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变速箱通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44056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6: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变速箱通气系统,包括与变速箱外壳连接的支架,以及连接在支架上的管夹盒和通气管组件;通气管组件具有硬管、第一软管以及第二软管;第一软管和所述第二软管分别连接在硬管两端;硬管固定在所述支架上,实现通气管组件的固定;通气管组件在靠近硬管的一端与管夹盒连接并通过支架的支撑实现将管夹盒固定在远离地面的位置;通气管组件另一端连接有通气嘴;通气嘴将通气组件与油箱连通,使得气化后的变速箱液气体在通过通气嘴、管路及管夹盒的过程会逐渐遇冷液化,最终停留在通气系统内部,再回流到变速箱内。再回流到变速箱内。再回流到变速箱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变速箱通气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变速箱通气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变速器的运行,变速箱液的温度会发生变化,变速箱内部的气体的压力也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需要使用变速箱通气管来平衡内外气压,用于帮助变速箱的散热以及漏油情况。可是现有的变速箱通气管存在不防水,不防尘,以及当油温过高,气化的油无法处理直接通过变速箱通气管排出,附着在周边零件上的问题,导致周边零件表面经常有污渍,需要经常对变速箱进行维护,缩短了变速箱的维护周期,给用户添加了不少麻烦;此外,现有的变速箱通气管采用的软管比较难固定,而且容易折弯导致堵管;现有的变速箱通气管也没有远离地面,涉水性能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变速箱通气系统,该通气系统采用将硬管和软管相结合的连接方式,中间采用一个硬管过渡两条软管,软管连接方便,硬管有利于固定,改善了现有的变速箱通气管容易折弯的问题,同时硬管也能更好地支撑软管,使得通气管出口位置处于相对于地面较高的位置,提高了汽车的涉水性能。在通气管的出口位置增设了盒体式管夹,具有收集气化后的变速箱液的作用,同时也增强了防尘、防水溅的功能,能够延长变速箱的维护周期。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变速箱通气系统,包括与变速箱外壳连接的支架,以及连接在所述支架上的管夹盒和通气管组件;
[0005]所述通气管组件具有硬管、第一软管以及第二软管;
[0006]所述第一软管和所述第二软管分别连接在所述硬管两端
[0007]所述硬管固定在所述支架上,实现所述通气管组件的固定;
[0008]所述通气管组件在靠近所述硬管的一端与所述管夹盒连接并通过所述支架的支撑实现将所述管夹盒固定在远离地面的位置;
[0009]所述通气管组件另一端连接有通气嘴;
[0010]所述通气嘴将所述通气管组件与油箱连通。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包括横向支架和竖向支架;
[0012]所述横向支架与所述通气管组件连接固定;所述竖向支架与所述管夹盒连接固定。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气管组件包括所述硬管,还包括第一软管、第二软管、第一管夹、以及第二管夹;
[0014]所述硬管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管夹与所述第一软管固定连接;
[0015]所述第一软管与所述通气嘴连接;
[0016]所述硬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管夹与所述第二软管固定连接;
[0017]所述第二软管与所述管夹盒连接。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气嘴与第一软管过盈配合连接。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软管和所述第二软管由PVC材质制成。
[00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夹盒为密封盒体,可收集气化的变速箱液,并通过所述通气管组件液化回流至油箱。
[00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具有多个与汽车相应部件相适配的固定孔,通过所述固定孔将所述支架稳定固定在汽车的变速箱外壳上;
[0022]所述固定孔包括设在所述横向支架的条形固定孔和设在所述竖向支架上的圆形固定孔。
[00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向支架具有固定握手,所述硬管固定在所述固定握手上;固定握手呈圆弧状。
[002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5]1、该通气系统采用将硬管和软管相结合的连接方式,中间采用一个硬管过渡两条软管,软管连接方便,硬管有利于固定,改善了现有的变速箱通气管容易折弯的问题,同时硬管也能更好地支撑软管,使得通气管出口位置处于相对于地面较高的位置,提高了汽车的涉水性能。
[0026]2、在通气管的出口位置增设了盒体式管夹,具有收集气化后的变速箱液的作用,同时也增强了防尘、防水溅的功能,能够延长变速箱的维护周期。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一种新型变速箱通气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一种新型变速箱通气系统主视图示意图;
[0029]图3是一种新型变速箱通气系统左视图示意图。
[0030]1、支架;2、管夹盒;3、通气管组件;4、通气嘴;11、横向支架;12、竖向支架;13、条形固定孔;14、圆形固定孔;15、固定握手;31、硬管;32、第一软管;33、第二软管;34、第一管夹;35、第二管夹。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3]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34]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变速箱通气系统,包括与变速箱外壳连接的支架1,以及连接在支架1上的管夹盒2和通气管组件3;
[0035]通气管组件3具有硬管31、第一软管32以及第二软管33;
[0036]第一软管32和第二软管33分别连接在硬管31两端;
[0037]硬管31固定在支架1上,实现通气管组件3的固定;
[0038]通气管组件3在靠近硬管31的一端与管夹盒2连接并通过支架1的支撑实现将管夹盒2固定在远离地面的位置;
[0039]通气管组件3另一端连接有通气嘴4;
[0040]通气嘴4将通气管组件3与油箱连通。
[0041]具体而言,该通气系统采用将硬管和软管相结合的连接方式,中间采用一个硬管过渡两条软管,软管连接方便,硬管有利于固定,改善了现有的变速箱通气管容易折弯的问题,同时硬管也能更好地支撑软管,使得通气管出口位置处于相对于地面较高的位置,提高了汽车的涉水性能。在通气管的出口位置增设了盒体式管夹,具有收集气化后的变速箱液的作用,同时也增强了防尘、防水溅的功能,能够延长变速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变速箱通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变速箱外壳连接的支架(1),以及连接在所述支架(1)上的管夹盒(2)和通气管组件(3);所述通气管组件(3)具有硬管(31)、第一软管(32)以及第二软管(33);所述第一软管(32)和所述第二软管(33)分别连接在所述硬管(31)两端;所述硬管(31)固定在所述支架(1)上,实现所述通气管组件(3)的固定;所述通气管组件(3)在靠近所述硬管(31)的一端与所述管夹盒(2)连接并通过所述支架(1)的支撑实现将所述管夹盒(2)固定在远离地面的位置;所述通气管组件(3)另一端连接有通气嘴(4);所述通气嘴(4)将所述通气管组件(3)与油箱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变速箱通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包括横向支架(11)和竖向支架(12);所述横向支架(11)与所述通气管组件(3)连接固定;所述竖向支架(12)与所述管夹盒(2)连接固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变速箱通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组件(3)包括所述硬管(31),还包括第一软管(32)、第二软管(33)、第一管夹(34)、以及第二管夹(35);所述硬管(31)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管夹(34)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紫鹏邓成乐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五十铃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