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开关,主要是指用于电扇或其他以旋转方式切换不同电路通路的开关,其主要是以穿过主体的转动件夹持一导电杆,而使该导电杆于导电端上所形成的凹槽内旋转卡持,以产生导电的效果,从而使开关的结构得以简化,且可降低开关的制造成本。传统开关的主要结构是如图5中所示,其是传统开关的立体分解示意图,由图中可看到,传统的开关主要是有一呈中空框体的本体50,于本体50一侧突伸出一容置室52,于容置室52内组设有一卡定装置,其中该卡定装置是由一压制弹簧54和卡块56所构成,其中压制弹簧54一端套设在容置室52内侧的定位柱53上,另一端则抵卡住卡块56。还具有一套设有一圈状弹簧58的转动件60,于转动件60的一侧设置有一定位齿轮62,而在转动件60的另侧则突设有一凸键64,该凸键64可穿置过圈状弹簧58和本体50,并于本体50外侧与一旋钮相组合。另外,转动件60的定位齿轮62端套设有一簧片74,并枢设在底板72的枢孔中,而底板72是利用螺栓设在本体侧,而簧片72可以枢孔为中心,使簧片74两端可分别导通电源端板72和导路板73的电路。另请同时配合参看图6中所示,其是传统的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关,其主要是由一主体,转动件及一底板所组成,于主体中央穿设有一通孔以供转动件的转动杆穿过,而使转动杆插入一旋钮的置孔而相结合,另于底板上设置有以圆环状排列的金属电源端板与数片导路板,其特征在于:于转动件的一侧形成有一夹持部,于夹持部周缘形成有两相对且轴向凹陷的夹持槽,并于夹持部上套设有一弹簧,而于弹簧的外缘、夹持部的夹持槽上设置有一金属导电杆;于底板电源端板与各导路内侧形成有数个长凸块与凸块,而于长凸块与各凸块间形成有数个凹槽,而各凹槽则分别对准于电源端板与导路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关,其主要是由一主体,转动件及一底板所组成,于主体中央穿设有一通孔以供转动件的转动杆穿过,而使转动杆插入一旋钮的置孔而相结合,另于底板上设置有以圆环状排列的金属电源端板与数片导路板,其特征在于于转动件的一侧形成有一夹持部,于夹持部周缘形成有两相对且轴向凹陷的夹持槽,并于夹持部上套设有一弹簧,而于弹簧的外缘、夹持部的夹持槽上设置有一金属导电杆;于底板电源端板与各导路内侧形成有数个长凸块与凸块,而于长凸块与各凸块间形成有数个凹槽,而各凹槽则分别对准于电源端板与导路板。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