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浓度SO2烟气的氨法脱硫多功能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5835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浓度SO2烟气的氨法脱硫多功能净化装置,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脱硫塔,脱硫塔内由下至上设洗涤降温段、一级脱硫段、二级脱硫段、一级脱氨除雾段、二级脱氨除雾段、高效除雾段;洗涤降温段底部分别与其上部、结晶增浓槽连通;洗涤降温段中部分别与结晶增浓槽、高效氧化塔连通;一级脱硫段、二级脱硫段、一级脱氨除雾段、二级脱氨除雾段的底、上部分别与一级吸收循环槽、二级吸收循环槽、一级脱氨除雾槽、二级脱氨除雾槽连通;高效除雾段与冲洗水槽连通;一级吸收循环槽与高效氧化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高浓度SO2烟气,解决净化装置硫酸铵结晶困难、挂料严重、脱硫剂消耗大、亚硫酸铵氧化低等问题。亚硫酸铵氧化低等问题。亚硫酸铵氧化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浓度SO2烟气的氨法脱硫多功能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环保设备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高浓度 SO2烟气的氨法脱硫多功能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
x
)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是影响大气质量的主要因素,同时空气中的SO2和NO
x
也是雾霾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脱除烟气中的SO2和NO
x
刻不容缓,尽管之前大气污染治理措施频出,也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大气污染问题依然严峻。
[0003]为了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量,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发展迅速。随着技术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理念的深入,氨法脱硫工艺因其脱硫速度快、效率高、脱硫产品经济价值高等优点成为主要的脱硫技术。
[0004]受制于氨法脱硫技术的发展性,过去许多氨法脱硫装置忽略烟气 SO2浓度高与低,都普遍采用单级吸收工艺。若遇到低浓度SO2烟气条件,单级吸收工艺是可行的。当遇到高浓度SO2(≥4000mg/Nm3) 烟气条件时,单级吸收工艺的弊端就会立即显现出来。为了使排放出口SO2指标达标排放,就只有往吸收溶液里面多加氨水处理,这就造成吸收液操作pH值偏高、吸收液密度高、系统氧化率低,同时易造成气溶胶产生、排放颗粒物高、装置拖尾现象严重等问题。
[0005]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了脱硫塔的稳定运行,制约了氨法脱硫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0006]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浓度SO2烟气的氨法脱硫多功能净化装置,以便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氨法脱硫塔存在的问题,并且能有效去除游离NH3和可凝结颗粒物CPM,降低湿法脱硫的副作用,能有效避免脱硫塔烟气出口拖尾现象的发生,提高装置的可靠性,保证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浓度 SO2烟气的氨法脱硫多功能净化装置,以便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氨法脱硫塔存在的问题,并且还能有效去除游离NH3和可凝结颗粒物CPM,降低湿法脱硫的副作用,能有效避免脱硫塔烟气出口拖尾现象的发生,提高装置的可靠性,保证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9]所述的一种高浓度SO2烟气的氨法脱硫多功能净化装置包括脱硫塔1,所述的脱硫塔1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洗涤降温段10、一级脱硫段11、二级脱硫段12、一级脱氨除雾段13、二级脱氨除雾段14、高效除雾段;所述的洗涤降温段10底部分别与其上部、结晶增浓槽 5进口连通;洗涤降温段10中部开设烟气入口18,洗涤降温段10中部通过管道分别与结晶增浓槽5出口、高效氧化塔4连通;一级脱硫段11、二级脱硫段12、一级脱氨除雾段13、二级脱氨除雾段14的底部和上部均通过管道分别与一级吸收循环槽2、二级吸收循环槽3、一级脱氨除
雾槽6、二级脱氨除雾槽7连通;高效除雾段通过管道与冲洗水槽8连通;所述的一级吸收循环槽2与高效氧化塔4连通,一级脱氨除雾槽6与二级脱氨除雾槽7连通。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级脱硫段11、二级脱硫段12上部均设有数层脱硫喷淋层24,二者的底部均设有导液盘22;一级脱硫段11、二级脱硫段12的脱硫喷淋层24分别通过带有一级吸收循环泵36的管道、二级吸收循环泵37的管道与一级吸收循环槽2、二级吸收循环槽3的出口连通;一级脱硫段11、二级脱硫段12的导液盘22分别通过管道与一级吸收循环槽2、二级吸收循环槽3的进口连通;一级脱硫段11、二级脱硫段12内位于最上部的脱硫喷淋层24下设置高效吸收填料25,其余脱硫喷淋层24下设有增效吸收环23;增效吸收环23为圆环状,圆环外壁与脱硫塔1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的,洗涤降温段10底部的一端通过带有洗涤降温循环泵 38的管道与设于其上部的降温喷淋层20连接,洗涤降温段10底部的另一端通过带有结晶浓缩循环泵40与结晶增浓槽5进口连接;设于洗涤降温段10下部的自力式搅拌装置19通过带有搅拌循环泵39 的管道与洗涤降温段10中部连通;设于洗涤降温段10顶部的防挂料喷淋层21与一级吸收循环槽2连通。
[0012]更进一步的,高效氧化塔4内的底部和中部设有氧化空气曝气装置34,高效氧化塔4内至少设置两层布气盘35,氧化空气曝气装置 34和布气盘35均与高效氧化塔4内壁连接。
[0013]更进一步的,一级脱氨除雾段13和二级脱氨除雾段14的上部和底部间均设有脱氨填料层27,且其上部和底部均分别设有脱氨喷淋层28、导液盘22;一级脱氨除雾段13、二级脱氨除雾段14上的脱氨喷淋层28分别通过带有一级脱氨循环泵42的管道、带有二级脱氨循环泵43的管道分别与一级脱氨除雾槽6出口、二级脱氨除雾槽7 出口连通;一级脱氨除雾段13、二级脱氨除雾段14上导液盘22通过管道分别与一级脱氨除雾槽6进口、二级脱氨除雾槽7进口连通。
[0014]更进一步的,一级脱氨除雾段13与二级脱硫段12间设有屋脊式除雾器26,屋脊式除雾器26通过管道与一级脱氨除雾槽6出口连通。
[0015]更进一步的,一级吸收循环槽2、二级吸收循环槽3、高效氧化塔4、结晶增浓槽5、一级脱氨除雾槽6、二级脱氨除雾槽7分别通过气相管道9与脱硫塔1连接。
[0016]更进一步的,高效除雾段由下至上依次包括一级除水雾段15,二级除水雾段16,超净除雾段17;一级除水雾段15、二级除水雾段 16上均设有除水雾喷淋层30,除水雾喷淋层30均通过带冲洗水泵 44的管道与冲洗水槽8出口连通;超净除雾段17上至少设有两层超净除雾喷淋层32,超净除雾喷淋层32通过带冲洗水泵44的管道与冲洗水槽8出口连通;除水雾喷淋层30下方均设有液滴捕集器29,超净除雾喷淋层32下方设有高效除尘器31。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采用两级独立吸收循环吸收工艺技术,在脱硫塔 1内设置一级脱硫段11、二级脱硫段12两个独立吸收循环功能段,同时在塔外对应单独设置一级吸收循环槽2、二级吸收循环槽3两个独立吸收循环槽。控制气溶胶的一个重要措施即是杜绝喷淋吸收液中的气相氨的产生。当遇到高浓度SO2(≥4000mg/Nm3)烟气条件时,设置两级吸收循环功能段,每段吸收相对独立,吸收液密度、pH值均分区独立控制。
[0019]一级脱硫段11为SO2主要脱除区,采用较高密度和pH值吸收液吸收;二级脱硫段12为SO2辅助脱除区,采用较低密度和低pH值吸收液,以降低吸收液中的氨分压,达到减少排
除烟气中的氨逃逸和气溶胶的目的。
[0020]同时采用氧化液与吸收液分置,也有利于吸收过程pH值、密度分区控制,其目的是通过亚盐吸收和较低的pH值控制,可避免产生气相氨,由此防止气相氨与烟气中的SO2接触而产生气溶胶,在SO2吸收上既保证了高吸收效率、高氧化率,又达到从源头削减和过程阻断氨逃逸、降低气溶胶产生的目的。
[0021]本技术可处理的SO2浓度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浓度SO2烟气的氨法脱硫多功能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净化装置包括脱硫塔(1),所述的脱硫塔(1)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洗涤降温段(10)、一级脱硫段(11)、二级脱硫段(12)、一级脱氨除雾段(13)、二级脱氨除雾段(14)、高效除雾段;所述的洗涤降温段(10)底部分别与其上部、结晶增浓槽(5)进口连通;洗涤降温段(10)中部开设烟气入口(18),洗涤降温段(10)中部通过管道分别与结晶增浓槽(5)出口、高效氧化塔(4)连通;一级脱硫段(11)、二级脱硫段(12)、一级脱氨除雾段(13)、二级脱氨除雾段(14)的底部和上部均通过管道分别与一级吸收循环槽(2)、二级吸收循环槽(3)、一级脱氨除雾槽(6)、二级脱氨除雾槽(7)连通;高效除雾段通过管道与冲洗水槽(8)连通;所述的一级吸收循环槽(2)与高效氧化塔(4)连通,一级脱氨除雾槽(6)与二级脱氨除雾槽(7)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浓度SO2烟气的氨法脱硫多功能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脱硫段(11)、二级脱硫段(12)上部均设有数层脱硫喷淋层(24),二者的底部均设有导液盘(22);一级脱硫段(11)、二级脱硫段(12)的脱硫喷淋层(24)分别通过带有一级吸收循环泵(36)的管道、二级吸收循环泵(37)的管道与一级吸收循环槽(2)、二级吸收循环槽(3)的出口连通;一级脱硫段(11)、二级脱硫段(12)的导液盘(22)分别通过管道与一级吸收循环槽(2)、二级吸收循环槽(3)的进口连通;一级脱硫段(11)、二级脱硫段(12)内位于最上部的脱硫喷淋层(24)下设置高效吸收填料(25),其余脱硫喷淋层(24)下设有增效吸收环(23);增效吸收环(23)为圆环状,圆环外壁与脱硫塔(1)的内壁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浓度SO2烟气的氨法脱硫多功能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洗涤降温段(10)底部的一端通过带有洗涤降温循环泵(38)的管道与设于其上部的降温喷淋层(20)连接,洗涤降温段(10)底部的另一端通过带有结晶浓缩循环泵(40)与结晶增浓槽(5)进口连接;设于洗涤降温段(10)下部的自力式搅拌装置(19)通过带有搅拌循环泵(39)的管道与洗涤降温段(10)中部连通;设于洗涤降温段(10)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波陈虹史晓杰丁广磊刘洪徐红帅李碧山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峻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