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训练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5353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18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康复训练设备,其包括驱动装置、背部安置装置、腿部辅助装置、坐垫装置、反馈装置以及控制装置。驱动装置被配置为调节背部安置装置、坐垫装置以及腿部辅助装置之间的转动角度,以实现从包括站立模式、坐起模式和卧躺模式在内的多个体位训练模式中选择的体位训练模式。反馈装置用于获取人体的核心肌力参数。控制装置与反馈装置和驱动装置电连接,控制装置被配置为获取核心肌力参数,并向驱动装置发送控制信号。上述康复训练设备能够为用户提供多种体位训练模式,且能够根据核心肌力参数调节体位训练模式,实现快速帮助患者恢复核心肌力及平衡,有利于缩短患者的恢复周期。的恢复周期。的恢复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康复训练设备


[0001]本公开涉及医疗相关
,尤其涉及一种康复训练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脊髓炎等可导致严重的运动障碍。早期康复训练不仅可以减少卧床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坠机性肺炎、压疮等风险,同时,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代偿重塑和运动功能的重建来说至关重要,因此早期康复训练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是一项核心内容。在目前常采用的疗法中主张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将手置于患者躯干和肢体的特定部位,通过用手控制这些部位姿势或运动,从而阻止患者的异常姿势反射和运动模式,激活或引入正常的姿势反射和运动模式。其中胸骨中下段为身体中央控制点,对于维持身体中枢部稳定性起到关键作用,其次,肩部、骨盆,足部的控制也必不可少。
[0003]核心肌群指的是位于腹部前后环绕着身躯,负责维持脊椎稳定的重要肌肉群,包括腹部肌群肌、腰背部肌群,骨盆底肌群组成。核心肌群的力量体现在患者完成体位变换(如卧



立)的难易程度,以及维持体位姿势平衡;患者在运动功能康复过程中只有首先完成躯干平衡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背部安置装置以及腿部辅助装置,所述康复训练设备还包括:坐垫装置,其相对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所述背部安置装置以及所述腿部辅助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被配置为调节所述背部安置装置、坐垫装置以及所述腿部辅助装置之间的转动角度,以实现从包括站立模式、坐起模式和卧躺模式在内的多个体位训练模式中选择的体位训练模式;反馈装置,其装设于所述背部安置装置、腿部辅助装置或坐垫装置中一处或多处,且配置为获取人体的核心肌力参数;控制装置,其与所述反馈装置和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被配置为获取所述核心肌力参数,并向所述驱动装置发送控制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进一步配置为调节所述转动角度以实现中间模式作为选择的体位训练模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进一步配置为调节所述转动角度以实现至少两个体位训练模式之间的转换训练过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进一步配置为:在核心肌力参数对应的核心肌力性能越健康的情况下,向所述驱动装置发送指示体位训练模式下辅助程度越低的控制信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进一步配置为可通信地连接到用户终端,以接收来自用户终端的用户输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康复训练设备还包括支撑部,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支撑部上的液压组件,所述腿部辅助装置固设于所述支撑部的一侧,所述液压组件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且其一端与所述坐垫装置铰接,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控制所述液压组件抬起或放下所述坐垫装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康复训练设备还包括固定设于所述坐垫装置连接所述腿部辅助装置的一侧的第一齿轮组件,以及转动设于所述支撑部上且与所述第一齿轮组件传动连接的第二齿轮组件,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一电机以及与所述第二齿轮组件传动连接的第一输出轴,以通过所述第一输出轴带动所述第二齿轮组件和所述第一齿轮组件转动,使得所述坐垫装置相对所述腿部辅助装置转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康复训练设备还包括转动设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峻巍刘海杰万东山陈腾林铭任怡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