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刚石两刃铣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2374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刚石两刃铣刀,包括:刀杆,与刀杆连接的刀头。刀头上开设有:具有第一焊接面的第一排屑槽,以及具有第二焊接面的第二排屑槽。第一焊接面与第二焊接面之间呈锐角设置,第一焊接面上焊接有第一金刚石刀片,第二焊接面上焊接有第二金刚石刀片。第一金刚石刀片包括第一侧刃,第二金刚石刀片包括第二侧刃,第一侧刃的第一后角为a,第二侧刃的第一后角为b。以此可有效解决现有刀具加工塑胶的切屑易粘附的问题,进而可降低侧刃的磨损,提高使用寿命。第一焊接面与第二焊接面呈夹角,可提高刀头结构的强度。且第一侧刃的第一后角与第二侧刃的第一后角不同,可提高所加工的塑胶产品表面的精度。工的塑胶产品表面的精度。工的塑胶产品表面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刚石两刃铣刀


[0001]本技术涉及刀具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金刚石两刃铣刀。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塑胶,其热稳定性差,热膨胀系数高,遇高温会融化,且遇冷则硬化。且现有为降低塑胶产品表面的粗糙度,以获得光滑的塑胶产品,一般会采用高速钢、硬质合金刀具进行切削实现。刀具在高速旋转切削塑胶时,会产生高温,使得被切削下来的塑胶呈胶熔状态,在遇冷即硬化。进而,塑胶在加工过程中,切屑融化极易粘附在刀具上,使侧刃磨损快,使刀具失去切削力,致使刀具的切削寿命低下,且会让刀具在切削时导致塑胶产品产生毛刺,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增加产品生产成本。
[0003]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刚石两刃铣刀,用于解决现有采用高速钢、硬质合金刀具切削塑胶产品易沾屑导致侧刃磨损快、被加工产品产生毛刺、寿命低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金刚石两刃铣刀,包括:刀杆,与刀杆连接的刀头;
[0006]所述刀头上开设有:具有第一焊接面的第一排屑槽,以及具有第二焊接面的第二排屑槽;所述第一焊接面与第二焊接面之间呈锐角设置,所述第一焊接面上焊接有第一金刚石刀片,所述第二焊接面上焊接有第二金刚石刀片;所述第一金刚石刀片包括第一侧刃,所述第二金刚石刀片包括第二侧刃,所述第一侧刃的第一后角为a,所述第二侧刃的第一后角为b。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焊接面与第二焊接面之间的夹角为7
°

[0008]进一步的,所述a为18
°
,所述b为22
°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金刚石刀片和第二金刚石刀片均还包括底刃,所述底刃的后角为11
°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金刚石刀片的底刃与第一侧刃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金刚石刀片的底刃与第二侧刃之间均通过半径为0.05mm的第一倒圆角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刀头在对应第一侧刃以及第二侧刃的位置开设有让位缺口。
[0012]进一步的,所述让位缺口的底面为第一圆弧面,且位于第一侧刃、第二侧刃的下部;所述第一排屑槽和第二排屑槽均还包括排屑面,所述第一圆弧面与排屑面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焊接面与轴向平面的夹角、以及第二焊接面与轴向平面的夹角均为4
°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金刚石刀片、第二金刚石刀片的厚度均为0.5mm,材质均为4μm颗粒金刚石。
[0015]进一步的,所述刀杆和刀头的材质均为具有25%钴的钨钢。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在排屑槽上焊接金刚石刀片,以此可有效解决现有刀具加工塑胶的切屑易粘附的问题,进而可降低侧刃的磨损,提高使用寿命。且本技术通过第一排屑槽、第二排屑槽分别焊接第一金刚石刀片和第二金刚石刀片形成两刃铣刀,两刃可降低单刃切削量,提高切削精度。还有第一焊接面与第二焊接面呈夹角,可提高刀头结构的强度。且第一侧刃的第一后角与第二侧刃的第一后角不同,可提高所加工的塑胶产品表面的精度。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刀头配合第一金刚石刀片、第二金刚石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刀头的结构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3]请参照附图1

5,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金刚石两刃铣刀。
[0024]该金刚石两刃铣刀包括:刀杆10,与刀杆10连接的刀头20。刀头20 上开设有:具有第一焊接面25的第一排屑槽23,以及具有第二焊接面26 的第二排屑槽24。第一焊接面25与第二焊接面26之间呈锐角设置,第一焊接面25上焊接有第一金刚石刀片30,第二焊接面26上焊接有第二金刚石刀片40。第一金刚石刀片30包括第一侧刃32,第二金刚石刀片40包括第二侧刃41,第一侧刃32的第一后角为a,第二侧刃41的第一后角为b。
[0025]本技术通过在排屑槽上焊接金刚石刀片,金刚石刀片的硬度高、耐磨且不易沾屑,以此可有效解决现有刀具加工塑胶的切屑易粘附的问题,进而可降低侧刃的磨损,提高使用寿命。且本技术通过第一排屑槽23、第二排屑槽24分别焊接第一金刚石刀片30和第二金刚石刀片40形成两刃铣刀,两刃可降低单刃切削量,提高切削精度。还有第一焊接面25与第二焊接面26呈夹角,可提高刀头20结构的强度。且第一侧刃32的第一后角 a与第二侧刃41的第一后角b不同,可提高所加工的塑胶产品表面的精度。
[0026]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让本技术的强度更高,第一焊接面 25与第二焊接面26之间的夹角e为7
°
。刀杆10和刀头20的材质均为具有25%钴的钨钢,25%钴的钨钢的强度高,且不易变形。第一金刚石刀片30、第二金刚石刀片40的厚度均为0.5mm,材质均为4μm颗粒金刚石。4μm颗粒金刚石形成的金刚石刀片,硬度高、耐磨且不易沾屑,且采用该微米颗粒的片材所加工得到的表面精度效果更好。
[0027]在一实施例中,为便于排屑,第一排屑槽23、第二排屑槽24的槽型角度为90
°

[0028]在一实施例中,为便于加工以及提高加工精度,第一焊接面25与轴向平面的夹角、以及第二焊接面26与轴向平面的夹角均为4
°

[0029]在一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第一侧刃32、第二侧刃41的切削力以及第一金刚石刀片30、第二金刚石刀片40的强度达到最佳,a为18
°
,b为22
°
,第一侧刃32与第二侧刃41的第二后角均为30
°

[0030]在一实施例中,为提高本实用的切削力以及实用性,第一金刚石刀片 30和第二金刚石刀片40均还包括底刃31,底刃31的后角为11
°

[0031]在一实施例中,为防止加工时,第一金刚石刀片30、第二金刚石刀片 40上的刀尖崩裂,第一金刚石刀片的底刃31与第一侧刃32之间、以及第二金刚石刀片的底刃31与第二侧刃41之间均通过半径为0.05mm的第一倒圆角33连接。
[0032]在一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本技术第一金刚石刀片30、第二金刚石刀片40的高速旋转加工,刀头20在对应第一侧刃32以及第二侧刃41的位置开设有让位缺口21。
[0033]在一实施例中,为便于切屑排出,让位缺口21的底面为第一圆弧面211,且位于第一侧刃32、第二侧刃41的下部。第一排屑槽23和第二排屑槽24 均还包括排屑面22,第一圆弧面211与排屑面22连接。利用第一圆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刚石两刃铣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杆,与刀杆连接的刀头;所述刀头上开设有:具有第一焊接面的第一排屑槽,以及具有第二焊接面的第二排屑槽;所述第一焊接面与第二焊接面之间呈锐角设置,所述第一焊接面上焊接有第一金刚石刀片,所述第二焊接面上焊接有第二金刚石刀片;所述第一金刚石刀片包括第一侧刃,所述第二金刚石刀片包括第二侧刃,所述第一侧刃的第一后角为a,所述第二侧刃的第一后角为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刚石两刃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面与第二焊接面之间的夹角为7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刚石两刃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a为18
°
,所述b为22
°
。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金刚石两刃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刚石刀片和第二金刚石刀片均还包括底刃,所述底刃的后角为11
°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福森沈巳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金泉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