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灌液针及其减压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灌液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真空灌液针及其减压阀。
技术介绍
[0002]灌液针是灌液设备的重要配件。在灌液过程中,灌液针主要完成灌装液定量抽取及定量推注过程,广泛应用于制药、化工、食品饮料生产行业。
[0003]常见的灌液针一般是在常压条件下工作,即使运用在真空环境下,其环境真空度一般较低。主要原因为当灌液针工作环境真空度较高时,灌液针管路中的液体会受到外界强真空负压而产生很大吸力,管内液体因此常常从灌液针头流出,从而污染设备,甚至影响灌装质量。即使所使用的灌液针有一定的密封措施,但从常压到真空再到常压的反复过程中,灌装液体积也会不断地反复膨胀-收缩,膨胀和收缩过程中极易导致灌液针口出现悬挂液,甚至滴液,影响灌装效果及稳定性。另外,高真空环境产生的负压加上灌液泵的泵液动力,导致灌液针在真空环境下出液时,流速过快,灌装溶液容易飞溅。
[0004]中国专利文献CN2546343Y提到一种防滴漏装置,该装置可与灌液针搭配,有一定程度的防滴液作用。该装置主要作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压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形成有内腔,所述内腔内沿轴向可间隔设置有第一滑阀和第二滑阀,所述第一滑阀和第二滑阀相对于所述内腔可移动,所述阀体上设置有流入流道、流入孔、流出孔和流出流道,所述流入流道和所述流出流道均为盲孔,且所述流入流道、所述流出流道沿轴向延伸设置于所述阀体上;所述流入流道和所述内腔通过所述流入孔连通,所述流出流道和所述内腔通过所述流出孔连通,根据所述流入孔和所述流出孔的位置,所述内腔被依次分为第一腔室、空腔通道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滑阀被配置为:在初始状态时,受到第一弹性力作用,被保持在第一位置,并且抵接于所述流入孔以阻塞所述空腔通道与所述流入流道之间的连通;在受到大于第一弹性力的浇注溶液第一轴向压力时,克服第一弹性力作用沿轴向方向从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一腔室移动,以使所述空腔通道与所述流入流道之间连通;所述第二滑阀被配置为:在初始状态时,在第二弹性力作用下,被保持在第二位置,以阻塞所述第一滑阀和第二滑阀之间的所述空腔通道与所述流出通道的连通;当受到大于第二弹性力的浇注溶液第二轴向压力时,克服第二弹性力作用沿内腔轴向从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二腔室移动,使所述第一滑阀和第二滑阀之间的所述空腔通道与所述流出通道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阀还被配置为:在受到小于第一弹性力的浇注溶液的第一轴向压力或者不再受到浇注溶液的第一轴向压力时,在第一弹性力作用下重新回到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滑阀还被配置为:在受到小于第二弹性力的浇注溶液的第二轴向压力或者不再受到浇注溶液的第二轴向压力时,在第二弹性力作用下重新回到所述第二位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的腔壁上还设置有阻尼孔,所述流出流道和所述第一腔室通过所述阻尼孔连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阀还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内腔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内腔的第三端的端部、第二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内腔的第四端的端部;所述第一腔室内设置有第一弹性结构,用于提供所述第一弹性力,所述第一弹性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阀抵接,所述第一弹性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件抵接;所述第二腔室内设置有第二弹性结构,用于提供所述第二弹性力,所述第二弹性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阀抵接,所述第二弹性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件抵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阀包括第一滑阀主体,所述第一滑阀主体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沿轴向延伸设置有空心的第一挡柱,所述第一弹性结构放置在所述第一挡柱内;所述第二滑阀包括第二滑阀主体,所述第二滑阀主体在所述第二腔室内沿轴向延伸设置有空心的第二挡柱,所述第二弹性结构放置在所述第二挡柱内。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还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于容纳所述第一档柱;第二固定件还设有第二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龙,颜平,黄远,曲秋羽,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悦肤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