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材引导装置及应用该线材引导装置的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9213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线材引导装置及应用该线材引导装置的车辆,车辆包括车身、龙头、前轮、控制装置和一端连接控制装置的线材,线材的另一端连接车身或前轮,龙头包括线材引导装置,线材引导装置包括过线管和引导件,过线管的一侧开设过线口,引导件具有第一引导通道,引导件包括位于第一引导通道一侧的隔板和连接于隔板且朝背离第一引导通道的方向倾斜的引导片,引导件能够伸入过线管内并在轴向的预定位置限位;引导件在预定位置限位时,引导片伸向过线口,隔板、引导片和过线管围合成与过线口连通的第二引导通道,至少部分线材穿设于第二引导通道并从过线口引出。本方案能够快捷地引导线材,提高线材装配效率,能减少线材损坏,安全可靠。安全可靠。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材引导装置及应用该线材引导装置的车辆


[0001]本技术属于布线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线材引导装置及应用该线材引导装置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电动自行车、滑板车等交通工具通常包括刹车线、油门信号线等线材,在相关技术中,这些车辆的线材一般设置在操纵立杆及前轮支撑立管外面,骑行时线材容易和周围环境的物体刮擦碰撞而被折断,造成损坏。
[0003]为了减少线材外露,一些车辆的线材改为管道内走线。线材内部走线时,一些类型的线材需要从管道的另一端引出,另一些类型的线材需要从管道周侧的开口引出。然而在相关技术中,从管道周侧开口引出的线材通常采用钩子钩出的方式,这样的方式操作复杂,容易损坏线材,装配线材时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线材引导装置及应用该线材引导装置的车辆,组装方便,能够快捷地引导线材,提高线材装配效率,且能减少线材损坏,更加安全可靠。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线材引导装置,包括过线管和引导件,所述过线管的一侧开设过线口,所述引导件具有第一引导通道,所述引导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引导通道一侧的隔板和连接于所述隔板且朝背离所述第一引导通道的方向倾斜的引导片,所述引导件能够伸入所述过线管内并在轴向的预定位置限位;所述引导件在所述预定位置限位时,所述引导片伸向所述过线口,所述隔板、所述引导片和所述过线管围合成与所述过线口连通的第二引导通道。
[0006]进一步地,所述引导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隔板的立壁,所述隔板和所述立壁共同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引导通道。
[0007]进一步地,所述立壁包括与所述隔板相连的围合壁和连接于所述围合壁的一端的装配环,所述装配环能够嵌置于所述过线管内。
[0008]进一步地,所述装配环的一侧设置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能够与所述过线管的侧壁匹配,当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过线管的侧壁匹配时,所述引导件位于所述预定位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连接于所述装配环的弹性卡扣,所述弹性卡扣能够与所述过线口一侧的边缘扣合。
[0010]进一步地,所述围合壁开设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弹性孔,所述装配环开设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弹性孔。
[0011]进一步地,所述立壁的背离所述引导片侧开设让位口。
[0012]进一步地,所述引导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隔板的背离所述第一引导通道侧的抵顶结构,所述引导件装配于所述过线管内时,所述抵顶结构抵顶于所述过线管的内壁。
[0013]进一步地,所述引导片的端部为弧形。
[0014]进一步地,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身、转动连接于所述车身的龙头、连接于所述龙头的前轮、设置于所述龙头的控制装置和一端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的线材,所述线材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车身或前轮,所述龙头包括如上任意一种所述的线材引导装置,至少部分所述线材穿设于所述第二引导通道并从所述过线口引出。
[0015]本技术中线材引导装置及应用该线材引导装置的车辆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0016]过线管可以作为车辆的操纵立杆或者前轮支撑立管,引导件装配在过线管内并在过线管轴向的预定位置限位,此时,引导片伸向过线口,隔板、引导片和过线管围合成与过线口连通的第二引导通道,对于需要贯通过线管的线材,在装配时可以从第一引导通道通过,对于需要从过线口引出的线材,可以将线材伸入第二引导通道,线材的端部到达引导片时,线材的端部会被引导片抵挡并弯曲伸向过线口外,操作方便简单。本方案的线材引导装置组装方便,能够快捷地引导线材,提高线材装配效率,且能减少线材损坏,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应用了线材引导装置的车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线材引导装置引导线材时的装配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线材引导装置引导线材时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线材引导装置的引导件在第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线材引导装置的引导件在第二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在附图中,各附图标记表示:1、过线管;11、过线口;2、引导件;21、隔板;22、引导片;23、立壁;231、围合壁;232、装配环;2311、第一弹性孔;2312、让位口;2321、限位结构;2322、第二弹性孔;10、车身;20、龙头;30、前轮;40、控制装置;50、线材。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4]实施例:
[0025]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车辆,车辆可以是自行车、电动车、滑板车、独轮车或摩托车等等,车辆可以是两轮车、三轮车、四轮车等,结合图1,车辆包括车身10、转动连接于车身10的龙头20、连接于龙头20的前轮30、设置于龙头20的控制装置40和一端连接控制装置40的线材50,线材50的另一端连接车身10或前轮30,其中控制装置40可以是刹车装置、油门装置等,线材50可以是刹车线、油门信号线等,线材50为柔性的,龙头20包括线材引导装置,其中,结合图2-5,线材引导装置包括过线管1和引导件2,过线管1的一侧开设过线口11,引导件2具有第一引导通道,引导件2包括位于第一引导通道一侧的隔板21和连接于隔板21且朝背离第一引导通道的方向倾斜的引导片22,引导件2能够伸入过线管1内并在轴向的预定位
置限位;引导件2在预定位置限位时,引导片22伸向过线口11,隔板21、引导片22和过线管1围合成与过线口11连通的第二引导通道,至少部分线材50穿设于第二引导通道并从过线口11引出。
[0026]过线管1可以作为车辆的操纵立杆或者前轮30支撑立管,引导件2装配在过线管1内并在过线管1轴向的预定位置限位,此时,引导片22伸向过线口11,隔板21、引导片22和过线管1围合成与过线口11连通的第二引导通道,对于需要贯通过线管1的线材50,在装配时可以从第一引导通道通过,对于需要从过线口11引出的线材50,可以将线材50伸入第二引导通道,线材50的端部到达引导片22时,线材50的端部会被引导片22抵挡并弯曲伸向过线口11外,操作方便简单。本方案的线材引导装置组装方便,能够快捷地引导线材50,提高线材50装配效率,且能减少线材50损坏,更加安全可靠。
[0027]引导件2还包括连接于隔板21的立壁23,隔板21和立壁23共同围合形成第一引导通道。在本实施例中,立壁23包括与隔板21相连的围合壁231和连接于围合壁231的一端的装配环232,装配环232能够嵌置于过线管1内,具体的,围合壁231呈半圆状,装配环232呈环状,因此,第一引导通道包括由隔板21和围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材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线管(1)和引导件(2),所述过线管(1)的一侧开设过线口(11),所述引导件(2)具有第一引导通道,所述引导件(2)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引导通道一侧的隔板(21)和连接于所述隔板(21)且朝背离所述第一引导通道的方向倾斜的引导片(22),所述引导件(2)能够伸入所述过线管(1)内并在轴向的预定位置限位;所述引导件(2)在所述预定位置限位时,所述引导片(22)伸向所述过线口(11),所述隔板(21)、所述引导片(22)和所述过线管(1)围合成与所述过线口(11)连通的第二引导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件(2)还包括连接于所述隔板(21)的立壁(23),所述隔板(21)和所述立壁(23)共同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引导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材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壁(23)包括与所述隔板(21)相连的围合壁(231)和连接于所述围合壁(231)的一端的装配环(232),所述装配环(232)能够嵌置于所述过线管(1)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材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环(232)的一侧设置限位结构(2321),所述限位结构(2321)能够与所述过线管(1)的侧壁匹配,当所述限位结构(2321)与所述过线管(1)的侧壁匹配时,所述引导件(2)位于所述预定位置。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优飞闫学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乐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