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基坑坡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0115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4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深基坑坡道结构,包括坡体机构和冲洗机构,所述坡体机构包括一号坡体、二号坡体、集水槽、一号护栏、喷水头、二号护栏、和集水槽,所述一号坡体与缓冲平台固定连接,所述二号坡体与缓冲平台固定连接,所述集水槽一侧与二号坡体固定连接,且集水槽与缓冲台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护栏分别与一号坡体、缓冲平台和二号坡体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喷水头分别与一号坡体、缓冲平台和二号坡体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二号护栏分别与一号坡体、缓冲平台和二号坡体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台与一号坡体固定连接,所述集水槽设置在二号护栏与三号护栏之间。通过外接水管和进水管给喷水头提供水源对车辆进行冲洗。源对车辆进行冲洗。源对车辆进行冲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基坑坡道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坡道结构,具体是一种深基坑坡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不深者可用放边坡的办法,使土坡稳定,其坡度大小按有关施工规定确定,开挖较深及邻近有建筑物者,可用基坑壁支护方法,喷射混凝土护壁方法,当开挖较深基坑时,需要在基坑内搭设一条坡道,坡道也可称为出土通道,主要用来实现基坑外和基坑内砂石等物料的运输。
[0003]传统的基坑坡道人员和车辆未进行分离,容易对人员产生伤害,同时基坑底部泥土较多,车辆来回在车轮及一号坡体、缓冲平台和二号坡体表面留有泥土,车辆会对外加环境造成污染,一号坡体、缓冲平台和二号坡体表面泥土在干燥后容易产生扬尘污染。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深基坑坡道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种深基坑坡道结构,包括坡体机构和冲洗机构,所述坡体机构包括一号坡体、二号坡体、集水槽、一号护栏、喷水头、二号护栏连接台和集水槽,所述一号坡体与缓冲平台固定连接,所述二号坡体与缓冲平台固定连接,所述集水槽一侧与二号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基坑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坡体机构和冲洗机构,所述坡体机构包括一号坡体(1)、二号坡体(3)、集水槽(13)、一号护栏(5)、喷水头(6)、二号护栏(7)、连接台(8)和集水槽(13),所述一号坡体(1)与缓冲平台(2)固定连接,所述二号坡体(3)与缓冲平台(2)固定连接,所述集水槽(13)一侧与二号坡体(3)固定连接,且集水槽(13)与缓冲台(4)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护栏(5)分别与一号坡体(1)、缓冲平台(2)和二号坡体(3)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喷水头(6)分别与一号坡体(1)、缓冲平台(2)和二号坡体(3)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二号护栏(7)分别与一号坡体(1)、缓冲平台(2)和二号坡体(3)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台(8)与一号坡体(1)固定连接,所述集水槽(13)设置在二号护栏(7)与三号护栏(9)之间;所述冲洗机构包括外接水管(21)、导流槽(11)、沉淀池(15)、水泵(16)、三通阀门(17)和喷水头(6),所述外接水管(21)与进水管(20)固定连通,所述进水管(20)分别与一号护栏(5)和二号护栏(7)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槽(11)分别设置在一号坡体(1)、缓冲平台(2)和二号坡体(3)上,且导流槽(11)与集水槽(13)固定连通,所述沉淀池(15)与二号坡体(3)固定连接,且沉淀池(15)表面设有通孔(14),所述通孔(14)与集水槽(13)固定连通,所述水泵(16)放置在水泵(16)内部,且水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祥东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金浪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