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加氢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9931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加氢站,包括底座、支撑板、移动刹车组件、升降组件和加氢主体,所述移动刹车组件设于底座底部,所述底座上设有凹槽,所述支撑板滑动设于凹槽内壁上,所述升降组件设于支撑板上,所述加氢主体设于升降组件上。本方案一种可移动式加氢站,通过设置的移动刹车组件,电动伸缩杆带动圆盘偏心转动,带动刹车盘往下移动与移动轮卡合;通过设置的升降组件,可以对加氢主体进行高度调节,电机一通过锥形齿轮一和锥形齿轮二,带动两侧的蜗杆和涡轮转动,通过齿条带动加氢主体升高,通过控制电机一的正反转可以调节加氢主体的上升或者下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移动加氢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式加氢站。具体是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式加氢站。具体是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式加氢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式加氢站


[0001]本技术涉及移动加氢
,具体是指一种可移动式加氢站。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氢能源汽车的使用和推广,为了使氢能源汽车的行驶有所保障,加氢站也随着氢能源汽车的推广应运而生。加氢站与加油站不同,其由氢气分离厂和加气台两部分组成,面积比一般加油站大;氢气分离厂内设有氢气分离罐,工程人员向罐内输入水,在电力的作用下,水便分离成氢气和氧气,分离出的氧气通过管道向空中释放,同时将氢气收集在密封压力罐内加压、储存,再通过高压管道为氢汽车加氢。这种加氢站位置固定,结构复杂,氢能源汽车需要驶入规定区域才能够实现充装氢气;若是在没有加氢站的区域,一旦氢能源汽车染料耗尽,就无法实现对氢能源汽车的氢气补给,而现有加氢站使用中发现,其整体使用高度固定,不能方便根据当下整体安装需要进行调节,从而导致其适应能力较差,使用局限性较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移动式加氢站。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可移动式加氢站。
[0004]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一种可移动式加氢站,包括底座、支撑板、移动刹车组件、升降组件和加氢主体,所述移动刹车组件设于底座底部,所述底座上设有凹槽,所述支撑板滑动设于凹槽内壁上,所述升降组件设于支撑板上,所述加氢主体设于升降组件上,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固定箱、升降箱、涡轮、蜗杆、电机一、锥形齿轮一、锥形齿轮二、转动杆和固定板,所述固定箱对称设于支撑板顶部上,所述固定箱侧壁上设有长条孔,所述升降箱两端分别穿过长条孔伸入固定箱中且升降箱通过燕尾槽滑动设于长条孔两侧侧壁上,所述电机一设于升降箱内壁上,所述锥形齿轮一套接设于电机一输出轴上,所述转动杆两端分别贯穿转动设于升降箱内壁上,所述锥形齿轮二套接设于转动杆上,所述锥形齿轮一与锥形齿轮二啮合,所述蜗杆对称设于转动杆两端上,所述固定板对称设于升降箱两端上,所述涡轮转动设于固定板上,所述涡轮与蜗杆啮合,所述固定箱内壁上设有齿条,所述涡轮与齿条啮合,所述加氢主体设于升降箱上,所述移动刹车组件包括移动轮、活动板、电动伸缩杆、圆盘、套环、连接杆和刹车盘,所述移动轮设于底座底部上,所述活动板一端铰接设于底座侧壁上,所述刹车盘设于活动杆另一端底部上,所述刹车盘与移动轮卡合接触,所述连接杆一端铰接设于活动板上,所述套环设于另一端连接杆上,所述圆盘转动设于套环内壁上,所述圆盘偏心处转动套接设于移动轮中心轴上,所述电动伸缩杆铰接设于底座底部上,所述圆盘上设有推杆,所述推杆铰接设于电动伸缩杆输出端上。
[0005]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底壁与支撑板之间设有多组缓冲器。
[0006]进一步地,所述加氢主体上设有触控显示屏。
[0007]进一步地,所述加氢主体上设有加注枪。
[0008]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刹车组件设有多组。
[0009]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可移动式加氢站,通过设置的移动刹车组件,电动伸缩杆带动圆盘偏心转动,从而带动套环、连接杆和活动板往下移动,从而带动刹车盘往下移动与移动轮卡合,从而固定整个加氢站;通过设置的升降组件,可以对加氢主体进行高度调节,启动电机一通过锥形齿轮一和锥形齿轮二带动转动杆转动,带动两侧的蜗杆和涡轮转动,通过齿条带动升降箱上升,从而带动加氢主体升高,通过控制电机一的正反转可以调节加氢主体的上升或者下降。
附图说明
[001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1]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移动式加氢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移动式加氢站图1的A处放大图;
[0013]图3为本技术一种可移动式加氢站图1的B处放大图。
[0014]其中,1、底座,2、支撑板,3、移动刹车组件,4、升降组件,5、加氢主体,6、凹槽,7、固定箱,8、升降箱,9、涡轮,10、蜗杆,11、电机一,12、锥形齿轮一,13、锥形齿轮二,14、转动杆,15、固定板,16、长条孔,17、齿条,18、移动轮,19、活动板,20、电动伸缩杆,21、圆盘,22、套环,23、连接杆,24、刹车盘,25、推杆,26、缓冲器,27、触控显示屏,28、加注枪。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7]如图1

3所示,本技术一种可移动式加氢站,包括底座1、支撑板2、移动刹车组件3、升降组件4和加氢主体5,所述移动刹车组件3设于底座1底部,所述底座1上设有凹槽6,所述支撑板2滑动设于凹槽6内壁上,所述升降组件4设于支撑板2上,所述加氢主体5设于升降组件4上,所述升降组件4包括固定箱7、升降箱8、涡轮9、蜗杆10、电机一11、锥形齿轮一12、锥形齿轮二13、转动杆14和固定板15,所述固定箱7对称设于支撑板2顶部上,所述固定箱7侧壁上设有长条孔16,所述升降箱8两端分别穿过长条孔16伸入固定箱7中且升降箱8通过燕尾槽滑动设于长条孔16两侧侧壁上,所述电机一11设于升降箱8内壁上,所述锥形齿轮一12套接设于电机一11输出轴上,所述转动杆14两端分别贯穿转动设于升降箱8内壁上,所述锥形齿轮二13套接设于转动杆14上,所述锥形齿轮一12与锥形齿轮二13啮合,所述蜗杆10对称设于转动杆14两端上,所述固定板15对称设于升降箱8两端上,所述涡轮9转动设于固定板15上,所述涡轮9与蜗杆10啮合,所述固定箱7内壁上设有齿条17,所述涡轮9与齿条17啮合,所述加氢主体5设于升降箱8上,所述移动刹车组件3包括移动轮18、活动板19、电动
伸缩杆20、圆盘21、套环22、连接杆23和刹车盘24,所述移动轮18设于底座1底部上,所述活动板19一端铰接设于底座1侧壁上,所述刹车盘24设于活动杆另一端底部上,所述刹车盘24与移动轮18卡合接触,所述连接杆23一端铰接设于活动板19上,所述套环22设于另一端连接杆23上,所述圆盘21转动设于套环22内壁上,所述圆盘21偏心处转动套接设于移动轮18中心轴上,所述电动伸缩杆20铰接设于底座1底部上,所述圆盘21上设有推杆25,所述推杆25铰接设于电动伸缩杆20输出端上。
[0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式加氢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撑板、移动刹车组件、升降组件和加氢主体,所述移动刹车组件设于底座底部,所述底座上设有凹槽,所述支撑板滑动设于凹槽内壁上,所述升降组件设于支撑板上,所述加氢主体设于升降组件上,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固定箱、升降箱、涡轮、蜗杆、电机一、锥形齿轮一、锥形齿轮二、转动杆和固定板,所述固定箱对称设于支撑板顶部上,所述固定箱侧壁上设有长条孔,所述升降箱两端分别穿过长条孔伸入固定箱中且升降箱通过燕尾槽滑动设于长条孔两侧侧壁上,所述电机一设于升降箱内壁上,所述锥形齿轮一套接设于电机一输出轴上,所述转动杆两端分别贯穿转动设于升降箱内壁上,所述锥形齿轮二套接设于转动杆上,所述锥形齿轮一与锥形齿轮二啮合,所述蜗杆对称设于转动杆两端上,所述固定板对称设于升降箱两端上,所述涡轮转动设于固定板上,所述涡轮与蜗杆啮合,所述固定箱内壁上设有齿条,所述涡轮与齿条啮合,所述加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慧峰曹银库黄巧龙陈佩君唐引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舜华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