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距离控制型过载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0300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远距离控制型过载继电器,包括过载继电器本体;控制信号处理装置,具有信号接收端口、信号输出端口和信号处理模块;以及电流信号传递装置,连接所述过载继电器本体和控制信号处理装置。控制信号处理装置的信号接收端口接收信号后经处理模块处理后,再从信号输出端口输出信号,经电流信号传递装置,传递给过载继电器本体,操作过载继电器动作。这样,过载继电器除了自身的动作外,还可以通过控制信号处理装置的远距离操作实现动作,极大地实现了过载继电器产品远距离控制的自动化。(*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远距离控制型过载继电器,具体地说,涉及可通过远距离操作来实现脱扣和复位的过载继电器。
技术介绍
过载继电器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对电路和电动机的过载和断相保护,其电路原理如图1所示,当电路中出现过载和断相故障时,当流过过载继电器FR主电路三相1/2、3/4、5/6的电流达到过载和断相设定值时,过载继电器延时动作脱扣,辅助电路95/96断开,切断主电路,对电路和电机进行保护。当电路故障排除后且过载继电器也冷却到规定时间后,过载继电器复位(自动或手动),电路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以上分析的过载继电器的工作程序简述如下启动正常运行——过载或断相电流至设定值——动作脱扣、切断主电路——冷却、排除故障——过载继电器自动复位或人工操作手动复位——重新启动、恢复正常工作。分析图1得出过载继电器的脱扣条件为a流过过载继电器FR主电路三相1/2、3/4、5/6的电流为非正常工作电流。b非正常工作电流达到了过载继电器的过载和断相电流设定值。c过载继电器延时动作脱扣。而过载继电器动作脱扣后的复位方式有a过载继电器自身具备的自动复位。b人力操作过载继电器的手动复位装置进行复位。以上的这种传统过载继电器的动作脱扣条件和复位方式无法很好地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当控制系统中检测到电路或电动机出现过载和断相时,为了避免事故的进一步扩大,无法立即停止,而且中止这种非常工作状态的操作必须直接操作过载继电器才能进行;当工作场所和控制系统不在同一处时,这种中止操作工作往往耗时,工作量也大。反之,产品脱扣后的复位也是这样。2)中止非正常工作状态的操作往往是人为的,非规范的,可靠性也不高。3)在一般的控制系统中,为了确保操作的安全性,过载继电器往往都设置在手动复位,当对系统进行正常维修,事故排除后,必须人工操作过载继电器的手动复位装置,使过载继电器复位,系统才能重新启动工作,特别是在成套设备中,这种复位操作往往要进行开柜、关柜,不但用户十分不方便,而且安全性极差。新型内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距离控制型过载继电器,以克服现有的过载继电器无法即时脱扣,脱扣和复位操作无法实现远距离控制的技术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远距离控制型过载继电器,包括过载继电器本体;控制信号处理装置,具有信号接收端口、信号输出端口和信号处理模块;以及电流信号传递装置,连接所述过载继电器本体和控制信号处理装置。控制信号处理装置的信号接收端口接收信号后经处理模块处理后,再从信号输出端口输出信号,经电流信号传递装置,传递给过载继电器本体,操作过载继电器动作。这样,过载继电器除了自身的动作外,还可以通过控制信号处理装置的远距离操作实现动作,极大地实现了过载继电器产品远距离控制的自动化。具体地,所述信号接收端口包括复位信号接收端口和脱扣信号接收端口。具体地,所述信号输出端口包括复位信号输出端口和脱扣信号输出端口。本技术的过载继电器不但具备了本身的脱扣和复位功能,而且和控制信号处理装置之间的联系为电气连接,外部的执行指令通过信号处理模块转化为电气信号使其动作脱扣和复位。所述过载继电器本体上设有插座,所述电流信号传递装置包括一插头,该插头插接在所述插槽内,以实现稳固可靠的连接,且安装使用十分方便。所述电流信号传递装置包括两组信号传递导线,固接在所述插头上;两组信号传递导线分别接入所述复位信号输出端口和脱扣信号输出端口。控制信号处理装置同过载继电器本体的联系不是通过定距离的机械结构,而是导线的电气连接,两者能相互分离,实施远距离的分离安装。由于导线的长度是随意的,可满足设备不同长度的要求。所述控制信号处理装置具有外接电源端口。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过载继电器的电路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的远距离控制型过载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过载继电器本体部分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图2和图3,给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使能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功能、特点。本技术的远距离控制型过载继电器的结构如图2。它包括一个过载继电器本体I,一个远距离的控制信号处理装置II以及电流信号传递装置III。控制信号处理装置II将SB1和SB2的闭合指令接收、处理并输出一个电流信号,电流信号传递装置III的一端同控制信号处理装置II的信号输出端口AUTO、STOP相连,另一端的插头31同过载继电器本体I插座11(参阅图3)相连。图中的控制信号处理装置II为电子式,是远距离操作模块的核心,其内设有信号处理模块,该模块为标准的模数化控制模块。图中的P1/P2端口为外接电源接线端子,根据用户需要,控制信号处理装置II的外接电源为变流50Hz220V和380V两种,该电源为控制信号处理装置II的工作电源。而AUTO端口和STOP端口为控制信号处理装置II的复位信号输出端口和脱扣信号输出端口。信号接收端口RESET、TRIP分别为SB1和SB2接线端子,为复位信号接收端口和脱扣信号接收端口。当外界发出操作指令,即SB1和SB2分别闭合,过载继电器本体I就能脱扣和复位。电流信号传递装置III是将信号处理模块的操作(复位、脱扣)电流信号传递给过载继电器本体I的脱扣和复位线圈,过载继电器本体I收到操作信号后进行脱扣或复位。当控制信号处理装置II接收到脱扣或复位指令后,经信号处理模块处理,输出一个脱扣或者复位的电流信号,电流信号传递装置III再将该信号通过控制导线32传递给热继电器本体I,热继电器便产生脱扣或复位。值得提出的是,控制信号处理装置II的复位和脱扣两个接收端口RESET、TRIP,分别是两个接线端子,也可以视为是两个接点,根据设计,只要这两个端子接通(短接)一次,就相当于发出了一个脱扣或复位信号,所以SB2和SE1仅仅是各自端点的延伸,用户根据设备或者控制系统的需要,即可将SB1或SB2延伸到需要程度,同时也可以将RESET和/或TRIP端子同控制系统相连接,操作控制系统也同样可以实现CDRE17的远距离控制,控制触点可任意延伸或变换,即SB1和SB2可以为两个常开控制按钮,也可以为两个控制电器的常开触点,同时也可以变换为现场总线的两个指令键。图1中的产品主体过载继电器本体I的具体结构见图3,和其他过载继电器不同之点在于,它具有一个四针式的插座11,该插座11同过载继电器的电子控制线路板相连接,线路板的脱扣输出信号和复位输出信号同插座11相连,如果外界从插座11分别输入脱扣和复位信号,过载继电器本体I即可脱扣或复位动作,该插座11同图1中的电流信号传递装置III一端的插头31相连。本技术的远距离控制型过载继电器的操作程序如下将电流信号传递装置III的插头31插接在CDRE17过载继电器的四眼插座11内,从P1、P2端引入50Hz 220V(380V)电源,然后从RESET和TRIP端引出所需长度的不小于0.5mm2的控制导线32,分别同SB1、SB2相互连接,接通P1、P2端电源,操作一次SB1或SB2,就能实现CDRE17过载继电器脱扣或复位。前面提供了对较佳实施例的描述,以使本领域内的任何技术人员可使用或利用本技术。对该较佳实施例,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基础上,可以作出各种修改或者变换。应当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远距离控制型过载继电器,包括过载继电器本体;其特征在于,该过载继电器包括:控制信号处理装置,具有信号接收端口、信号输出端口和信号处理模块;以及电流信号传递装置,连接所述过载继电器本体和控制信号处理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距离控制型过载继电器,包括过载继电器本体;其特征在于,该过载继电器包括控制信号处理装置,具有信号接收端口、信号输出端口和信号处理模块;以及电流信号传递装置,连接所述过载继电器本体和控制信号处理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距离控制型过载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端口包括复位信号接收端口和脱扣信号接收端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远距离控制型过载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输出端口包括复位信号输出端口和脱扣信号输出端口。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爱武杨伯传金相林
申请(专利权)人: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