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调光车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2570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调光车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调光车窗,包括车门,所述车门的内侧表面固定有旋钮调节器,所述车门的内侧表面位于旋钮调节器一侧内嵌有光感传感器A,所述车门的上端部固定有车窗架,所述车窗架内部固定有可调节透光率的侧窗,所述侧窗外侧表面固定有光感传感器B,所述侧窗内部还设有实现变色功能的变色膜片,所述车门内部还设有与车载中控电性连接的透光率调控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触控调节模块、旋钮调节器或者智能交互模块进行人工调节,进而实现多种的调节方式,极大的满足实际的使用需要,且整个控制系统可直接对接采用车载电流作为电源,使用电压及能耗较低,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调光车窗


[0001]本技术涉及调光车窗
,具体为一种智能调光车窗。

技术介绍

[0002]车窗是整个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满足车内采光、通风及司乘人员视野的需要而设计的,车窗玻璃主要起防护作用,但其也带来一个问题,就是需要遮阳隔热,特别是在南方区域,良好的遮阳隔热效果能显著提高舒适度,还能减少能耗。
[0003]目前汽车侧窗3的遮阳隔热都是通过贴膜来实现的,其膜层的透光度是固定不变的,通常出于安全驾驶前的考虑,前排侧窗3膜的透光度要高,出于遮阳效果和隐私的考虑,后排侧窗3膜的透光度要低,可现有的车窗不能根据实际的使用所需进行透光调节,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调光车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调光车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车窗不能根据实际的使用所需进行透光调节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调光车窗,包括车门,所述车门的内侧表面固定有旋钮调节器,所述车门的内侧表面位于旋钮调节器一侧内嵌有光感传感器A,所述车门的上端部固定有车窗架,所述车窗架内部固定有可调节透光率的侧窗,所述侧窗外侧表面固定有光感传感器B,所述侧窗内部还设有实现变色功能的变色膜片,所述车门内部还设有与车载中控电性连接的透光率调控系统。
[0006]优选的,所述侧窗包括两个平行放置的玻璃,且变色膜片放置于两个玻璃之间,所述变色膜片与玻璃内表面之间均填充有夹胶,所述变色膜片的两侧位于玻璃之间均涂设有封胶A。
[0007]优选的,所述变色膜片包括呈中间放置的液晶层,所述液晶层的上下表面对称固定粘合有两个定向层,两个所述定向层的外表面对称固定粘合有两个ITO层,所述液晶层两侧位于两个ITO层之间对称涂有封胶B,两个所述ITO层的外表面对称固定粘合有两个基材,两个所述基材外表面对称固定粘合有两个偏光片。
[0008]优选的,两个所述基材均采用柔性薄膜材料制成,所述液晶层采用TN液晶、STN液晶、VA液晶及ECB液晶混合制成。
[0009]优选的,所述车门内部还设有车载电源,所述车门的内部还设有与车载电源电性连接的降压模块。
[0010]优选的,所述透光率调控系统包括与降压模块电性相连的主控芯片,且旋钮调节器、光感传感器A和光感传感器B分别与主控芯片电性连接,所述透光率调控系统还包括分别设置于车身内部且均与主控芯片调节的触控调节模块与智能交互模块,所述主控芯片还电性连接有调压控制电路模块,且变色膜片与调压控制电路模块电性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的车窗玻璃可以通过光感传感器A和光感传感器B对环境光线进行感应,从而可快速自动的调节透光率,以满足实际的驾驶需要,同时新型的车窗玻璃变色的程度是渐变的,根据外界光线强度及时调整透光度,能够快速的响应以适应环境光线的快速变化,且本装置中可通过触控调节模块、旋钮调节器或者智能交互模块进行人工调节,进而实现多种的调节方式,极大的满足实际的使用需要,且整个控制系统可直接对接采用车载电流作为电源,使用电压及能耗较低,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变色膜片结构安装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连变色膜片剖面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透光率调控系统示意图。
[0017]图中:1、车门;101、旋钮调节器;102、光感传感器A;2、车窗架;3、侧窗;301、光感传感器B;302、玻璃;303、夹胶;304、封胶A;4、变色膜片;401、液晶层;402、定向层;403、ITO层;404、封胶B;405、基材;406、偏光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0020]一种智能调光车窗,包括车门1,所述车门1的内侧表面固定有旋钮调节器101,所述车门1的内侧表面位于旋钮调节器101一侧内嵌有光感传感器A102,所述车门1的上端部固定有车窗架2,所述车窗架2内部固定有可调节透光率的侧窗3,所述侧窗3外侧表面固定有光感传感器B301,所述侧窗3内部还设有实现变色功能的变色膜片4,所述车门1内部还设有与车载中控电性连接的透光率调控系统;
[0021]进一步的,所述侧窗3包括两个平行放置的玻璃302,且变色膜片4放置于两个玻璃302之间,所述变色膜片4与玻璃302内表面之间均填充有夹胶303,所述变色膜片4的两侧位于玻璃302之间均涂设有封胶A304,玻璃302保证了侧窗3整体的强度,夹胶303和封胶A304可使得变色膜片4稳定的固定于玻璃302之间;
[0022]进一步的,所述变色膜片4包括呈中间放置的液晶层401,所述液晶层401的上下表面对称固定粘合有两个定向层402,两个所述定向层402的外表面对称固定粘合有两个ITO层403,所述液晶层401两侧位于两个ITO层403之间对称涂有封胶B404,两个所述ITO层403的外表面对称固定粘合有两个基材405,两个所述基材405外表面对称固定粘合有两个偏光片406,调压控制电路模块将改变变色膜片4连接的电压大小,进而通过改变液晶层401两侧的电压大小而调节液晶层401的透光率,以达到变色膜片4整体导风透光率的调节,进而满足实际的驾驶需要;
[0023]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基材405均采用柔性薄膜材料制成,所述液晶层401采用TN液
晶、STN液晶、VA液晶及ECB液晶混合制成,基材405增加了变色膜片4整体的透光性,同时采用TN液晶、STN液晶、VA液晶及ECB液晶混合制成的液晶层401可使得变色膜片4整体的透光性调节的更为灵活;
[0024]进一步的,所述车门1内部还设有车载电源,所述车门1的内部还设有与车载电源电性连接的降压模块,车载电源通过降压模块将电流电压降低并稳压供车载用电器正常使用;
[0025]进一步的,所述透光率调控系统包括与降压模块电性相连的主控芯片,且旋钮调节器101、光感传感器A102和光感传感器B301分别与主控芯片电性连接,所述透光率调控系统还包括分别设置于车身内部且均与主控芯片调节的触控调节模块与智能交互模块,所述主控芯片还电性连接有调压控制电路模块,且变色膜片4与调压控制电路模块电性连接,主控芯片将信号传输至调压控制电路模块,随后调压控制电路模块将改变变色膜片4连接的电压大小,进而通过改变液晶层401两侧的电压大小而调节液晶层401的透光率,同时驾驶员或者乘客可通过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调光车窗,包括车门(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1)的内侧表面固定有旋钮调节器(101),所述车门(1)的内侧表面位于旋钮调节器(101)一侧内嵌有光感传感器A(102),所述车门(1)的上端部固定有车窗架(2),所述车窗架(2)内部固定有可调节透光率的侧窗(3),所述侧窗(3)外侧表面固定有光感传感器B(301),所述侧窗(3)内部还设有实现变色功能的变色膜片(4),所述车门(1)内部还设有与车载中控电性连接的透光率调控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调光车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窗(3)包括两个平行放置的玻璃(302),且变色膜片(4)放置于两个玻璃(302)之间,所述变色膜片(4)与玻璃(302)内表面之间均填充有夹胶(303),所述变色膜片(4)的两侧位于玻璃(302)之间均涂设有封胶A(30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调光车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膜片(4)包括呈中间放置的液晶层(401),所述液晶层(401)的上下表面对称固定粘合有两个定向层(402),两个所述定向层(402)的外表面对称固定粘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庆苏秋明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华慧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