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槽罐车干燥的多级转动吹风置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1201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特种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槽罐车内部置换干燥装置,包括风机、与风机相通的主风管、连接在主风管上的支风管,所述支风管的末端连接有柔性风管,还包括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三个管分别为进风管、第一出风管、以及第二出风管,所述第一出风管和第二出风管内侧均设置有若干导流叶片,还包括有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所述导流叶片沿径向呈辐射状固定在出风管内。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后,可以显著提高风流射程,改善紊流状态,提高烘干效率。提高烘干效率。提高烘干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槽罐车干燥的多级转动吹风置换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特种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铁路槽罐车或大型储罐类容器用特种设备领域,更为具体的说是涉及用于槽罐车干燥的多级转动吹风置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槽罐车是化工产品运输中的重要装备,根据不同的运输载体,槽罐车也分为铁路槽罐车和汽车槽罐车等。在使用过程中为了确保被运送化学产品的品质,需要定期对槽罐车进行清洗及干燥作业。由于槽罐车装载物为化工产品,因此内壁上不可避免的会残留有易燃易爆易腐有毒有害等危险物,因此用于槽罐车作业的装置一直被列入在高危作业设备中,对其结构的改进必须非常谨慎。
[0003]槽罐车的清洗或干燥的困难主要是源于其结构的限制,为了满足运送的需要,槽罐车其长度远远大于截面最宽宽度,比如目前常用的铁路槽罐车截面直径约为3.0m,高度约4.5m但是其长度可以达到12m。同时槽罐车是一个密闭的受限空间,仅有一个顶部的人孔与外界连通,这个人孔位于槽罐车上方的中间位置,其直径仅为约0.6m。因此为了能够进入人孔,无论是清洗装置还是干燥装置都不能过宽,必须要保证在应用时可以顺利从人孔进入到槽罐车的内部,但同时由于槽罐车的长度达12m,因此需要干燥装置提供的风能够尽最大量地到达槽罐车的头部尾部两个盲端,实现快速无死角均匀干燥,减少风管沿程的损耗,实现加快出厂并节能的目的。
[0004]因此,如何在超远距离管输的情况下,在人孔尺寸允许的范围内,提供一种使风能够快速高效且风能损耗极小的前提下达到干燥目的的方案;而且由于是栈桥式多车同时而且是罐顶高空作业,一列铁路槽车由十多节罐车串联而成,强大的惯性使得进站停车误差较大,即人孔位置误差通常在1

2米左右,如何使支风管科学合理地适用于这误差范围,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槽罐车干燥置换的效果和效率,同时解决槽罐车停车位置误差过大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槽罐车干燥的多级转动吹风置换装置,包括风机、与风机相通的主风管、连接在主风管上的若干支风管,所述支风管的末端连接有柔性风管,还包括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三个管分别为进风管、第一出风管以及第二出风管,第一出风管与第二出风管的截面积之和小于进风管的截面积;所述进风管与柔性风管的末端连接,第一出风管和第二出风管分别朝向槽罐车的头部和尾部,所述第一出风管和第二出风管内侧均设置有若干导流叶片,还包括有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通过中部分流叶片相连接,所述中部分流叶片设置于三通管的左右水平对称面处,所述第一固定轴设置于第一出风管的中轴线处,所述第二固定轴设置于第二出风管的中轴线处,所述导流叶片的一端固定于固定轴,另一端固定于出风管的内壁,沿径向
呈辐射状固定在出风管内,所述支风管上还设置有阀门。
[0007]这里所说的中部分流叶片设置于三通管的左右水平对称面处是指中部分流叶片位于三通管的纵向截面处,其将三通管分隔为左(第一出风管侧)、右(第二出风管侧)两个对称的部分。
[0008]利用分流叶片及导流叶片的设置可以将出风口分割为若干个小的出风口,从而可以通过改变气流的“紊流”状态,提高出风效率,延长出风风流射程。
[000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的端头为流线型圆锥头。
[0010]流线型圆锥头形成类似“子弹头”的形态,具有“聚焦”的作用,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出风口风流射程。
[001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导流叶片均匀分布设置在出风管内侧。
[0012]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流叶片为四片或者为六片。
[0013]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有柔性延伸出风管,所述柔性延伸出风管包括有两个,分别固定在第一出风管和第二出风管。
[0014]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柔性延伸出风管通过卡箍固定连接在第一出风管和第二出风管。
[0015]柔性延伸出风管在非通风时瘪态,从而几乎对整体结构无影响;当开启风机通风时,该柔性延伸出风管在风力的作用下被吹起形成导流通道,从而将热风送至更远的地方即提高风流的射程。
[0016]在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支风管包括第一支风管、第二支风管、第三支风管、阀门、第四支风管、柔性管、三通管连接;所述第一支风管为“L”形,第二支风管为“冂”形管,第三支风管均为“S”形管,第四支风管为直管;所述第一支风管的一端与主风管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转动头与第二支风管连接,所述第二支风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动头与第三支风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支风管的另一端经阀门连接后与第四支风管连通;所述第四支风管内一端与阀门连接,另一端与柔性风管连接;所述第四风管内还设有导流片。
[0017]通过两个转动头以及“L”形第一支风管和“冂”形第二、“S”形第三支风管可以形成水平面一定半径范围内可变可调的风管结构,对停车距离具有较大范围的适应性,不仅可以在非工作态时收缩以较小体积收藏于栈桥,同时也无需对建筑物高度做特别要求,具有更为广泛的适用性。
[0018]根据不同的现场工况,也可以设置一个转动头状态下的用于槽罐车干燥的多级转动吹风置换装置,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支风管包括第一支风管、第三支风管、阀门、第四支风管、柔性管、三通管;所述第一支风管为“L”形,第三支风管为“S”形管,第四支风管为直管;所述第一支风管的一端与主风管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转动头与第三支风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支风管的另一端经阀门连接后与第四支风管连通;所述第四支风管内一端与阀门连接,另一端与柔性风管连接;所述第四风管内还设有导流片。
[0019]不管上述哪种应用中,转动头优选地可以由人工驱动或者也可以由气动马达驱动或者也可以用其它辅力驱动。
[002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风机为常温风或热风按需切换的风机,从而可以根据现场工况按需提供常温风或热风。
[002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柔性风管上还设置有鼓包结构,所述鼓包结构位
于柔性风管插入槽罐车后人孔对应位置处,该鼓包结构在通风状态下膨大,形成小于人孔截面的鼓包,即人孔截面积与鼓包截面积之差形成与支风管截面积略小的关系。
[0022]采用该鼓包结构以后,可以在通风状态下在人孔处形成局部“塞子”,也就是同时保留有相应的出风截面积,避免大量风未经利用就大面积无障碍地从人孔处排出,从而控制出风的风量和风速,使罐内的风在附壁效应作用下实现有效流动,从而提高罐壁水分的置换效率和效果。
[0023]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人孔出口处设置废气收集器后,可将废气有控制地收集净化处理后达标排放。
[0024]采用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后,可以显著控制风流风速,提高射程,改善紊流状态,提高置换效果及效率,满足实际停车需要,实现节能环保,加快出厂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用于槽罐车干燥的多级转动吹风置换装置示意图。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槽罐车干燥的多级转动吹风置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与风机相通的主风管、连接在主风管上的支风管,所述支风管上还设置有转动头及阀门,所述支风管的末端连接有柔性风管,还包括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三个管分别为进风管、第一出风管、以及第二出风管;第一出风管与第二出风管的截面积之和小于进风支管的截面积;所述进风管与柔性风管的末端连接,第一出风管和第二出风管分别朝向槽罐车的头部和尾部,所述第一出风管和第二出风管内侧均设置有若干导流叶片,还包括有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第一固定轴与第二固定轴通过中部分流叶片相互连接,所述中部分流叶片设置于三通管的左右水平对称面处,所述第一固定轴设置于第一出风管的中轴线处,所述第二固定轴设置于第二出风管的中轴线处,所述导流叶片的一端固定于固定轴,另一端固定于出风管的内壁,沿径向呈辐射状固定在出风管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槽罐车干燥的多级转动吹风置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的端头为流线型圆锥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槽罐车干燥的多级转动吹风置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叶片均匀分布设置在出风管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槽罐车干燥的多级转动吹风置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叶片为四片或者为六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槽罐车干燥的多级转动吹风置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柔性延伸出风管,所述柔性延伸出风管包括有两个,分别固定在第一出风管和第二出风管。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槽罐车干燥的多级转动吹风置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延伸出风管通过卡箍固定连接在第一出风管和第二出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雨达陈艺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洁德美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