一端,电阻[R12]的一端连接到半导体二极管[D11]的正极,电阻[R12]和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到电流驱动信号端[13],半导体二极管[D11]的负极和双线圈继电器[J11]电流线圈I的另一端连接到电流驱动信号端[14],此时电流驱动信号的流向必须是从电流驱动信号端[13]流向电流驱动信号端[14]。2. 根据权利1所述的增强双线圈继电器电流线圈工作电流自适应能力的方法,可改变半 导体二极管[D11]的极性,其特征是电阻[R12]的一端连接到半导体二极管[D11]的负极,电 阻[R12]的另一端连接到电流驱动信号端[13],半导体二极管[D11]的正极连接到电流驱动信号 端[14],此时电流驱动信号的流向必须是从电流驱动信号端[14]流向电流驱动信号端[13]。3. 根据权利1所述的增强双线圈继电器电流线圈工作电流自适应能力的方法,电阻[Rll] 与双线圈继电器[J11]电流线圈I的连接位置可以互换,其特征是双线圈继电器[J11]电流线 圈I的一端连接到电流驱动信号端[13],双线圈继电器[J11]电流线圈I的另一端连接到电阻 [R11]—端,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到电流驱动信号端[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晓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万龙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