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器人运动建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机器人领域,尤其是机器人的运动建模。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硬件和人工智能的发展,移动机器人应用日益广泛,在仓储物流、加工制造、医疗教育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
[0003]机器人的在复杂环境中工作,需实时进行自我定位和环境感知,并规划未来的路径。在沿着规划好的路径移动过程中,机器人实际运动轨迹和规划的理论轨迹的误差越小越好,即轨迹精度越高越好。精确的运动控制是机器人执行各种任务的基础;尤其是在复杂的环境中,机器人的轨迹精度越高,机器人发生碰撞的概率越小;精确的路径跟随也给定位算法提供了更精确的初始值。譬如在仓储机器人中,几十甚至上百个机器人同时工作,机器人偏离运行路线太远会导致机器人相互碰撞。而且机器人每次都要要停止在二维码的正上方,偏离太远会导致机器人的相机拍摄不到二维码而无法定位。机器人的精确运动控制是非常关键的模块。
[0004]机器人运动控制的理论指导是物理运动学理论,如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但是实际上,电机的速度控制是离散周期性的,速度并不是连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运动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标定机器人,获取机器人的机械参数和运动参数;步骤s2,在机器人驱动轮上安装编码器,在机器人运动过程中,实时采集编码器数据;步骤s3,离散采样加速度值acc∈(a
min
,a
max
)及控制周期T∈(T
min
,T
max
),构成控制配置组合(acc,T);步骤s4,通过加速度acc和控制周期T来控制机器人运动,使用蒙特卡洛方法拟合速度校正模型f
v
(acc,T)及位移校正模型f
s
(acc,T);步骤s5,根据离散配置下的已有模型集合{f
v
(acc
i
,T
i
),f
s
(acc
i
,T
i
)|i∈(1,N)},通过非线性优化技术,拟合任意加速度a和控制周期t
c
下的速度校正模型f
v
(a,t
c
)和位移校正模型f
s
(a,t
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运动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标定机器人环节所获取机器人的机械参数和运动参数,包括驱动轮直径、驱动轮间距、电机最大转速、电机最大加速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运动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1,控制机器人直行,测量行驶的实际距离,记录左右驱动轮的数字编码器读数增量,计算出该次测试的左右驱动轮的直径;步骤s12,控制机器人转弯,当机器人旋转360度时,记录左右驱动轮的编码器读数增量;根据编码器读数的增量和步骤s11计算出的左右轮直径,计算出该次测试的左右驱动轮间距;步骤s13,多次测试取平均值,求出驱动轮直径及间距;步骤s14,根据驱动轮直径和编码器线数,建立编码器读数增量到车轮行驶距离的映射函数Tr(enr)。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运动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运动模型的参数包括:模型的输入参数包括控制周期T和加速度acc;模型的输出参数包括速度校正模型f
v
(a,t
c
)和位移校正模型f
s
(a,t
c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运动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拟合速度校正模型f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刘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知步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