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催化剂及其催化乙酰丙酸加氢制γ-戊内酯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37607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催化剂及其催化乙酰丙酸加氢制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催化剂及其催化乙酰丙酸加氢制
γ

戊内酯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质催化
,具体涉及一种催化剂及其催化乙酰丙酸加氢制γ

戊内酯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乙酰丙酸(LA)作为最重要的平台分子之一,可在酸性条件下由廉价、丰富的纤维素等生物质资源水解制备。从乙酰丙酸出发,通过催化加氢、酯化或氧化等过程,可以制备得到一系列工业化学品和生物燃料。γ

戊内酯,是乙酰丙酸加氢产物之一,不仅可用作绿色溶剂、食品和燃料添加剂,还是制备高能量密度液体燃料和高附加值化学品的原料。发展可高效催化乙酰丙酸加氢制γ

戊内酯的催化剂是实现从生物质出发有效制备γ

戊内酯的关键。
[0003]在催化乙酰丙酸加氢制γ

戊内酯反应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膦配体组成的钌基催化剂体系。1982年,Ikariya等(J. Organomet. Chem., 1982, 231, 79

90)使用RuCl2(PPh3)3作为催化剂,在催化剂与乙酰丙酸摩尔比1 : 200、1.2 MPa H2,180℃等条件下反应24 h,γ

戊内酯收率达到99%。2008年,Horvath等(Top Catal., 2008, 48, 49

54)使用Ru(acac)3/10TPPTS(TPPTS:三苯基膦三间磺酸钠盐)作为催化剂体系,在催化剂与乙酰丙酸摩尔比1 : 600、6.9 MPa H2, 140℃等条件下反应12 h,γ

戊内酯的分离收率达到95%。2009年,Fu等(Angew. Chem. Int. Ed., 2009, 48, 6529

6532)使用RuCl3·
3H2O/3 PPh3/100 KOH(或NaOH、NEt3、pyridine等)作为催化剂体系,以纤维素水解副产的甲酸作为氢源,在催化剂与乙酰丙酸摩尔比1 : 1000、150℃条件下反应6或12 h,γ

戊内酯收率为67

94%。2012年,Zhou等(Green Chem., 2012, 14, 2388

2390)使用[Ir(COE)2Cl2]2/3 1,5

P
t
Bu2‑
py/2400 KOH作为催化剂体系,在催化剂与乙酰丙酸摩尔比1 : 2000、5.0 MPa H2,100℃等条件下反应15 h,γ

戊内酯的收率达到96%。
[0004]膦配体由于对水分和空气均较为敏感,导致生命周期较短且制备较为困难;此外,膦配体进入环境也易造成污染。本专利技术针对已有的催化乙酰丙酸加氢制γ

戊内酯催化剂均需使用膦配体,提供一种反应条件温和、催化活性高,无需使用膦配体的催化剂体系。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催化剂及其催化乙酰丙酸加氢制γ

戊内酯的方法,其催化剂体系原料易得,无需使用膦配体,在温和条件下可高效催化乙酰丙酸加氢制γ

戊内酯,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0006]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催化剂,由金属羰基化合物和碱组成,以金属羰基化合物中金属原子个数计算,所述金属羰基化合物与碱分子的摩尔比1 : 5~500。
[0007]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羰基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Rh6(CO)
16
、Ru3(CO)
12
、Co2(CO)8、Mn2(CO)
10
、Mo(CO)6、Fe(CO)5、Cr(CO)6、Mn(CO)5Br、Re(CO)5Br其中的一种。
[0008]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羰基化合物优选Ru3(CO)
12
或Mo(CO)6。
[0009]进一步的,所述碱包括但不限于KOH、NaOH、LiOH、K2CO3、KHCO3、(COOK)2、KCl、NaOMe、KOMe、NaOEt、KOEt、t

BuONa、t

BuOK、NEt3其中的一种。
[0010]进一步的,所述碱优选KOH或K2CO3。
[0011]一种催化剂催化乙酰丙酸加氢制γ

戊内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氢气气氛下,起始氢气压力在1~100 bar范围内,在20~160℃的温度条件下,以金属羰基化合物中金属原子个数计算,金属羰基化合物与乙酰丙酸底物分子按照摩尔比1 : 500~200000在液体介质中进行反应,反应中进行搅拌,反应时间为0.1~100小时,得到产物γ

戊内酯。
[0012]进一步的,所述液体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甲苯、四氢呋喃、2

甲基四氢呋喃、1,4

二氧六环、甲醇、乙醇、异丙醇、水中的一种或多种,用量为1~1000 mL。
[0013]进一步的,所述液体介质优选甲苯、水及甲苯

水双相溶剂体系。
[0014]进一步的,所述搅拌采用磁力搅拌或机械搅拌,搅拌速率为100~800转/分钟。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需使用膦配体,在温和条件下可有效催化乙酰丙酸加氢制γ

戊内酯的催化剂体系,其催化剂体系原料易得,组成简单,重复性好,对环境污染低,催化活性高,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17]本专利技术中γ

戊内酯收率采用配备有氢离子火焰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
[0018]实施例一称取1.10 mg Ru3(CO)
12
、0.71 g乙酰丙酸(乙酰丙酸:Ru=1000:1(摩尔比))于25mL反应釜中,组装好釜体。将釜内气氛置换成氮气,在氮气保护下用注射器加入2mL甲苯后,进一步将釜内气氛置换成氢气并充氢气至50bar。将釜体置于加热装置中加热至120℃并在该温度下维持16h。反应完成后,快速将釜体温度降至5℃并排去釜中剩余的氢气。减压脱去所得反应液中的溶剂和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水,并进一步加入1mL甲苯和20μL正十二烷,搅拌均匀后用气相色谱(GC)进行分析(RB

Wax色谱柱30m
×
0.32mm
×
0.5μm),γ

戊内酯收率为44%。
[0019]实施例二同实施例一实验步骤,金属羰基化合物变换为Co2(CO)8(0.88 mg),γ

戊内酯收率为13%。
[0020]实施例三同实施例一实验步骤,金属羰基化合物变换为Mn2(CO)
10
(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催化剂,其特征在于:由金属羰基化合物和碱组成,以金属羰基化合物中金属原子个数计算,所述金属羰基化合物与碱分子的摩尔比1 : 5~50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羰基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Rh6(CO)
16
、Ru3(CO)
12
、Co2(CO)8、Mn2(CO)
10
、Mo(CO)6、Fe(CO)5、Cr(CO)6、Mn(CO)5Br、Re(CO)5Br中的一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羰基化合物优选Ru3(CO)
12
或Mo(CO)6。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碱包括但不限于KOH、NaOH、LiOH、K2CO3、KHCO3、(COOK)2、KCl、NaOMe、KOMe、NaOEt、KOEt、t

BuONa、t

BuOK、NEt3中的一种。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碱优选KOH或K2CO3。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催化剂催化乙酰丙酸加氢制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霄龙冯绍杰段宁王帝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