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列式指拨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3033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并列式指拨开关,包括上盖板、指拨开关本体及推钮;上盖板中央均布凹设有槽道,槽道左、右二侧为倾斜面设置;推钮设于各槽道中;上盖板盖在开关本体上;开关本体的上半部中空凹陷一容置空间;上盖板底缘在每一槽道的左、右侧形成波浪状的止挡槽;开关本体的容置空间中左、右两侧分别凸有挡块;推钮顶缘中央凸设一矩形推块,于左、右侧端凸设一弧形凸缘,凹设二弧形凹槽;推钮底缘凸设四个止挡支柱;推钮底缘连接一金属接触弹片。(*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路开关,特别是一种并列式指拨开关。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各项工业无不朝尖端科技发展,相形之下,所制造的产品也愈趋轻薄短小、精密准确,但这些产品在向高精度高可靠性发展的的同时,亦产生了加工制造的难度,因而也造成高科技产品价格高居不下的现象,上述现象在电子零件上表现最为显著。并列式指拨开关普遍应用于各项高科技电器产品中,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的习用并列式指拨开关,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4所示,该习用并列式指拨开关,主要由一上盖10、一底座20、数个推钮30所构成,上盖10是由塑料制成,其长度方向设有数个沟槽15,以供分别置入一推钮30;底座20是一塑料本体21与导电材料固定端子22、23植入成型体,固定端子22、23对称地设置于本体21长度方向两侧,本体21内部成型一凹槽211,固定端子22、23植入于本体21内的一端显露于凹槽211内的底部(如图2、3及4所示);推钮30为一塑料本体31与导电材料的接触端子32植入成型体,本体31呈长矩形,其顶部具有一推块33,接触端子32分置于本体31长度方向的底部两端,习用技术的特点在于推钮30的本体31的滑动方向的顶部两端分别设有一凸出部311、312,上盖10底部相对应于凸出部311、312处设有凹入部11、12、13、14,其相对应于推钮30的接触片32两侧的底座20的凹槽211内部设有挡块212,推钮30底部相对应于挡块212的相对应内侧端处设有凸块34。请参阅图3、4,其为习用技术的推钮处于相对位置时的截面图;组合上述构件,推钮30是由上盖10的底部置入其沟槽15处,本体31的顶面抵制于上盖10的底面,推块33则显露于沟槽15内,上盖10与底座20成型为一体,并将推钮30夹设于其间,以上盖10的宽度方向为滑动方向,当推动推块33滑动于沟槽15内时,可使凸出部311与凹入部11卡合,凸出部312与凹入部13卡合(如图3所示),或是凸出部311与凹入部12卡合,凸出部312与凹入部14卡合(如图4所示)等两种卡合状态,可选择推钮30底部的接触端子32分别与位于底座20两侧缘的固定端子22、23接触与否,而挡块212既可用以支撑推钮30的本体31,避免直接施压于接触端子32上,且于推动推钮30时可分别使凸块34抵制于挡块212的内侧端,以辅助推钮30的定位。习用并列式指拨开关存在下列缺点(1)习用并列式指拨开关,其推钮30的本体31与导电材接触端子32,采用固定式植入一体成型,因此,接触端子32于植入成型时,略有偏斜,则接触端子32的四个接触点,即呈三点接触,或更甚至形成单边二点接触,无法有效起到指拨开关的切换作用;(2)习用并列式指拨开关,其推钮30的本体31跨置于底座20的凹槽211内部二侧的挡块212上,当推钮30由左侧推向右侧时,推钮30的本体31限制于挡块212上滑动,而本体31滑动方向的顶部两端的凸出部311、312分别从上盖10的凹入部11及13推挤至凹入部12及14;由于本体31是限制于挡块212上滑动,因此,推钮30的本体31顶部两端的凸出部311、312形成强迫推挤移动,需极大的推力才能拨移推钮30,常造成凸出部311、312磨耗破坏,以至无法达到定位作用;(3)习用并列式指拨开关,推钮30的本体31顶部两端的凸出部311、312与上盖10形成强迫推挤移动,易导至上盖10向上隆起变形,使习用并列式指拨开关的组合结构,遭到破坏。本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触良好的并列式指拨开关。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措施本技术的并列式指拨开关,包括上盖板、指拨开关本体及推钮;上盖板,为一矩形板片,上盖板中央均布凹设有至少二道槽道,槽道左、右二侧为倾斜面设置;推钮设于各槽道中;上盖板盖在指拨开关本体上;指拨开关本体,为一矩形框体,其上半部中空凹陷一容置空间,指拨开关本体相对应于上盖板的槽道,于左侧嵌设复数片接触脚,且接触脚凸伸出指拨开关本体外侧,呈阶梯式转折设置;指拨开关本体相对应于上盖板的槽道,于右侧嵌设有片接触脚,且接触脚凸伸出指拨开关本体外侧,呈阶梯式转折设置其特征在于上盖板底缘在每一槽道的左侧设二个弧形凹槽及二个弧形凸缘,形成波浪状的止挡槽,右侧亦设二个弧形凹槽及二个弧形凸缘,形成波浪状的止挡槽;指拨开关本体上半部中空凹陷的容置空间中左、右两侧分别凸设至少二道挡块;推钮顶缘中央凸设一矩形推块,且于顶缘左侧端凸设一弧形凸缘,凹设二弧形凹槽,右侧端凸设一弧形凸缘,凹设二弧形凹槽;推钮底缘凸设四个止挡支柱;推钮底缘连接一具弹性的金属接触弹片,接触弹片中央设一圆孔藉以与推钮底缘中央凸设的卡合凸缘相卡扣形成松配合连接;数个推钮排列于指拨开关本体容置空间内,上盖板盖合于指拨开关本体的上缘,推钮顶缘中央的矩形推块凸伸于上盖板的槽道内。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简单说明图1习用产品的组合立体示意图。图2习用产品的部份剖面示意图。图3、4习用产品的推钮30处于相对位置时的剖面示意图。图5本技术的组合立体示意图。图6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7本技术的盖板背侧的立体示意图。图8图6中的“A-A”剖面示意图。图9本技术中推钮的立体示意图。图10本技术中推钮的侧视示意图。图11、12及13为图5中的“B-B”剖面示意图,其分别为推钮处于不同位置的示意图。请参阅图5所示,本技术的并列式指拨开关主要由上盖板4、指拨开关本体5及推钮6组成,其中请配合参阅图6、7及8所示,上盖板4以塑料一体射出成型,呈一长矩形板片,上盖板4中央均布凹设数道(图式中为8道)槽道41,槽道41左、右二侧为倾斜面设置;上盖板4底缘在每一槽道41的左侧设有二个弧形凹槽42、43及二个弧形凸缘46、47,形成波浪状的止挡槽,右侧亦设有二个弧形凹槽44、45及二个弧形凸缘48、49,形成波浪状的止挡槽。请参阅图6所示,指拨开关本体5,以塑料一体射出成型,呈一长矩形框体,指拨开关本体5上半部中空凹陷一容置空间,指拨开关本体5相对应于上盖板4的槽道41,于左侧嵌设数片接触脚51,且接触脚51凸伸出指拨开关本体5的外侧,呈阶梯式转折设置;指拨开关本体5相对应于上盖板4的槽道41,于右侧嵌设数片接触脚52,且接触脚52凸伸出指拨开关本体5的外侧,呈阶梯式转折设置;指拨开关本体5上半部中空凹陷的容置空间两侧分别凸设数道挡块53。请配合参阅图9、10所示,推钮6以塑料一体射出成型,推钮6顶缘中央凸设一矩形推块61,且于顶缘左侧端凸设一弧形凸缘62,凹设二弧形凹槽621、622,右侧端凸设一弧形凸缘63,凹设二弧形凹槽631、632;推钮6的底缘凸设有四个止挡支柱64;推钮6的底缘连接一具挠性的金属接触弹片65,接触弹片65中央设一圆孔(图式未表示)藉以与推钮6底缘中央凸设的卡合凸缘66相卡扣,形成松配合连接。再请配合参阅图5、6所示,本技术藉数个推钮6容置排列于指拨开关本体5的上半部中空凹陷的容置空间内,上盖板4盖合于指拨开关本体5的上缘,使推钮6的顶缘中央的矩形推块61凸伸于上盖板4的槽道41内,使其结合成一整体。如图11所示,本技术的推钮6左侧端凸设的弧形凸缘62卡合定位于上盖板4底缘左侧的弧形凹槽42内,上盖板4底缘左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并列式指拨开关,包括上盖板[4]、指拨开关本体[5]及推钮[6];上盖板[4],为一矩形板片,上盖板[4]中央均布凹设有至少二道槽道[41],槽道[41]左、右二侧为倾斜面设置;推钮[6]设于各槽道[41]中;上盖板[4]盖在指拨开关本体[5]上;指拨开关本体[5],为一矩形框体,其上半部中空凹陷一容置空间,指拨开关本体[5]相对应于上盖板[4]的槽道[41],于左侧嵌设复数片接触脚[51],且接触脚[51]凸伸出指拨开关本体[5]外侧,呈阶梯式转折设置;指拨开关本体[5]相对应于上盖板[4]的槽道[41],于右侧嵌设有片接触脚[52],且接触脚[52]凸伸出指拨开关本体[5]外侧,呈阶梯式转折设置;其特征在于:上盖板[4]底缘在每一槽道[41]的左侧设二个弧形凹槽[42]、[43]及二个弧形凸缘[ 46]、[47],形成波浪状的止挡槽,右侧亦设二个弧形凹槽[44]、[45]及二个弧形凸缘[48]、[49],形成波浪状的止挡槽;指拨开关本体[5]上半部中空凹陷的容置空间中左、右两侧分别凸设至少二道挡块[53];推钮[6]顶缘中央 凸设一矩形推块[61],且于顶缘左侧端凸设一弧形凸缘[62],凹设二弧形凹槽[621]、[622],右侧端凸设一弧形凸缘[63],凹设二弧形凹槽[631]、[632];推钮[6]底缘凸设四个止挡支柱[64];推钮[6]底缘连接一具弹性的金属接触弹片[65],接触弹片[65]中央设一圆孔藉以与推钮[6]底缘中央凸设的卡合凸缘[66]相卡扣形成松配合连接;数个推钮[6]排列于指拨开关本体[6]容置空间内,上盖板[4]盖合于指拨开关本体[5]的上缘,推钮[6]顶缘中央的矩形推块 [6]凸伸于上盖板[4]的槽道[4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列式指拨开关,包括上盖板[4]、指拨开关本体[5]及推钮[6];上盖板[4],为一矩形板片,上盖板[4]中央均布凹设有至少二道槽道[41],槽道[41]左、右二侧为倾斜面设置;推钮[6]设于各槽道[41]中;上盖板[4]盖在指拨开关本体[5]上;指拨开关本体[5],为一矩形框体,其上半部中空凹陷一容置空间,指拨开关本体[5]相对应于上盖板[4]的槽道[41],于左侧嵌设复数片接触脚[51],且接触脚[51]凸伸出指拨开关本体[5]外侧,呈阶梯式转折设置;指拨开关本体[5]相对应于上盖板[4]的槽道[41],于右侧嵌设有片接触脚[52],且接触脚[52]凸伸出指拨开关本体[5]外侧,呈阶梯式转折设置;其特征在于上盖板[4]底缘在每一槽道[41]的左侧设二个弧形凹槽[42]、[43]及二个弧形凸缘[46]、[4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璋宋茂炎
申请(专利权)人:总督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