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机器人关节模组的散热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9898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器人关节模组的散热电路,包括电磁制动器、绝对值编码器、第一微控制器、第二微控制器、第三微控制器、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以及PMOS管,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电源输入端和第二电源输入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成本低,散热效果好,可延长关节模组的使用寿命。可延长关节模组的使用寿命。可延长关节模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机器人关节模组的散热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器人关节模组的散热电路。

技术介绍

[0002]机器人关节模组,需要将力矩电机、编码器反馈、制动抱闸和谐波减速机等多个零散的运动控制传动集成到机器人关节、尺寸极为有限的狭小空间。
[0003]机器人所用关节模组,采用编码器和抱闸式电磁制动器,在使用时,这两个总电流达到了400mA~500mA左右,编码器的电流要200mA左右,制动器的电流要250mA左右,上电使用时,电磁制动器产生热量,制动器供电系统有热量产生,编码器供电系统有热量产生,这样就会使关节模组的热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热量三者叠加,又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致使关节模组发热严重。
[0004]目前由于关节模组体积的原因,电控器件都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物理条件限制,不能加装散热装置,都是用铝合金外壳作为散热装置,能起到一定的散热效果,但是还是不能有效的降低温度,长期使用时,实测温度最高达到了七十多度,对关节模组的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机器人关节模组的散热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制动器、绝对值编码器、第一微控制器、第二微控制器、第三微控制器、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三极管、第二三级管以及PMOS管,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第一电感以及第二电感,还包括第一电源输入端和第二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第四电容的一端、第一电容的一端以及第一微控制器的第四引脚,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第四电容的另一端、第一微控制器的第七引脚接地,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的第三引脚,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的第七引脚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端,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的第五引脚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端和第一电感的一端,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微控制器的第二引脚和第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微控制器的第一引脚、第二电阻的一端、电磁制动器上电磁线圈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一微控制器的第八引脚,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电磁制动器上电磁线圈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电磁制动器上电磁线圈的另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以及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连接第六电容的一端、第七电容的一端、第二微控制器的第八引脚以及第九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微控制器的第六引脚,所述第二微控制器的第三引脚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六电容的另一端、第七电容的另一端、第十电阻的另一端、第二微控制器的第四引脚、第二微控制器的第七引脚接地,所述第二微控制器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微控制器的第一引脚、第二电感的一端以及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端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峰陈应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怪虫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