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热失控铅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4774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6: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热失控铅蓄电池,包括相互盖合的电池槽和中盖,所述电池槽的内腔被分隔板分成多个单格,每个单格内设有一个极群,每个极群包括交替叠放的若干正极板和负极板,同一极群中的正极板通过正极汇流排串联,同一极群中的负极板通过负极汇流排串联,相邻极群之间通过将正、负极汇流排连接串联,其中一对相邻极群之间的正极汇流排和负极汇流排通过一个温度保护装置串联;用于连接温度保护装置的正极汇流排和负极汇流排上设有伸出中盖的引出柱,所述温度保护装置引出有与对应引出柱连接的套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蓄电池内部串联一个温度保护装置,实现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不会出现电池热失控,实现智能防电池热失控不鼓胀的功能。不鼓胀的功能。不鼓胀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热失控铅蓄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蓄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防热失控铅蓄电池。

技术介绍

[0002]电动车行业近20年来发展迅猛,目前电动车保有量已达近3亿辆,铅酸动力电池也随之快速发展。由于不合理的使用,目前还存在着一小部分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出现热鼓胀,也就是产生热失控问题,导致电池提前报废。热失控是由于铅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电池大量析出气体,电池氧复合反应效率大大提高,而氧复合反应是一种放热反应,会导致电池温度升高,电池温度升高后会使电池充电接收能力进一步提高,从而析出气体量更多,氧复合反应效率提高,放热量进一步加大,最终这种恶性循环导致了电池外部塑壳软化、电池鼓胀,这种不可逆的变化会破坏电池原有的组织形态,使得电池后续使用中电池容量急剧衰减,导致提前报废。所以在电池进行恶性循环时,及时切断电池内部电路,阻止电池进一步温升是控制电池热失控、防止电池鼓胀的关键。
[0003]纵观电池的全寿命周期,其实出现热失控的几率是非常低的,所以解决好偶尔出现的热失控现象,就能够防止电池因为热失控原因而提早报废,从而达到降低电池故障率,提升产品质量,延长电池寿命的目的。
[0004]公告号为CN201766137U的专利说明中公开了一种带过热过载保护器的蓄电池,包括有多个箱体、箱体内设填充的电解质、以及密封设于箱体上开口端的中盖,各个箱体内的电解质依次通过导电体串联,所串联箱体的首端和尾端分别设有正电极和负电极,其特征是:还包括有过热过载保护器,该过热过载保护器串联于连接任意两箱体内电解质的导电体上。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热失控铅蓄电池,能够实现智能防电池热失控不鼓胀的功能。
[0006]一种防热失控铅蓄电池,包括相互盖合的电池槽和中盖,所述电池槽的内腔被分隔板分成多个单格,每个单格内设有一个极群,每个极群包括交替叠放的若干正极板和负极板,同一极群中的正极板通过正极汇流排串联,同一极群中的负极板通过负极汇流排串联,相邻极群之间通过将正、负极汇流排连接串联,其特征在于:其中一对相邻极群之间的正极汇流排和负极汇流排通过一个温度保护装置串联;
[0007]用于连接温度保护装置的正极汇流排和负极汇流排上设有伸出中盖的引出柱,所述温度保护装置引出有与对应引出柱连接的套环。
[0008]本方案采用温度保护装置实现两汇流排单体的串联,最终实现所有极群的串联,该温度保护装置能控制电池温度在低于温度限值时正常连接,在电池温度高于温度限值时断开连接,而且当电池断开连接后,电池温度恢复到一定低温时又重新恢复正常连接,实现智能防电池热失控不鼓胀的功能。
[0009]作为优选,所述中盖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温度保护装置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置有供所述引出柱穿过的通孔,所述放置槽的槽口设置有盖片。
[0010]进一步优选,所述放置槽的槽口边缘设置有盖片胶水槽。
[0011]进一步优选,所述中盖的内表面上对应各正、负极汇流排位置分别设置有汇流排胶水槽,所述通孔穿过对应的汇流排胶水槽。
[0012]进一步优选,在中盖注塑制备时,所述通孔位于放置槽一侧的端口上设置有盖帽,在装配时,引出柱伸入盖帽并胶封后,再将盖帽去除。保证中盖与汇流排胶封时,胶水不从通孔处流出,从而不影响温度保护装置的安装。
[0013]进一步优选,所述通孔为花键形通孔,盖帽为内六角帽。
[0014]作为优选,每只电池包括6个极群,所述温度保护装置串联于中间两个极群之间。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1)在蓄电池内部串联一个温度保护装置,实现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不会出现电池热失控,该温度保护装置能控制电池温度在低于温度限值时正常连接,在电池温度高于温度限值时断开连接,而且当电池断开连接后,电池温度恢复到一定低温时又重新恢复正常连接,实现智能防电池热失控不鼓胀的功能。
[0017](2)由于温度保护装置集成在内部并且直接串联在汇流排的引出柱之间,能够比起在电池外部装温度保护装置能更加迅速、准确地测量电池温度、使电路断开更迅速。
[0018](3)中盖与汇流排胶封时,由于胶水密封住了汇流排引出柱的通孔,除了可以将温度保护装置串联入电路,还可以隔绝蓄电池内部产生的酸雾,防止酸雾腐蚀温度保护装置,提升产品的稳定性。
[0019](4)电池的小盖片(放置槽上的盖片)与中盖采用了胶水密封,而不是超声波焊接,因为在超声波焊接大盖片(注液孔上的盖片)之前,电池需要加酸并充电,此时酸液可能会流入温度保护装置腐蚀装置导致装置失效从而导致电池失效;采用胶封的话只需要电池在加色胶工序时,再滴加胶水并加小盖片密封,就可以使温度保护装置与外界酸环境隔离,这种方法能够使此结构电池更具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温度保护装置安装结构示意图(隐去中盖);
[0021]图2为温度保护装置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2中局部A的放大图;
[0023]图4为中盖内表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

5所示,一种防热失控铅蓄电池,包括相互盖合的电池槽1和中盖2,电池槽1的内腔被分隔板3分成六个单格,每个单格内设有一个极群4,相邻极群4通过汇流排5串联,具体地,每个极群4包括交替叠放的若干正极板和负极板,同一极群4中的正极板通过正极汇流排51串联,同一极群4中的负极板通过负极汇流排52串联,相邻极群4之间通过将正极汇流排51和负极汇流排52连接以实现串联。
[0026]其中一对相邻极群4之间的正极汇流排51和负极汇流排52通过一个温度保护装置6串联;本实施例中,温度保护装置6串联于中间两个极群4之间。
[0027]具体地,用于连接温度保护装置6的正极汇流排51和负极汇流排52上设有伸出中盖2的引出柱7,温度保护装置6引出有与对应引出柱7连接的套环61,安装时,套环61套在对应引出柱7上并焊接即可完成连接。
[0028]本实施例中,中盖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温度保护装置6的放置槽21,放置槽21内设置有供引出柱7穿过的通孔211,放置槽21的槽口设置有盖片8,放置槽21的槽口边缘设置有盖片胶水槽212,即盖片8与放置槽21采用胶水密封。通孔211具体为花键形通孔,更具体地为内六角通孔。
[0029]本实施例中,中盖2的内表面上对应各正、负极汇流排位置分别设置有汇流排胶水槽22,通孔211穿过对应的汇流排胶水槽22,向汇流排胶水槽22内注胶时,同时可把通孔211进行封堵,有效隔绝蓄电池内部产生的酸雾,防止酸雾腐蚀温度保护装置6,提升产品的稳定性。
[0030]本实施例中,通孔211位于放置槽21一侧的端口上设置有盖帽(图中未示出),该盖帽在中盖2注塑制备时一并注塑形成,盖帽具体为内六角帽;中盖2与汇流排5胶封时,汇流排5连同引出柱7被胶水覆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热失控铅蓄电池,包括相互盖合的电池槽和中盖,所述电池槽的内腔被分隔板分成多个单格,每个单格内设有一个极群,每个极群包括交替叠放的若干正极板和负极板,同一极群中的正极板通过正极汇流排串联,同一极群中的负极板通过负极汇流排串联,相邻极群之间通过将正、负极汇流排连接串联,其特征在于:其中一对相邻极群之间的正极汇流排和负极汇流排通过一个温度保护装置串联;用于连接温度保护装置的正极汇流排和负极汇流排上设有伸出中盖的引出柱,所述温度保护装置引出有与对应引出柱连接的套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热失控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盖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温度保护装置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置有供所述引出柱穿过的通孔,所述放置槽的槽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渭丁全俊李越南庄建房兆锟欧阳万忠方明学高根芳代飞
申请(专利权)人: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