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良好通断能力的节能接触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6745 阅读:3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良好通断能力的节能接触器电路,包括接触器电磁线圈的续流回路,以及控制电路;所述续流回路中串联有一个开关,所述开关是一小型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所述小型继电器与控制电路并联。所述开关也可以是节能接触器本身的常开辅助触点,或者开关是一光电耦合器,光电耦合器与节能接触器的控制电路并联。采用上述电路,在节能接触器停止时,开关打开,切断接触器的电磁线圈的续流回路,接触器就可以实现快速释放。经实测,节能接触器的释放时间从200毫秒以上减少到30毫秒以下。(*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控制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提高通断 能力的节能接触器电路。
技术介绍
一般节能接触器的工作原理是大电流吸合,小直流吸持。因此,节能接 触器以其节能显著、温升低、噪声小等优点而受到用户欢迎。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510061255.X,名称为"交流接触器的节电控制器"的专利申请, 以及中国专利号为ZL01271607.3,名称为"具有宽电压消声节能接触器"的 专利,都公开了节能接触器的电磁线圈并联二极管续流回路。图1显示了续 流回路的电路结构,图中的二极管D1、 D2构成了接触器C的二极管续流回 路。上述节能接触器虽然有诸多优点,但却存在释放时间较长的问题。如 CJ20-630A框架的节能接触器的释放时间在200毫秒以上,而普通的交流接 触器的释放时间在30毫秒左右。这就导致节能接触器的通断能力降低,在 AC-3或AC-4工作制下,只好降容使用,或者限制使用场合。经过试验分析后发现,造成释放时间较长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 和接触器的结构、铁心材料、气隙以及弹簧反力等有关,更重要的一方面是 因为节能接触器的电磁线圈并联二极管续流回路。原先设计节能接触器的电 磁线圈并联二极管续流回路是为了消除因电磁线圈瞬间通过起动大电流产生 的过压浪涌和平稳吸持电流,但是客观上延长了释放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通断能力的节能接触 器电路,在保持原节能接触性能不变的条件下,縮短接触器的释放时间以提 高节能接触器的通断能力。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良好通断能力的节能接触器电路,包括接触器电磁线圈的续流回路,以及控制电路;所述续流回路中串联有一个开关,所述开关是一小型 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所述小型继电器与控制电路并联。所述开关也可以是节能接触器本身的常开辅助触点,或者开关是一光电 耦合器,光电耦合器与节能接触器的控制电路并联。采用上述电路,在节能接触器停止时,开关打开,切断接触器的电磁线 圈的续流回路,接触器就可以实现快速释放。经实测,节能接触器的释放时 间从200毫秒以上减少到30毫秒以下。所述续流回路中包括第一个二极管和第二个二极管,第一个二极管、第 二个二极管以及电磁线圈依次相连,其中第一个二极管通过电容连接控制电 路的一个电源接线端;所述开关连接在第一个二极管和第二个二极管之间或 者连接在第二个二极管和电磁线圈之间。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节能接触器的电路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节能接触器的电路图; 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节能接触器的电路图; 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节能接触器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图2至图4,给出本技术一个较好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 述,使能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功能、特点。本技术的提高节能接触器通断能力的总体方法为,对于通常的节能 接触器电路,在电磁线圈的续流回路中串联一个开关,此开关在节能接触器 吸合时闭合,接通续流回路;释放时打开,关断续流回路。此开关可以用光 电耦合器,也可以利用节能接触器本身的辅助触点,也可以利用小型继电器 的一组常开触点等。实施例一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节能接触器的电路图。如图所示,本实用 新型的节能接触器电路包括控制电路电源接线端Al、 A2,脉冲产生电路, 可控硅SCR触发电路,以及续流回路。续流回路由二极管D1、 二极管D2、 节能接触器C和开关J-l串联构成。其中的开关J-l串接在二极管Dl和二极 管D2之间。可控硅SCR触发电路与脉冲产生电路之间连有二极管D4。可 控硅SCR触发电路与节能接触器C之间连有二极管D3。 二极管D1、节能接 触器C之间的节点与控制电路A2之间连有一电容C1。开关J-1是一小型继 电器J的常开触点,该小型继电器J与节能接触器C的控制电路A1、 A2并 联。接触器C启动时控制电路电源接线端A1、 A2得电,小型继电器J动 作,其常开触点J-l闭合,电流从控制电路A1经二极管D1、 D2、接触器C、 二极管D3、可控硅SCR到控制电路A2。此时二极管D1、 D2和小型继电器 J的触点J-l提供接触器C电磁线圈的续流回路。接触器C停止时控制电 路电源接线端A1、 A2欠压或失压,小型继电器J停止,作为其常开触点的 开关J-1复位打开,切断接触器C的电磁线圈的续流回路,接触器C实现快 速释放。由于小型继电器J的机械寿命和电气寿命远大于接触器C,在本方案中, 作为小型继电器J触点J-l只在接触器C起动时通过一个较大脉冲电流,所 以该方案的实施的并不影响原接触器的特性和寿命。用DTM-3型毫秒计,对釆用上述电路的接触器的释放时间进行了实测,数据如下<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column></row><table>实施例二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节能接触器的电路图。如图所示,本实用 新型的节能接触器电路包括控制电路电源接线端Al、 A2,脉冲产生电路, 可控硅SCR触发电路,以及续流回路。续流回路由二极管D1、 二极管D2、 节能接触器C和开关C-1串联构成。其中的开关C-1串接在二极管D1和二 极管D2之间。可控硅SCR触发电路与脉冲产生电路之间连有二极管D4。可控硅SCR触发电路与节能接触器C之间连有二极管D3。 二极管D1、节能 接触器C之间的节点与控制电路A2之间连有一电容Cl。开关C-l是节能接 触器C本身的常开辅助触点。接触器C启动时其常开辅助触点C-l闭合,电流从控制电路Al经二 极管D1、 D2、接触器C、 二极管D3、可控硅SCR到控制电路A2。此时二 极管Dl、 D2和接触器的辅助触点C-l提供接触器C电磁线圈的续流回路。 接触器C停止时,作为其常开辅助触点的开关C-1复位打开,切断接触器C 的电磁线圈的续流回路,接触器C实现快速释放。用DTM-3型毫秒计,对采用上述电路的接触器的释放时间进行了实测,数据如下<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7</column></row><table>实施例三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节能接触器的电路图。如图所示,本实用 新型的节能接触器电路包括控制电路Al、 A2,脉冲产生电路,可控硅SCR 触发电路,以及续流回路。续流回路由二极管D1、 二极管D2、光电耦合器 G的a、 b端构成。其中光电耦合器G的a、 b端串接在二极管Dl和二极管 D2之间。可控硅SCR触发电路与脉冲产生电路之间连有二极管D4。可控硅 SCR触发电路与节能接触器C之间连有二极管D3。 二极管D1、节能接触器 C之间的节点与控制电路A2之间连有一电容Cl。光电耦合器G与节能接触 器C的控制电路A1、 A2并联。接触器C启动时控制电路A1、 A2得电,光电耦合器G的a、 b端导 通,电流从控制电路A1经二极管D1、 D2、接触器C、 二极管D3、可控硅 SCR到控制电路A2。此时二极管D1、 D2及光电耦合器G的a、 b端提供接 触器C电磁线圈的续流回路。接触器C停止时控制电路A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良好通断能力的节能接触器电路,包括接触器电磁线圈的续流回路,以及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续流回路中串联有一个开关,所述开关是一小型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所述小型继电器与控制电路并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辉潘如新吴品华陈红
申请(专利权)人: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