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荷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1922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负荷开关,包括底座[1]、固定于底座上的接线片[2]、固定于底座且与接线片[2]电连接的唇形触头[3]、与手柄[5]相连接的可绕转轴[10]转动的导电片[6]、罩在底座上的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枘[5]的近底座端部与导电片的转轴[10]固定连接,位于导电片[6]上方的盖[4]为弧形,手柄[5]位于盖[4]的手柄槽[9]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导电片位于外盖内腔中,不会在操作中出现触电事故,电火花也被控制在盖内。(*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开关。现有技术中,负荷开关一般为铡刀开关,由底座、接线片、手柄、导电片和唇形触头组成,导电片的外端直接与手柄固定连接,依靠导电片与唇形触头的接触与分离来控制电源的导通与断开。由于导电片在外壳的开口槽中运动,故导电片易被操作者用手或其它导电体触及而出现触电事故。另外导电片与唇形触头的接触或断开会产生火花,易由此而引发火灾。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电片设置于外盖内部的负荷开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底座、固定于底座上的接线片、固定于底座且与接线片电连接的唇形触头、与手柄相连接的可绕转轴转动的导电片、罩在底座上的盖,所述手柄的近底座端部与导电片的转轴固定连接,位于导电片上方的盖为弧形,手柄位于盖的手柄槽内。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由于导电片由手柄控制在盖的弧形部位内腔中转动,故导电片自始至终不裸露于外界,不会出现触电事故。(2).唇形触头与导电片的接触部位于盖子的弧形处,所产生的电火花完全被盖子罩住,可把电弧灭在盖子内。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观俯视图;附图2为附图1的A-A方向主剖视图;附图3为附图1的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负荷开关,包括底座[1]、固定于底座上的接线片[2]、固定于底座且与接线片[2]电连接的唇形触头[3]、与手柄[5]相连接的可绕转轴[10]转动的导电片[6]、罩在底座上的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5]的近底座端部与导电片的转轴[10]固定连接,位于导电片[6]上方的盖[4]为弧形,手柄[5]位于盖[4]的手柄槽[9]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荷开关,包括底座[1]、固定于底座上的接线片[2]、固定于底座且与接线片[2]电连接的唇形触头[3]、与手柄[5]相连接的可绕转轴[10]转动的导电片[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云汀陆织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低压开关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