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世雄专利>正文

一种改良的冲击电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9544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良的冲击电钻,包括机身、头壳、以及设于机身前端的换挡旋钮和输出轴,所述换挡旋钮由外露于机身壳体上端的换挡旋钮帽和与换挡旋钮帽紧固连接并伸入机身壳体内的换挡旋钮座组成,所述换挡旋钮座的下端具有一与机身壳体内端面形成面接触的凸缘,该内凸缘的内侧设有一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置有一O形密封圈,从而对换挡旋钮座与机身壳体之间的连接间隙进行密封,以防止体内润滑油外泄及外部灰尘进入体内。(*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工具,特别是一种改良的冲击电钻。技术背景-现有技术中的冲击电钻,换挡旋钮与机身壳体连接处、输出轴前端 与头壳配合^接处,均存在连接间隙,由于没有设置配套的密封结构, 所以工作时,机体内的润滑油很容易外泄而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 外部的灰尘也很容易进入体内,影响各部件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良的 冲击电钻,其不但可以保证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而且工作性能稳定、 可靠。 .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改良的冲击电钻,包括机身、头壳、以 及设于机身前端的换挡旋钮和输出轴,所述换挡旋钮由外露于机身壳体 上端的换挡旋钮帽和与换挡旋钮帽紧固连接并伸入机身壳体内的换挡旋 钮座组成,所述换挡旋钮座的下端具有一与机身壳体内端面形成面接触 的凸缘,该内凸缘的内侧设有一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置有一O形密 封圈。本技术还具有如下附属技术特征所述输出轴前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头壳内,所述轴承外侧设有一 骨架油封,所述骨架油封外表面与所述头壳内壁紧密配合,内表面紧套 于所述输出轴外表面。所述骨架油封为一开口朝内的U形密封圈,其与所述轴承之间还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的冲击电钻,包括机身(1)、头壳(2)、以及设于机身(1)前端的换挡旋钮(3)和输出轴(4),所述换挡旋钮(3)由外露于机身壳体上端的换挡旋钮帽(31)和与换挡旋钮冒紧固连接并伸入机身壳体内的换挡旋钮座(32)组成,所述换挡旋钮座(32)的下端具有一与机身壳体内端面形成面接触的凸缘(33),其特征在于:该凸缘(33)的内侧设有一环形凹槽(331),所述环形凹槽内置有一O形密封圈(5)。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改良的冲击电钻,包括机身(1)、头壳(2)、以及设于机身(1)前端的换挡旋钮(3)和输出轴(4),所述换挡旋钮(3)由外露于机身壳体上端的换挡旋钮帽(31)和与换挡旋钮冒紧固连接并伸入机身壳体内的换挡旋钮座(32)组成,所述换挡旋钮座(32)的下端具有一与机身壳体内端面形成面接触的凸缘(33),其特征在于该凸缘(33)的内侧设有一环形凹槽(331),所述环形凹槽内置有一O形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振丰
申请(专利权)人:吴世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