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芯轴定位识别的上料传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4586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芯轴定位识别的上料传送装置,包括支架、传送带壳体、托盘,所述支架上安装有传送带壳体,所述传送带壳体上设置有电机、传动带和线性模组,所述电机安装在传送带壳体的左侧端面,所述传送带位于线性模组下部,所述传送带由电机驱动,所述托盘位于传动带壳体上部,所述托盘通过连接杆与传动带固定连接,所述托盘上面安装有4个芯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充分利用了传感器的作用,将工件的信息通过传感器传送到上位机控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方便、快捷、有效,可以代替CCD视觉相机,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芯轴定位识别的上料传送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芯轴定位识别领域,涉及一种芯轴定位识别的上料传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动着工业的进步。为了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标准性,机器人智能作业被广泛应用在各类制造企业中。随着智能机器人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在机器人系统集成方面的应用取得了快速发展,工业机器人已经逐步在各个领域得到应用。机器人的发展和应用水平体现着国家工业发展水平,也是国家先进技术实力的体现。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提升和飞速发展,传统人工磨削及抛光制造工艺面临更新换代的挑战,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磨削设备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机器人智能加工领域要实现自动化加工的关键之一是要有简单、快捷、有效的上料及抓取机构,来实现对不同类型工件的快速装夹、防差错识别和精确定位,本技术适用于中间带孔的零部件的定位、防差错识别、传送,特别是适合齿轮零部件的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芯轴定位识别的上料传送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4]一种芯轴定位识别的上料传送装置,包括支架、传动带壳体、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安装有传动带壳体,所述传动带壳体上设置有电机、传动带和线性模组,所述电机安装在传动带壳体的左侧端面,所述传动带位于线性模组下部,所述传动带由电机驱动,所述托盘位于传动带壳体上部,所述托盘通过连接杆与传动带固定连接,所述托盘上面安装有四个芯轴。
[0005]优选的,所述芯轴由上至下设置上部轴肩、中部轴肩和下部轴肩,所述芯轴内部设有安装槽,所述芯轴表面设置通孔并联通安装槽,所述通孔对应设置有螺纹孔并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通孔、螺纹孔分别设置有六个。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由螺钉插入芯轴上的通孔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通过安装槽内部线路与上位机连接。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使用传动带起到传送工件的作用,且选择伺服电机控制,能够实现传送过程的精确定位,上料的定位和识别部分为芯轴特有的结构,芯轴的三个轴肩只对特定的工件定位,防止工件放错,且工件放置完成后会有微动开关感应到工件,如果工件被错误放置了,传感器不会有信号,会触发系统报警,充分利用了传感器的作用,将工件的信息通过传感器传送到上位机控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方便、快捷、有效,一般来说识别零件类型和是否放置正确,会使用CCD视觉相机,但是CCD视觉相机的成本高,本技术可以代替CCD视觉相机,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技术的芯轴结构示意图;
[0010]图3为本技术的芯轴结构图;
[0011]图中:1

支架、2

传动带壳体、3

托盘、4

电机、5

传动带、6

线性模组、7

芯轴、8

第一传感器、9

第二传感器、10

第三传感器、11

上部轴肩、12

中部轴肩、13

下部轴肩、14

安装槽、 15

通孔、16

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0013]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芯轴定位识别的上料传送装置,包括支架1、传动带壳体2、托盘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安装有传动带壳体2,所述传动带壳体2上设置有电机4、传动带5和线性模组6,所述电机4安装在传动带壳体2的左侧端面,所述传动带5位于线性模组6下部,所述传动带5由电机4驱动,所述托盘3位于传动带壳体2上部,所述托盘 3通过连接杆与传动带5固定连接,所述托盘3上面安装有四个芯轴7。
[0014]所述芯轴7由上至下设置上部轴肩11、中部轴肩12和下部轴肩13,所述芯轴7内部设有安装槽14,所述芯轴7表面设置通孔15并联通安装槽14,所述通孔15对应设置有螺纹孔16并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通孔15、螺纹孔16分别设置有六个。
[0015]所述第一传感器8、第二传感器9、第三传感器10由螺钉插入芯轴7上的通孔并与螺纹孔16螺纹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8、第二传感器9和第三传感器10通过安装槽内部线路与上位机连接。
[001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芯轴加工有上部轴肩、中部轴肩、下部轴肩,轴肩对工件起定位、限制作用,工件类型如果错误是无法放置在芯轴中的,且芯轴内部加工有安装槽,芯轴安装有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这三个传感器的感应片的位置分别在上部轴肩、中部轴肩和下部轴肩的位置,用来检测工件的类型并将工件类型传送至上位机控制系统,当工件放置在轴肩部位时,刚好能被轴肩部位的传感器的感应片感应到,上料工作进行时,操作员手动将待加工工件放置在芯轴中,工件通过芯轴的轴肩和传感器进行定位并检测类型是否正确,并将类型信息传送上位机控制系统,上位机控制系统检测到工件的信息后会控制伺服电机启动,伺服电机带动传动带将工件传送至待加工的位置,实现定位、防差错识别、传送的功能。
[0017]以上所述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技术的教导,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芯轴定位识别的上料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传动带壳体(2)、托盘(3),所述支架(1)上安装有传动带壳体(2),所述传动带壳体(2)上设置有电机(4)、传动带(5)和线性模组(6),所述电机(4)安装在传动带壳体(2)的左侧端面,所述传动带(5)位于线性模组(6)下部,所述传动带(5)由电机(4)驱动,所述托盘(3)位于传动带壳体(2)上部,所述托盘(3)通过连接杆与传动带(5)固定连接,所述托盘(3)上面安装有四个芯轴(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芯轴定位识别的上料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7)由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彬孙道仓张和振赵庆文姚型伟窦仕蓬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宏升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