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再扣型机械联锁双电源切换机构,与电机(M)连接,包括一与电机固装的机架板(8),该机架板上对称安装两个构造相同的杠杆(6、6’),其特征在于: 一可转动的转盘(1)装置在电机轴(12)上,转盘与机架板间装有垫套(10),转盘的同一圆周上分布设置第一滚轴(2a)、第二滚轴(2b)第三滚轴(2c); 所述的杠杆(6)上设有转轴孔(60),该杠杆与转盘(1)结合的一端设有容滚轴活动的一直槽(6a)和一曲线槽(6b)。(*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开关领域,尤其涉及单电机钢性机械联锁操作机构。
技术介绍
习知的技术如已公开的中国专利00203798.X带机械联锁的双电源切换开关操作器,在底板上安装的两台塑壳断路器之间安装一台电机,电机轴上分别套装固装有导柱的凸轮、夹板、盖板及旋转手柄,通过盖板在夹板边插装带有定位孔的、其一端通过定位销固装于底板的摆臂,旋转手柄上固装凸板,在底板上还固装限位开关。又如已公开的中国专利01204423.7一种带机械连锁的双电源切换开关操作器,机座上装两台微型塑壳断路器和电机电机轴上通过机架板安装摇臂,摇臂对应微型塑壳断路器上的手柄位置开有套装并可使手柄移动的导槽,通过电机在机架板下安装限位开关。现有的技术,切换开关操作机构不能自动使开关再扣,即各式开关在工作状态时,当负载发生短路和过载时,都有自动保护功能,即“开关脱扣”;而当开关恢复工作时,必须施力将开关手柄向其反方向按下,克服机械位置嵌位点,即“开关再扣”,才可以合闸工作。市场亟待一种可实现自动开关再扣的双电源切换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克服前述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自动再扣型机械联锁双电源切换机构,本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使开关在切换过程中,自动完成开关再扣;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简化产品构造,提高电机功率;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使该切换装置自如切换;定位准确;运行可靠。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再扣型机械联锁双电源切换机构,与电机连接,包括一与电机固装的机架板,该机架板上对称安装两个构造相同的杠杆,其中一可转动的转盘装置在电机轴上,转盘与机架板间装有垫套,转盘的同一圆周上分布设置第一滚轴、第二滚轴第三滚轴; 所述的杠杆上设有转轴孔,该杠杆与转盘结合的一端设有容滚轴活动的一直槽和一曲线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前述的自动再扣型机械联锁双电源切换机构,其中,所述的转盘上的第一滚轴与第二滚轴的轴心线呈第一夹角,该第一滚轴与第三滚轴的轴心线所呈第二夹角γ和第二滚轴与第三滚轴的轴心线所呈第三夹角为等分角;前述的自动再扣型机械联锁双电源切换机构,其中,所述的第一夹角设置为112度;前述的自动再扣型机械联锁双电源切换机构,其中,所述的杠杆直槽设置在沿杠杆转轴孔中心点的射线上,该射线与水平线呈第四夹角;前述的自动再扣型机械联锁双电源切换机构,其中,所述的第四夹角设置为18度;前述的自动再扣型机械联锁双电源切换机构,其中,所述的曲线槽呈以转盘中心为圆心,以滚轴与转盘圆心距为半径的弧线形;前述的自动再扣型机械联锁双电源切换机构,其中,所述的杠杆的另一端留有凹口,该凹口处对装可转动的尼龙滚圈;前述的自动再扣型机械联锁双电源切换机构,其中,所述的转盘上设置固装件。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着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在优异的结构配置下,至少有如下的优点本技术开关在切换过程完成后,恢复另一路开关自由状态的机械位置,消除了工作状态中再扣机构长期施与开关的外应力,结构合理,延长开关的使用寿命周期,使其核心部件可靠性增强;开关在切换过程中,运用转盘各滚轴旋转轨迹,及杠杆槽形,合理设置夹角,使其一侧开关分闸后仍能向下移动,开关再扣后,滚轴出槽后,使开关又处于分闸的自由状态位置,按其设计的运行轨迹自如转换,定位准确,无须其他的附加部件,运行可靠。由于装置结构简化,消除了附加部件的运行阻尼,在合理运用电机速比与开关分合闸力的关系的情况下,相当于提升了电机使用功率,故工作电压下降50%时,机构仍能正常工作,实用范围大幅提高,再次增强了机构的可靠性,大大提高整机适用性,易于被市场接受,实现了前述的各项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最佳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构造示意图;图2为图1俯视面示意图;图3、3a为本技术动作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为了简单和清楚的目的,下文恰当的省略了公知技术的描述,以免那些不必要的细节影响对本技术方案的描述。如图1-3所示一种自动再扣型机械联锁双电源切换机构,与电机M连接,包括一与电机固装的机架板8,该机架板上通过铆轴3、下装配片7、上装配片5和紧固件4对称安装两个构造相同的杠杆6、6’,电机轴上同心安装一圆形可转动的转盘1,转盘与机架板8间装有垫套10支撑转盘,该转盘通过固装件11安装在电机轴12端部,转盘的同一圆周上设置第一滚轴2a、第二滚轴2b第三滚轴2c,所述的第一滚轴2a与第二滚轴2b的轴心线呈第一夹角β,该第一滚轴2a与第三滚轴2c的轴心线所呈第二夹角γ和第二滚轴2a与第三滚轴2c的轴心线所呈第三夹角δ为等分角,该β设置为112度为佳;所述的杠杆大约中部设有转轴孔60、60’,该杠杆可绕转轴13水平摆动,该杠杆与转盘1结合的一端设有容滚轴活动的一直槽6a、6a’和一曲线槽6b、6b’,所述的直槽设置在沿杠杆转轴孔中心点d、d’的射线L上,该射线与水平线呈夹角ε,该ε设置为18度为佳;所述的曲线槽呈以转盘中心为圆心,以滚轴与转盘圆心距为半径的弧线形;杠杆的另一端留有凹口,该凹口处对装可转动的尼龙滚圈9。本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当电机M旋转时,转盘上的第一、二滚轴容至两直槽,拨动杠杆其分别沿着转轴轴心两点做旋转弧线运动并通过该杠杆驱动主电源开关和备用电源开关,做一分一合和一合一分或两台同分动作。当转盘驱动杠杆,杠杆带动开关做一分一合或一合一分动作时,转盘上的第三滚轴按第一、二滚轴的对应方向进入曲线槽,使其做到左边开关合闸,右边开关分闸,第三滚轴固定位于一曲线内不能转动。反之,右边开关合闸,左边开关分闸,第三滚轴固定位于另一曲线槽内不能转动,故合理完成了机构互锁功能,本专利技术的构造使两杠杆在做弧线运动时便自然完成了开关再扣任务。在详细说明的较佳实施例之后,熟悉该项技术人士可清楚的了解,在不脱离下述申请专利范围与精神下可进行各种变化与修改,且本技术亦不受限于说明书中所举实施例的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再扣型机械联锁双电源切换机构,与电机(M)连接,包括一与电机固装的机架板(8),该机架板上对称安装两个构造相同的杠杆(6、6’),其特征在于一可转动的转盘(1)装置在电机轴(12)上,转盘与机架板间装有垫套(10),转盘的同一圆周上分布设置第一滚轴(2a)、第二滚轴(2b)第三滚轴(2c);所述的杠杆(6)上设有转轴孔(60),该杠杆与转盘(1)结合的一端设有容滚轴活动的一直槽(6a)和一曲线槽(6b)。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再扣型机械联锁双电源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盘上的第一滚轴与第二滚轴的轴心线呈第一夹角(β),该第一滚轴与第三滚轴的轴心线所呈第二夹角γ和第二滚轴与第三滚轴的轴心线所呈第三夹角(δ)为等分角。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再扣型机械联锁双电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才,
申请(专利权)人:刘俊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