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膜压缩机双阀微泄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8094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隔膜压缩机双阀微泄放装置,包括隔膜压缩机,所述隔膜压缩机设有膜头泄漏接口,所述隔膜压缩机还设有气盘泄漏接口,所述气盘泄漏接口连接气盘压力计,所述气盘泄漏接口还连接第一计量阀,所述第一计量阀通过所述第一低压止回阀连接第一排放口;所述气盘泄漏接口还连接第二低压止回阀的入口,所述第二低压止回阀的出口连接压力变送器,所述第二低压止回阀的出口还连接第二计量阀,所述第二计量阀通过第一低压止回阀连接第一排放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了气盘泄漏接口和气盘压力计,可将气盘密封圈的泄漏与膜片及油侧密封圈的泄漏进行有效区分,消除了气盘密封圈偶发微泄漏产生的误报警及导致停车对生产的影响,显著延长了膜头的维修周期。显著延长了膜头的维修周期。显著延长了膜头的维修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膜压缩机双阀微泄放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隔膜压缩机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隔膜压缩机双阀微泄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由于清洁燃料的推广使用,目前许多加氢站在采用隔膜压缩机进行氢燃料加注。现有的隔膜压缩机的膜头泄漏检测系统普遍采用了压力变送器、止回阀与手阀组合的方式(如图1所示)。当气盘密封圈、油盘密封圈或者油气侧膜片的任意一张膜片有破损时,带压气体或者带压液压油都将泄漏,通过泄漏汇聚槽汇集到膜头泄漏接口处,通过压力传感器探测泄漏故障,及时报警或紧急停机。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是,当隔膜压缩机长时间运行时,膜头内的高温、高压的气体(特别是小分子的气体,如氢气)很容易透过气盘密封圈,产生气体微泄漏,造成泄漏检测的压力仪表报警停车。当拆检压缩机的膜头时,发现膜片及密封圈均无明显损坏,但停车检修造成了大量的停产损失,拆卸膜头造成了大量的人工工时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隔膜压缩机双阀微泄放装置,避免偶发微泄漏产生的误报警及停车对生产的影响。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隔膜压缩机双阀微泄放装置,包括隔膜压缩机(10),所述隔膜压缩机设有膜头泄漏接口(11),所述隔膜压缩机还设有气盘泄漏接口(12),所述气盘泄漏接口连接气盘压力计(21),所述气盘泄漏接口还连接第一计量阀(41),所述第一计量阀通过所述第一低压止回阀(31)连接第一排放口(51);所述气盘泄漏接口还连接第二低压止回阀(32)的入口,所述第二低压止回阀的出口连接压力变送器(22),所述第二低压止回阀的出口还连接第二计量阀(42),所述第二计量阀(42)通过第一低压止回阀(31)连接第一排放口(51)。
[0005]更进一步,为了排放大量泄漏的气体,所述第二低压止回阀(32)的出口还连接高压排气阀(33),所述高压排气阀(33)连接第二排放口(52)。
[0006]更进一步,为了检测膜片或油盘密封圈的泄漏,所述膜头泄漏接口(12)连接所述压力变送器(22),所述膜头泄漏接口还连接高压排气阀(33),所述高压排气阀连接第二排放口(52)。
[0007]更进一步,为了有效控制和排放气盘密封圈的微泄漏,所述第一低压止回阀(31)和第二低压止回阀(32)是压力大于0.1barg时开启的止回阀。
[0008]更进一步,为了实现对气盘密封圈微泄漏的控制,并区分判断气盘侧密封圈的泄漏或膜片及油盘侧密封圈的泄漏,所述第一计量阀(41)和第二计量阀(42)是流量调节阀门。
[0009]更进一步,为了实现盘侧密封圈的泄漏检测,所述气盘泄漏接口(11)是连通气盘侧膜片的接口。
[0010]更进一步,为了有效控制排放压力,所述高压排气阀(33)是压力大于6.9barg时开启的止回阀。
[0011]更进一步,为了保证隔膜压缩机的运行安全,所述压力变送器(22)通过数据线路(23)连接安全控制器(24),所述安全控制器(24)是发出报警信号并控制隔膜压缩机停机的控制器。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了气盘泄漏接口和气盘压力计,可将气盘密封圈的泄漏与膜片及油侧密封圈的泄漏进行有效区分,消除了气盘密封圈偶发微泄漏产生的误报警及导致停车对生产的影响,显著延长了膜头的维修周期。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4]图1 是现有的隔膜压缩机膜头泄漏检测装置结构示图;图2 是本专利技术隔膜压缩机结构示图;图3 是图2的A局部放大图,是本专利技术密封结构和检测接口结构示图;图4 是本专利技术双阀微泄放装置结构示图;图5 是本专利技术气盘密封圈产生偶发微漏时的运行示意图;图6 是本专利技术气盘密封圈产生大量漏时的运行示意图;图7 是本专利技术膜片或油盘密封圈产生少量泄漏时的运行示意图;图8 是本专利技术膜片或油盘密封圈产生大量泄漏时的运行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现有的隔膜压缩机的膜头泄漏检测系统包括膜头泄漏接口11、高压排气阀33、压力变送器22和安全控制器24,当气盘密封圈13、油盘密封圈14或者油气侧膜片15的任意一张膜片有破损时,带压气体或者带压液压油会发生泄漏,通过泄漏汇聚槽16汇集到膜头泄漏接口11处,通过压力传感器22探测泄漏故障,及时报警或紧急停机。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是,当压缩机长时间运行时,膜头内的高温、高压的气体(特别是小分子的气体,如氢气)很容易透过气盘密封圈13产生气体微泄漏,造成泄漏检测的压力仪表报警停车。
[001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一种隔膜压缩机双阀微泄放装置的技术方案。
[0017]实施例一:如图2至图4,一种隔膜压缩机双阀微泄放装置,包括隔膜压缩机10,隔膜压缩机设有油盘17、气盘18和活塞19,膜片15设置在油盘和气盘之间,活塞在油盘侧推动膜片,产生油压。在膜片15与气盘18之间设有气盘密封圈13,在膜片15与油盘17之间设有油盘密封圈14,在油盘与气盘之间设有泄漏汇聚槽16,泄漏汇聚槽16连通膜头泄漏接口11。
[0018]在气盘侧设有气盘泄漏接口12,气盘泄漏接口12是连通气盘侧膜片的接口。气盘18与膜片15之间设有一道隔离密封圈1a,气盘设有与气盘泄漏接口12 连通隔离检测孔1b,气盘在隔离密封圈1a与气盘密封圈13之间设有隔离槽1c,隔离检测孔1b连通隔离槽1c,隔离检测孔1b使气盘泄漏接口(11)连通气盘侧膜片。
[0019]气盘泄漏接口12通过第一三通53连接气盘压力计21,气盘泄漏接口还通过第一三
通53、第一四通54连接第一计量阀41,所述第一计量阀通过通过第三三通57连接第一低压止回阀31,第一低压止回阀31连接第一排放口51。
[0020]气盘泄漏接口12还连接第二低压止回阀32的入口,第二低压止回阀的出口通过第二四通55、第二三通56连接压力变送器22,第二低压止回阀的出口还通过第二四通55、第二三通56连接第二计量阀42,第二计量阀42也通过第三三通57、第一低压止回阀31连接第一排放口51。
[0021]第二低压止回阀32的出口还通过第二四通55连接高压排气阀33,高压排气阀33连接第二排放口52,为气盘泄漏接口12提供了一条排放通道。
[0022]膜头泄漏接口11通过第二四通55、第二三通56连接压力变送器22,膜头泄漏接口11还通过第二四通55连接高压排气阀33,为膜头泄漏接口11提供了一条排放通道。
[0023]压力变送器22通过数据线路23连接安全控制器24,安全控制器是发出报警信号并控制隔膜压缩机停机的控制器。
[0024]本实施例中,气盘压力计21包括可输出气体压力信号的压力传感器,高压排气阀33是压力大于6.9barg时开启的安全阀。第一低压止回阀31和第二低压止回阀32是压力大于0.1barg时开启的止回阀。第一计量阀和第二计量阀是流量调节阀门。第一排放口51和第二排放口52是直通大气的出口。
[0025]本实施例采用了两个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膜压缩机双阀微泄放装置,包括隔膜压缩机(10),所述隔膜压缩机设有膜头泄漏接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压缩机还设有气盘泄漏接口(12),所述气盘泄漏接口连接气盘压力计(21),所述气盘泄漏接口还连接第一计量阀(41),所述第一计量阀通过所述第一低压止回阀(31)连接第一排放口(51);所述气盘泄漏接口还连接第二低压止回阀(32)的入口,所述第二低压止回阀的出口连接压力变送器(22),所述第二低压止回阀的出口还连接第二计量阀(42),所述第二计量阀(42)通过第一低压止回阀(31)连接第一排放口(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膜压缩机双阀微泄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低压止回阀(32)的出口还连接高压排气阀(33),所述高压排气阀(33)连接第二排放口(5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膜压缩机双阀微泄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头泄漏接口(12)连接所述压力变送器(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宇平梁向阳孙晓红夏均贵陈艺
申请(专利权)人:豪顿华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