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车亭整体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4160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6: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候车亭整体运输装置,包括托架、吊架和钢绳,吊架位于托架的上方,吊架通过钢绳与托架连接,托架包括支撑架和两个延长架,两个延长架设置在支撑架的两端,在支撑架延伸方向的两外侧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耳座,连接耳座设置有穿孔,在延长架的两内侧分别设置有固定耳座,在固定耳座上设置有安装孔;吊架包括主框条、两个第一吊装部和两个第二吊装部,两个第一吊装部位于主框条的顶面,两个第二吊装部位于主框条的底面,第一吊装部上设置有第一吊装孔,第二吊装部上设置有第二吊装孔,第二吊装孔的轴向与穿孔的轴向平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运输整个候车亭,避免现场组装,具有能节省人力物力、减少交通阻塞的优点。减少交通阻塞的优点。减少交通阻塞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候车亭整体运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运输装置
,具体是涉及一种候车亭整体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公交车是城市中最广泛的便民设施和代步工具,随着环保、节能意识的日益完善,公交车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公共设施。公交车站候车亭,一般与公交站牌相配套,为方便公共乘客候车,公交车站候车亭是在车站、道路两旁或绿化带的港湾式公交停靠站上建设的交通设施。
[0003]候车亭包括顶棚、立柱、广告灯箱和坐凳。为了方便存放和运输,顶棚、立柱、广告灯箱和坐凳一般各自生产完成后先运输至目的地,然后在目的地进行组装。采用该种方法虽然方便运输,但是现场组装不仅需要额外的组装人员和费用,组装人员还需要携带较多的组装工具,组装过程中耗时较长,很可能给目的地的交通造成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现场组装、能节省人力物力、减少交通阻塞的候车亭整体运输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候车亭整体运输装置,包括托架、吊架和钢绳,吊架位于托架的上方,吊架通过钢绳与托架连接,托架包括支撑架和两个延长架,两个延长架设置在支撑架的两端,支撑架的顶面和延长架的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在支撑架延伸方向的两外侧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耳座,连接耳座设置有穿孔,在延长架的两内侧分别设置有固定耳座,固定耳座向延长架的中部延伸,在固定耳座上设置有安装孔;吊架包括主框条、两个第一吊装部和两个第二吊装部,两个第一吊装部位于主框条顶面的两端,两个第二吊装部位于主框条底面的两端,第一吊装部上设置有第一吊装孔,第二吊装部上设置有第二吊装孔,第二吊装孔的轴向与穿孔的轴向平行。
[0006]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托架,用于托起整个候车亭,通过在托架上设置连接耳座,吊架通过钢绳与连接耳座连接,用于整体吊起托架及候车亭,方便装车运输;通过固定耳座并在固定耳座上设置安装孔,用于通过螺栓将候车亭底部与托架固定连接,避免在吊装和运输过程中,候车亭与托架意外分离,有利于保证操作的安全性;本技术能将整个候车亭运输至目的地,避免现场组装,一方面能节省组装人工和组装费用,另一方面还能减少阻塞交通的现象发生。
[0007]进一步的方案是,支撑架包括两个第一纵框条、两个第一横框条和斜框条,第一纵框条和第一横框条围合成第一矩形框架,斜框条连接在第一矩形框架的对角上。
[0008]进一步的方案是,在竖直方向上,斜框条的顶面与第一矩形框架的顶面平齐,斜框条的底面高于第一矩形框架的底面;在斜框条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底座,第一底座的底面与第一矩形框架的底面平齐。
[0009]进一步的方案是,延长架包括第二横框条、中框条和两个第二纵框条,第二横框
条、两个第二纵框条和第一横框条围合成第二矩形框架,中框条连接在第一横框条和第二横框条之间。
[0010]进一步的方案是,在竖直方向上,第二横框条的顶面与第二矩形框架的顶面平齐,第二横框条的底面高于第二矩形框架的底面;在第二横框条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底座,第二底座的底面与第二矩形框架的底面平齐。
[0011]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吊装部包括第一吊装板和多个第一加强板,第一吊装板平行于主框条的延伸方向,多个第一加强板连接在第一吊装板的两侧,第一吊装孔贯穿第一吊装板的厚度方向。
[0012]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吊装部包括第二吊装板和多个第二加强板,第二吊装板垂直于主框条的延伸方向,多个第二加强板连接在第二吊装板的两侧,第二吊装孔贯穿第二吊装板的厚度方向,第二吊装孔的轴线与第一吊装孔的轴线垂直。
[0013]进一步的方案是,托架的中部设置有安装区域,在安装区域的四周设置有连接耳座,连接耳座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臂和第二臂,第一臂与托架连接,第二臂从托架的顶面向上凸起。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和候车亭的吊装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和候车亭的安装示意图。
[0016]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17]图4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
[0018]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图。
[0019]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托架的分解图。
[0020]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吊架的结构图。
[0021]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参见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的候车亭整体运输装置包括托架1、吊架2和钢绳3,吊架2位于托架1的上方,候车亭4设置在托架1上并位于吊架2的下方,吊架2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托架1的延伸方向,吊架2通过钢绳3与托架1连接。为了方便说明,将托架1的宽度方向设为X向,将托架1的长度方向设为Y向,将托架1的高度方向设为Z向。
[0023]候车亭4包括底座41、顶棚42和两个立柱43,两个立柱43沿Y向排列设置在底座41上,顶棚42设置在立柱43的顶部。在X向上,立柱43位于底座41的中部,立柱43的后侧设置有广告灯箱安装部,用于安装广告灯箱。底座41包括安装架411、围合架412和多个底板413,底板413设置在安装架411上。安装架411的四周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孔和多个固定销4111,第一固定孔沿水平方向延伸,用于与托架1固定连接。固定销4111从安装架411的侧壁向外延伸,用于与围合架412连接。安装架41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第二固定孔(图中未示出),第二固定孔沿竖直方向,即沿Z向延伸,用于与候车亭4的底部固定连接。围合架412设为中空的矩形框架,围合架412包括倾斜侧壁和多个连接座4121,连接座4121设置在倾斜侧壁的向内一侧,多个连接座4121与固定销4111对应设置。连接座4121上设置有葫芦孔4122,葫芦孔4122
与固定销4111配合连接,起固定围合架412的作用。
[0024]结合图2和图3,托架1的中部设置有安装区域,候车亭4设置在安装区域内。为了进一步固定候车亭4,在安装区域的四周设置有多个固定件14,固定件14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臂和第二臂,第一臂与托架1的顶面固定连接,第二臂从托架1的顶面向上凸起,第二臂通过螺栓与第一固定孔固定连接。
[0025]结合图5和图6,托架1包括支撑架12和两个延长架13,两个延长架13分设在支撑架12Y向的两端,在竖直方向上,支撑架12的顶面和延长架13的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在支撑架12Y向的两外侧上均设置有两个连接耳座11,两侧上的连接耳座11沿X向对应布置。连接耳座11上设置有穿孔111,在Z向上,穿孔111所在高度高于支撑架12的顶面,穿孔111用于与钢绳3连接。在延长架13Y向的两内侧均设置有固定耳座131,固定耳座131沿水平方向向延长架13的中部延伸,且在Z向上,固定耳座131的表面与延长架13的顶面平齐。固定耳座131上设置有安装孔1311,安装孔1311沿竖直方向延伸,安装孔1311为腰圆孔,通过螺栓与候车亭4安装架411的底部固定连接,起固定候车亭4的作用。...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候车亭整体运输装置,包括托架、吊架和钢绳,所述吊架位于所述托架的上方,所述吊架通过所述钢绳与所述托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包括支撑架和两个延长架,两个所述延长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两端,所述支撑架的顶面和所述延长架的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在所述支撑架延伸方向的两外侧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耳座,所述连接耳座设置有穿孔,在所述延长架的两内侧分别设置有固定耳座,所述固定耳座向所述延长架的中部延伸,在所述固定耳座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吊架包括主框条、两个第一吊装部和两个第二吊装部,两个所述第一吊装部位于所述主框条顶面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二吊装部位于所述主框条底面的两端,所述第一吊装部上设置有第一吊装孔,所述第二吊装部上设置有第二吊装孔,所述第二吊装孔的轴向与所述穿孔的轴向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候车亭整体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第一纵框条、两个第一横框条和斜框条,所述第一纵框条和所述第一横框条围合成第一矩形框架,所述斜框条连接在所述第一矩形框架的对角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候车亭整体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竖直方向上,所述斜框条的顶面与所述第一矩形框架的顶面平齐,所述斜框条的底面高于所述第一矩形框架的底面;在所述斜框条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的底面与所述第一矩形框架的底面平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候车亭整体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康
申请(专利权)人:葆冈金属制品珠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