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电热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1671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墨烯电热膜,涉及石墨烯应用技术领域。包括基材,所述基材呈片状设置,所述基材两侧粘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电极条,所述电极条远离所述基材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靠近所述电极条一侧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不贯穿所述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远离所述基材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护层。从而解决现有的石墨烯发热膜存在一定缺陷,发热不均匀,导致发热膜的使用实用性能不高的问题。导致发热膜的使用实用性能不高的问题。导致发热膜的使用实用性能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烯电热膜


[0001]本技术涉及石墨烯应用
,具体为一种石墨烯电热膜。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石墨烯技术的发展,石墨烯电热膜在地暖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在石墨烯发热膜两端电极通电的情况下,电热膜中的碳分子在电阻中产生声子、离子和电子,由产生的碳分子团之间相互摩擦、碰撞而产生热能,石墨烯电热膜是通电后可产生热能的聚酯薄膜发热系统,热转换率高达99.28%,是目前所有电采暖系统热转化效率最高的,因此,现在地暖大多采用石墨烯电热膜进行发热。
[0003]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石墨烯发热膜存在一定缺陷,发热不均匀,导致发热膜的使用实用性能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电热膜,通过设置的保护层对设置的电极条进行保护,再通过在保温层上设置的透气孔使电热膜内部热量更加的均匀充斥,从而解决现有的石墨烯发热膜发热不均匀,引起的发热膜的使用实用性能不高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石墨烯电热膜,包括基材,所述基材呈片状设置,所述基材两侧粘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电极条,所述电极条远离所述基材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靠近所述电极条一侧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不贯穿所述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远离所述基材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护层。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保护层对设置的电极条进行保护,再通过在保温层上设置的透气孔使电热膜内部热量更加的均匀充斥,从而解决现有的石墨烯发热膜发热不均匀,引起的发热膜的使用实用性能不高的问题。
[000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保温层也呈片状设置,且所述电极条包裹在所述基材与所述保温层间。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保温层设置为片状一方面节省材料,另一方面不会对发热膜明显增重,依旧保持发热膜的轻薄特性,通过将电极板包裹在基材与保温层之间对电机条进行保护,使设置的电极板更加的安全,增加发热膜的使用寿命。
[001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保温层的材质为聚氨酯泡沫。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保温层的材料设置为聚氨酯泡沫因其导热系数低,导热性不好可以对热量进行保存,增加发热膜的发热量。
[0012]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保护层的材质为PET薄膜。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保护层设为PET薄膜,因为PET薄膜具有良好的气
密性和保香性;防潮性中等,其强韧性是所有热塑性塑料中最好的,抗张强度和抗冲击强度比一般薄膜高得多;且挺力好,尺寸稳定,适于印刷、纸袋等二次加工。PET薄膜还具有优良的耐热等功能。
[001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15]1.通过设置的保护层对设置的电极条进行保护,再通过在保温层上设置的透气孔使电热膜内部热量更加的均匀充斥,从而解决现有的石墨烯发热膜发热不均匀,引起的发热膜的使用实用性能不高的问题;
[0016]2.通过将保温层设置为片状一方面节省材料,另一方面不会对发热膜明显增重,依旧保持发热膜的轻薄特性,通过将电极板包裹在基材与保温层之间对电机条进行保护,使设置的电极板更加的安全,增加发热膜的使用寿命,将保温层的材料设置为聚氨酯泡沫因其导热系数低,导热性不好可以对热量进行保存,增加发热膜的发热量;
[0017]3.通过将保护层设为PET薄膜,因为PET薄膜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保香性;防潮性中等,其强韧性是所有热塑性塑料中最好的,抗张强度和抗冲击强度比一般薄膜高得多;且挺力好,尺寸稳定,适于印刷、纸袋等二次加工。PET薄膜还具有优良的耐热等功能。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层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本技术保温层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1、基材;2、电极条;3、保温层;4、透气孔;5、保护层;6、聚氨酯泡沫;7、PET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石墨烯电热膜,包括基材1,基材1呈片状设置,基材1两侧粘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电极条2,电极条2远离基材1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温层3,通过设置的保护层5对设置的电极条2进行保护,保温层3靠近电极条2一侧设有透气孔4,透气孔4不贯穿保温层3,保温层3远离基材1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护层5,再通过在保温层3上设置的透气孔4使电热膜内部热量更加的均匀充斥,从而解决现有的石墨烯发热膜发热不均匀,引起的发热膜的使用实用性能不高的问题。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保温层3也呈片状设置,通过将保温层3设置为片状一方面节省材料,另一方面不会对发热膜明显增重,依旧保持发热膜的轻薄特性,且电极条2包裹在基材1与保温层3间,通过将电极板包裹在基材1与保温层3之间对电机条进行保护,使设置的电极条2更加的安全,增加发热膜的使用寿命。
[0024]如图1和图2所示,保温层3的材质为聚氨酯泡沫6,通过将保温层3的材料设置为聚氨酯泡沫6因其导热系数低,导热性不好可以对热量进行保存,增加发热膜的发热量。
[0025]如图1和图2所示,保护层5的材质为PET薄膜7,通过将保护层5设为PET薄膜7,因为PET薄膜7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保香性;防潮性中等,其强韧性是所有热塑性塑料中最好的,抗张强度和抗冲击强度比一般薄膜高得多;且挺力好,尺寸稳定,适于印刷、纸袋等二次加工。PET薄膜7还具有优良的耐热等功能。
[0026]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对设置的电极条2进行通电,使设置的基材1进行发热,通过设置的保温层3对产生的热量进行保温,并通过在保温层3上设置的透气孔4,使保温层3受热均匀,再通过设置的保护层5对保温层3进行保护,从而提高发热膜的实用性,从而解决现有的石墨烯发热膜存在一定缺陷,发热不均匀,导致发热膜的使用实用性能不高的问题。
[0027]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电热膜,包括基材(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1)呈片状设置,所述基材(1)两侧粘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电极条(2),所述电极条(2)远离所述基材(1)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温层(3),所述保温层(3)靠近所述电极条(2)一侧设有透气孔(4),所述透气孔(4)不贯穿所述保温层(3),所述保温层(3)远离所述基材(1)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护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耿张毅钟昀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华清亿丰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