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刀头及滚压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2120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刀头及滚压刀,该刀头包括刀头本体,刀头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刀杆,第一刀杆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压紧槽。该滚压刀包括第二刀杆、锁紧件和刀头。第二刀杆的一端开设有装配孔以及与装配孔部分重叠的锁紧槽,锁紧槽的中心轴与装配孔的中心轴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第一刀杆至少部分置于装配孔内,锁紧件置于锁紧槽内并部分置于压紧槽内以实现锁紧刀头。以此,在刀头装配于装配孔时,即可利用锁紧件配合压紧槽实现刀头的固定,并实现从刀头的侧面将刀头压紧,增加锁紧件与刀头的接触面,提高刀头装配的稳定性。且滚压刀的结构简单,可降低滚压刀的成本和减小体积。还有,且利用多个压紧槽,可成倍增加刀头的使用时长,提高刀头的使用寿命。的使用寿命。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刀头及滚压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滚压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刀头及滚压刀。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滚压刀是利用机械挤压的原理,获得光洁如镜的金属表面的一种机械无切削的塑性加工方法,其一般由刀杆和焊接于刀杆上的刀头构成。
[0003]目前,市面上存在一体式的滚压刀以及可更换刀头的滚压刀。前者,刀头与刀杆一体,不可更换,且焊接不稳定容易导致加工过程中存在让刀现象,不能实现紧密加工。后者,刀头虽然可以更换,但结构复杂,且刀具与刀杆的接触面积较小,容易导致加工不稳定,易不能实现紧密加工;还有该刀杆的夹持结构复杂,进而增加滚压刀的生产成本,且容易导致滚压刀的体积较大,而不能加工小直径的孔。
[0004]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刀头及滚压刀,用于解决现有一体式滚压到不可更换刀头以及容易因焊接问题导致加工存在让道的问题,用于解决现有可更换刀头滚压刀因结构复杂导致成本较高、体积大的问题以及因刀头与刀杆的接触面积较小而导致加工不稳定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刀头,包括刀头本体,所述刀头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刀杆,所述第一刀杆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压紧槽;所述压紧槽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倾斜设置,所述第一侧面位于第二侧面和刀头本体之间,所述第一侧面与第一刀杆的中心轴倾斜设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刀杆的直径在远离刀头的方向逐渐减小。<br/>[0008]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滚压刀,包括:第二刀杆,锁紧件以及如上述所述的刀头;所述第二刀杆的一端开设有装配孔以及与装配孔部分重叠的锁紧槽,所述锁紧槽的中心轴与装配孔的中心轴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一刀杆至少部分置于装配孔内,所述锁紧件置于锁紧槽内并部分置于压紧槽内压紧刀头。
[0009]进一步的,所述装配孔为锥孔。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面与第一刀杆之间的夹角与装配孔的中心轴与锁紧槽的中心轴之间的夹角相同。
[0011]进一步的,所述锁紧件为螺丝,所述锁紧槽内设有配合螺丝使用的螺纹。
[0012]进一步的,所述装配孔的孔径为4mm,锥度为4
°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刀杆包括刀柄以及与刀柄呈V字焊接的夹头,所述刀柄为钴含量20%

30%的硬质合金抗震刀柄,所述夹头为40CrMo钢,所述锁紧槽和装配孔均位于夹头
上。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刀杆外侧壁与装配孔侧壁的粗糙度均小于Ra0.2。
[0015]进一步的,所述装配孔的中心轴与第二刀杆的中心轴之间的夹角为45
°
,所述装配孔的中心轴与锁紧槽的中心轴之间的夹角为20
°
,所述第一侧面与第一刀杆之间的夹角为20
°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利用锁紧槽的中心轴与装配孔的中心轴之间呈一定角度,在刀头装配于装配孔时,即可利用锁紧件配合压紧槽实现刀头的固定,并实现从刀头的侧面将刀头压紧,进而可增加锁紧件与刀头的接触面,提高刀头装配的稳定性。另外,利用第一刀杆上的多个压紧槽,在刀头一侧加工磨损时即可更换刀头的另一侧面加工,以此可成倍增加刀头的使用时长,提高刀头的使用寿命,且本专利技术滚压刀的结构简单,可降低滚压刀的成本和减小体积。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滚压刀的立体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滚压刀的爆炸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刀头的结构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刀杆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2]请参照附图1

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刀头10及滚压刀。该滚压刀包括第二刀杆20、锁紧件30和刀头10。
[0023]该刀头10,包括刀头本体11,刀头本体11上设置有第一刀杆12,第一刀杆12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压紧槽13。压紧槽13的侧壁包括第一侧面131和第二侧面132,第一侧面131与第二侧面132倾斜设置,第一侧面131位于第二侧面132和刀头本体11之间,第一侧面131与第一刀杆12的中心轴倾斜设置。第二刀杆20的一端开设有装配孔23以及与装配孔23部分重叠的锁紧槽24,锁紧槽24的中心轴与装配孔23的中心轴之间的夹角c为锐角,第一刀杆12至少部分置于装配孔23内,锁紧件30置于锁紧槽24内并部分置于压紧槽13内压紧刀头10。
[0024]本专利技术利用锁紧槽24的中心轴与装配孔23的中心轴之间呈一定角度,以此将刀头10的第一刀杆12装配于装配孔23内时,即可将锁紧件30装配于锁紧槽24内,使得锁紧件30部分置于装配孔23内并与压紧槽13配合锁紧刀头10。具体的,锁紧件30锁紧刀头10时,锁紧件30抵接于第二侧面132并贴合压紧第一侧面131。以此实现锁紧件30从刀头10的侧面将刀头10压紧于装配孔23内,进而可增加锁紧件30与刀头10的接触面,配合压紧槽13可让第一刀杆12更加稳固的固定于装配孔23内。
[0025]另外,第一刀杆12上开设有多个压紧槽13,为此,本专利技术刀头10一侧随加工时长损坏时,可更换另一压紧槽13与锁紧件30配合锁紧刀头10,以此可成倍增加刀头10的使用时长,可极大提高刀头10的使用寿命,并且在刀头10损坏时,可将锁紧件30拆卸下来以实现将损坏的刀头10拆卸下来,并换上新的刀头10。且本专利技术滚压刀的结构简单,可降低滚压刀的成本和减小体积。
[0026]具体的,锁紧件30为机米螺丝,锁紧槽24内设有配合螺丝使用的螺纹(图中未出示),以此,利用锁紧件30配合螺纹可实现拆装,实现刀头10的更换,且拆装方便。
[0027]在一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第一刀杆12装配于装配孔23内的稳定性,第一刀杆12的直径在远离刀头10的方向逐渐减小,装配孔23为锥孔。第一刀杆12的外侧壁的锥度与装配孔23的锥度一致。为此,刀头10装配于第二刀杆20上时,在锁紧件30的作用下,实现第二刀杆20的外侧壁与装配孔23的侧壁贴合并相互挤压,以此提高刀头10装配的稳定性,以及实现刀头10时稳定性,防止让刀问题。
[0028]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侧面131与第一刀杆12之间的夹角a与装配孔23的中心轴与锁紧槽24的中心轴之间的夹角c相同,以实现锁紧件30置于锁紧槽24内时与压紧槽13相契合,提高刀头10装配的稳定性。如装配孔23的中心轴与第二刀杆20的中心轴之间的夹角f为45
°
,装配孔23的中心轴与锁紧槽24的中心轴之间的夹角c为20
°
,第一侧面131与第一刀杆12之间的夹角a为20
°

[0029]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刀杆20包括刀柄22以及与刀柄22呈V字焊接的夹头21,其中,刀柄22为钴含量20%...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刀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刀头本体,所述刀头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刀杆,所述第一刀杆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压紧槽;所述压紧槽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倾斜设置,所述第一侧面位于第二侧面和刀头本体之间,所述第一侧面与第一刀杆的中心轴倾斜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杆的直径在远离刀头的方向逐渐减小。3.一种滚压刀,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刀杆,锁紧件以及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刀头;所述第二刀杆的一端开设有装配孔以及与装配孔部分重叠的锁紧槽,所述锁紧槽的中心轴与装配孔的中心轴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一刀杆至少部分置于装配孔内,所述锁紧件置于锁紧槽内并部分置于压紧槽内压紧刀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滚压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孔为锥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滚压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与第一刀杆之间的夹角与装配孔的中心轴与锁紧槽的中心轴之间的夹角相同。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日东梁远平王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金泉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